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哈代诗歌解读

哈代诗歌解读

来源:花图问答
试周刊201o年第21期 哈 代 诗 歌 解 读 张立斯 (大连艺术学院基础部,辽宁大连 116600) 摘要:托马斯・哈代不仅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和悲痛,并把自己的情思写人诗中来传达他在埃玛去世后的 家.而且是英IN20世纪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诗坛 心境。 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哈代的抒情诗入手,对哈代的 哈代诗中另一频繁出现的题材是自然。尽管自然从来不 诗歌与创作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 曾是他的主题.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但他依然是一位 关键词:哈代诗歌 悲观主义 热衷描写自然的诗人。哈代一生写过近百首自然诗,是其诗 歌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长年居住在乡村,他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英国诗歌巅峰的浪漫主义大潮 乡村生活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哈代的诗歌长于 已经成了遥远的往事,随着丁尼生和勃郎宁的逝世,维多利亚 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并寓情于景,表达他对自然万物的热 时代的浪漫主义余波彻底衰落。整个英国诗坛似乎只是在等 爱。在他的诗歌中,仿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找到了自己 待着另一次高潮的来临,比起主流的现实主义小说,诗歌显得 的位置.风雨雷电、飞禽走兽都具有了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树 落寞而孤寂。但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一定程度 枝的描写,达到了活灵活现的地步,有人甚至称呼哈代为“树 上弥补了这个时代的诗歌空白。他就是托马斯・哈代。 枝诗人”。他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 因为哈代所取得的杰出的小说成就,他的诗歌常常为人 他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虽然对于 所忽视。但是,哈代的诗名到了2O世纪后期日益隆起,已经丝 哈代来说自然是灾难的承受者,本身有许多不和谐因素,自 毫不逊色于他作为小说家的名声,而这也是哈代本人生前所 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充满着残酷的竞争,然而他在自然诗中从 乐于看到的。其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诗歌的偏爱。宁愿被别人称 来没有让人们放弃生存意志,而是将希望寄托于人这一大自 为诗人,而不是小说家。 然中特殊的群体.寻求着人与人之间的爱,希望人们用坚韧 因为在哈代看来,诗歌l:gd,说更高雅,更能自由地表达思 和刚毅的态度来对待生存的痛苦。所以对于大自然,哈代既 想,不受限制。哈代最早走向文学道路就是从诗歌起步的,他 不像他的前人那样顶礼膜拜,又不是简单地回避。在继承华 曾仔细研读过斯宾塞、弥尔顿、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在伦敦 兹华斯的一部分思想的同时,他又抛开了华兹华斯积极向 作学徒期间就开始尝试写诗,他早期的诗作《无色的音乐》、 上、充满希冀的一面。他试图在大自然中找寻智慧、善良与 《深思的少女》情感真挚,富有想象力,意境深远,展示了他的 美,但又在诗中展现自然阴暗残酷的一面,从而形成自己独 诗歌才华。而在写作小说期间。哈代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当《无 特的自然观。 名的裘德》遭受到评论界的抨击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诗歌 哈代试图从自然中寻找善与美.可是又难以掩饰他内心 创作,在189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后,哈代接连 的荒凉。因此,他所描写的自然经常呈现出阴惨萧瑟的景象, 出版了8部诗集,包括《时光笑柄集》、《环境讽刺集》、《今昔抒 这也是因为哈代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战争和死亡的威胁所自 情诗集》等,诗歌创作多达918首,最后一部诗集《冬天的话》于 然流露出的情感.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哈代诗歌经常涉及的主 1928年他去世后出版。 题。哈代生活的年代,英国经历过英印锡克战争(1845--1846 如果说哈代创作的小说有一种诗的意境.那么他创作的 年)、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阿战争(1838~1842 诗歌则属现实主义。哈代写诗冷静、严肃,甚至略带嘲讽地观 年、1878—1891年)、第二次英缅战争(1885--1886年)、英布战 察人们日常生活的希望与恐惧、困惑与迷惘、喜与悲、苦与乐, 争(1899--1902年)、几次入侵中国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而且诗作大多具有自传性。正如他的第二位妻子弗洛伦斯所 等多次重要的国际战争。战争对哈代的诗歌创作有着不可低 说:“要了解哈代的一生,读他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 估的作用。哈代一生写了40多首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他的战 说。”①哈代抒情诗有四类题材,即爱情、自然、战争和死亡.这 争诗在他的,全部诗作乃至英国的战争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构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领域。 位。对于战争,哈代是明确反对的。l899年当英国发动侵略南 在西方文化中。爱情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可 非的战争时,他曾以《离别》一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作于 以说,爱情即人生。在文学作品中讴歌爱情的美好和美妙一直 1902年的《他杀死的人》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是其长盛不衰的传统。哈代是珍惜爱情的,他那一千多首诗 此外,哈代还写了诸如《士兵的妻子和恋人之歌》等不少优秀 中,有不少是歌颂爱情的力作。哈代的爱情诗真挚纯朴.深切 的反战诗。哈代认为,战争是对生活的否定。是对人性的摧残. 感人,体现了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敏感的内心感触。特别是在 在战争中人性被扭曲,真善美被摧残。在其战争诗中,哈代揭 1912至1913年间为追忆第一位妻子埃玛而作的总题为“旧焰 示了战争的荒诞性和邪恶性.对战争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揭示 余烬”的组诗,用词质朴,情真意切。哈代与埃玛年轻时的热恋 了战争给人类生存状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流露出悲 曾轰轰烈烈,婚后初期也是琴瑟和谐,但其后的生活却并不美 观的情绪。 满。哈代喜欢结交少女,而埃玛对此则极为不满,两人的感情 战争必然会带来死亡,暮年的哈代越来越感受到死亡的 自然很难融洽。1912年埃玛去世后,哈代对她思念不已.他对 阴影。哈代活到87岁,亲朋故友大多先他而去,难免有不胜感 曾同他一起度过人生最幸福时刻的女人的突然离去感到震惊 慨之叹。哈代在《他在她的葬礼》等诗歌中以低沉哀惋的笔调 大平原.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9]约翰・斯坦贝克著.胡仲持译.愤怒的葡萄.上海:上海 [7]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译文出版社.20o7. [8]谢江南.尘暴与《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价值观.