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与家庭
二年级一班 任静怡家长
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期间搞了一次关于“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公众普遍感觉很有意义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良好风气,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就是立家之本!兴国之计!
家风对于有一点墨水的人来说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是现代社会的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家庭里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凡事要有“风”和“规”,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矩,如果长幼无序,吊儿郎当,任意随便,既不守国法,又不重道德,那么,也就谈不上家庭关系的和谐与正常维持。
家风问题有两个要点:
一是风要正,要有档次;
二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成为一种习惯动作,而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 我们常常分析成功人士的经验之道——比如自立、拼搏、刻苦,比如仁义、助人、涵养:常常可以从他们的家庭环境中寻求到基本来源、基本点。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提倡家庭要“积善”。明代曾经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当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许多
东西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等等,再到《朱子治家格言》还涉及了家与国的关系:“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寒。”
家庭关系中通常涉及的是道德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遵守。比如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善解人意等等,注重道德自律的家庭成员,才能够在家庭中享有威信,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
一个人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严格自律,讲原则,重正气,他在单位里、社会上也必然能够表现良好;反之,一个人在家庭中我行我素,没规没矩,无法无天,无情无义,耍奸使坏,损人利己,既不把道德要求放在眼里,也不把法律规矩放在眼里,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尊重他人,甚至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信奉“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视“吃父母”、“啃老”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当涉及赡养父母、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成员,则就是另外一付恶劣的态度——“拔一毛而不为”。这样的人,久而久之,就不免成为家庭的孽子,社会的败类。
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讲,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炼。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一代、老一辈,就应当起到一个正面影响的、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长辈,就是榜样。对于养成好的“家风”其作用举足重轻。
“家风、家规”,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且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所以说只要有好的家风,才能铸就好的人才,好的人才才能贡献于社会!奉献于他人!
201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