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第一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第一二课时教案

来源:花图问答
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第一二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18个生字,其中10个一类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8个二类字能熟练认读。理解“坚守”“围攻”“会师”等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尝试把握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4、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体会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谈话导入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这篇课文中,你认识了谁?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心人民疾苦的领袖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和同时代的伟大领袖。

2、出示朱德像。小朋友们,认识他是谁吗? (板书:“朱德”边写边讲解朱的演化过程)指名认读指导

3、关于朱德,你知道些什么呢?请你简单地介绍介绍。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朱德的了解,一到两句话就可以了。)

教师相机简介朱德:朱德爷爷与、周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的总司令,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朱德同志”。

教学同志。记住“志”:红军战士心连心,大家互相称同志。连起来读:朱德同志。

4、(出示:扁担图片)认识这是什么吗?(板书:扁担)指名读

(1)“担”在这里是轻声(板书dan)谁来准确地读一读?

(2)人们常常用扁担来干什么?对,人们用扁担挑水、挑粮食,所以可以说挑“一担粮食”“一担水”。

(3)(出示朱德挑粮的图片)人们可以把很多的,很重

的东西装在箩筐或桶里,挂在扁担的两头,把扁担的中间挑在肩上,这样行走起来就比较——方便

5、这根扁担可不是普通的扁担,现在珍藏在军事博物馆里呢。为什么呢?仔细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朱德记),看看这个“记”怎么写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吗? “记”在这里是作记号,标志的意思。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 6、指名读课题

课文写了朱德的什么?谁来读课题告诉老师? 课文介绍了谁的扁担?课文介绍了谁的什么?(齐读课题)

朱德和扁担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2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好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讲了朱德的什么事情?

2.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3.请四小组学生读课文,每组读一个自然段,三组读到爬山,四组读完。边读边思考,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

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西的“井冈山”。(出示,教学“冈”) 井冈山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简笔画)1927年,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的会合了。看,两支会合在一起了,战士们是多么高兴啊,他们跳啊,叫啊……多么兴奋!(出示会师图)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哪个词语?(“会师”)指导读好会师。(的力量壮大了,大家多么高兴啊!)

2.指导看图:现在这儿这儿有了两支,人数——增多了;力量更——强大了;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大家很高兴,有一个战士都举起了手中的。 ○他们在挥舞着红旗。 ○他们都笑了,露出了牙齿。

○和朱德同志紧紧地握住了手。

是呀,大家多开心啊!让我们也高兴地读出这句话。(出示,指导读好)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同志会师了。”

会师后不久就把这两支队伍整编成立了“红军”,朱德

任红军最高指挥官——军长。

2.引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此时,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他们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们敌人可狡猾了,他们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把红军团团围住,这就叫“围攻”(板书)。(出示词语,指导读好)敌人要围攻,红军就要“守”住井冈山,而且要牢牢地守住,这就叫“坚守”(板书)。(出示词语,指导读好。解说守的演化)指出“攻”“守”是一组反义词。

敌人把我们红军紧紧围住,就想把我军困死,饿死,冻死。红军要坚守根据地,就必须有粮食。

读好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指名读,齐读) 教学生字“必”(必的汉字演化过程)谁能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这句话。

3.当时,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那么,红军战士在挑粮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课堂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出示本课生字,分类重点指导 2.重点学写“志”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师范写,强调上面是“士”。这个字真有趣,红军战士心连心,大家互相称同志。

3.学生在习字册上把本节课学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民谣导入: .出示歌谣

同学们,在当年的井冈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朱德挑谷上山, 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范读,指名读,齐读)

知道这首民谣是讲什么吗?(朱德挑粮)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点击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

2.是啊,当时井冈山上缺粮,朱德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多好啊!可是,战士们为什么要藏他的扁担呢?认真读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原因,用波浪线画下来。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①“那么忙”,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请你猜一猜,他要忙些什么?

你觉得朱德怎么样?

②是呀,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

朱德翻山越岭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五六十里:一来一回就要100多里啊,我们步行一小时大约可以走10里,100多里要走十多个小时啊!何况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

②是啊,这么远的路,而朱德他们是走的我们这样的路吗?那是什么路?(山高路陡)(板书)什么是“山高路陡”?指导读好这个词

③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④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

(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但是朱德同时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这时你觉得朱德同志怎么样? ⑤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样?一起读好这句话。 (3)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大家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他不肯。你就是战士,你来劝劝?

试着结合前面的课文,想想用上文中的哪些话来劝才能让朱德同志同意不去挑粮。

是啊,他和红军战士打成一片,没有区别,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难怪战士们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呢。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3.过渡: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连夜在赶做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还在煤油灯下用力的劈,认真的削,仔细的磨,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赶

做了这样一根扁担,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时,战士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

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而且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啊,大家是不忍心再藏,不能再藏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所以大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家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板书)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一块儿苦,一块儿乐! 三、拓展延伸,感悟深情

.看(出示图片),这是1958年,72岁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

2.是啊,千言万语就在胸口,让我们在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提高读写能力

推荐阅读《开国元帅的故事》《朱德的故事》 板书设计: 3.朱德的扁担 山高路陡 同甘共苦

教学反思:教学中,先通过介绍朱德的资料,了解其生

平。再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并让学生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课堂上主要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来理解课文,感受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浓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