外国文 学,2008,(4):98—100. (作者系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31 语 ..口 符..1LI_ 号象似性的定义及内涵 白丽娜 佟雨葳 傲日格乐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继索绪尔符号任意性理 论之后,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 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讨论了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 义和内涵.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言符号象似性 定义 内涵 意义 一、前言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提出语言符 号象似性理论之后.象似性理论进入了众多学者的视野,成为 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也是对“现代语言学之 父”索绪尔所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挑战。对于语言学 习者来说.抓住任意性理论的根基,并学习和探讨象似性理论 的定义及内涵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语言符号本质。 二、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 语言符号象似性概念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 始人皮尔斯提出的。他将符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icon(象似 符),index(标记符或指示符),symbol(代码符)。象似符指的是 与所指在某种方式上相似的符号,包括照片、图画、象形文字 等 标记符指的是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存在或邻近等关系上 相联系的符号。因果关系,如天平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存在关 系,如箭头与所指方向之间的关系:邻近关系,如人与足迹的 关系。代码符是指与所指之间没有理据性的符号,它与指称对 象之间的联系完全是约定俗成的,自然语言和各种标记系统 基本上都属该类符号。皮尔斯还将icon按其复杂程度分三小 类:影像(image),该符号与其对象单纯是属性上的相似,如照 片:拟象(diagram),此类符号的组成部分与对象各部分之间相 似,如地图;隐喻(metaphor),这类符号与对象之间存在一般的 类似关系.即通过两个物的平行关系来反映所指物特征的符 号.如句子“这个人是一条恶狼”。隐喻符代表着最高、最抽象 的相似性(张 .2003)。在对象似符做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 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 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沈家煊,1993) 国内对象似性的研究以许国璋先生(1988)第一次将i. conicity翻译为“象似性”为开端,沈家煊先生(1993)和杜文礼 先生(1996)也都先后发表论文来讨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尽 管许国璋先生在1988年在国内首先将该词译为“象似性”,但 并没有下任何定义。在沈家煊先生(1993)的《句法象似性问 题》一文中,对该词作了如下定义: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 写出了对生命的留恋.也揭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人生的短 暂与脆弱,充满了感人的忧伤。 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 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语言结构 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 般的体现概念的结构。笔者拟将语言象似性权宜定义为:语 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 象。笔者将结合众多学者的理解和定义.大致从以下两个大方 面来描述语言相似性的内涵。 三、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内涵 (一)词汇象似性 1.语音象似性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声音而构成,作为语言中的特殊成分. 集中体现了语言的象似性特征。例如,猫叫在英语中是mew。 在汉语中是“喵”;鸡叫在英语中是cock,13语是kokekokko,汉 语中是“咯咯”。虽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拟 声词和感叹词都不是语言的有机成分,且数量不多。不能改变 语言任意性的特点。然而,一些拟声词的确有理可据,能够反 映语言象似性的特点。 2.词汇的联想变化 杜文礼先生在《语言的象似性探微》一文中。对联想有如 下的定义:这类词汇象似建立在“意义相近,形式相似”的原则 上。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为寻找能恰当表达某一思想的词语 时,往往在瞬间搜寻与该思想相连的词汇。表达“笑”这一概念 的词在英语中有很多,例如:chuckle,giggle,titter,snicker。观察 这些词的词尾,我们不难发现,前两个词都以一le结尾,后两个 词则都以一er结尾,联想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词汇学习方法。 一通常。我们通过意思相同、形式相近的词来辨析记忆。此外。人 们还容易联想到更形象的表达咧嘴大笑的词,那就是laugh from ear to ear。这一词的表达,完全是根据这一动作的形象来 表述的,这也证明了词汇在联想这一方面的象似性。 (二)句法象似性 根据Haiman的理论.句法的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 象似。“成分象似指句法成分与经验结构的成分相对应;关系 象似指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向对 应。成分象似其实就是语言‘一个形式对应于一个意义’的原 则。Haiman把‘意义相近,形式相似’这条相似原则从词汇扩展 到句法.相信句法上相同或象似的结构表达的意义有共通之 处”(沈家煊,1993)。在这里,笔者将句法象似性大致分为顺序 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因如此,他赢得了读者。用米勒的话来说:“现在,哈代已被公 认为是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② 注释: 在哈代创作的诗歌中,除了短小的抒情诗外,还有《列王》 这样的鸿篇巨制。《列王》是英语文学中最长的诗,共19幕130 场,它的创作和构思,哈代共花费了30多年。《列王》可以被看 作是一部史诗.通过对拿破仑的刻画,以及对一系列历史事件 的展现。再现了一个混乱和痛苦的时代,探讨了人类的历史命 运。《列王》全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式多变,在哈代的诗歌 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诗人的哈代,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诗中所表达的悲 观情绪.对于科技迅速发展下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思考,以及对 爱情、婚姻等人生课题的探讨,与现代人的心理不谋而合。正 ①弗洛伦斯・哈代.哈代生平.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83:392. ②米勒.哈代.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5:269. 参考文献: [1]吴元迈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一卷).南京:译林 出版社.2004. [2]钱青主编.英国l9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