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教学目标
1、说出“863”计划出台的经过;了解“863”涉及的领域、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搜集资料、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2、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或调查的方式查找并搜集“863”研究成果;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3、感受科学无所不在,科学创造奇迹;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863计划的制定。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高科技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说:数码相机、微波炉、液晶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建设,无处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离不开一项宏伟的科学工程,那就是──863计划。
讲授新课:
863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走进863,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思考。
一、863计划
1 “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86”指1986年,“3”指当年3月。那时王淦昌、王大衍、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所以称作“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你对哪些领域较感兴趣?能否向大家介绍你对这些领域的了解?
( 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与相关学科自然渗透。 由组内同学配合展示资料,进行情境表演或旁白解说等活动,体验合作探索的愉悦情感。 )
人类迄今为止,历经了三次科技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在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尤为突出的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说明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美国。(教师适当解释图片内容),到了7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各国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国的激烈竞争,中国是否应该发展高科技呢?发展高科技是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发展高科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对此,你们的见解如何?
生:讨论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
863计划使许多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十几年间,参加过863计划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前后达3万多人,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难能可贵。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知识仍然贫乏,也许不能有多少伟大的创新,但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它能为创新提供充足的源泉。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学生讨论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生:通过QQ上网聊天,可以结识更多朋友。
生:可以帮助自己查找各种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深度广度。
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和各地的亲朋好友随时联络,真是“家中有电脑,天涯若比邻”。
生:父母可以利用网络找到各种实践、招聘的信息。
生:可以购物、上课、看病……
师:看来,网络的好处无所不在。作为“网民”,你们是否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以因特网普及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
因特网就像大家讨论的那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玩游戏上瘾等,我们学校就有一些人迷上了网络。所以大家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利用好网络,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错用了它也会让我们掉入无底的深渊。
小结
“863”计划让我们认识和体会到了什么是高科技,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
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青年一代任重道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知识,丰富自己,不断创新。
巩固训练
( )1.1986年,对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做出批示的国家领导人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C.李鹏 D.胡锦涛
( )2.下列不属于“863”计划发展高科技重点的是
A.生物技术 B.航天技术C.电子技术 D.能源技术
( )3.1996年,国家又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的是
A.信息技术 B.自动化技术C.新材料技术 D.海洋高技术
( )4.“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变为现实是通过
A.书本知识 B.电话技术C.计算机网络技术 D.交通技术
(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网络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B.网络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C.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D.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
年应禁止上网
( )6.“863计划”的名字由来是因为
A.计划中包括863个科技项目B.有863个科学家参与了这项高科技发展计划
C.计划涉及8个科技领域D.计划的提出和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
板书设计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一、863计划
1、“863计划”的提出
2、“863计划”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内容比较浅显。这节课可以利用学生的想像能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还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升
材料题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做出决断,不可拖延。”
——邓小平1986年3月
请回答:(1)这是邓小平对什么建议的批示?
(2)这个建议后来形成了什么计划?
(3)这个批示说明了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