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数学下册熟记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熟记内容

来源:花图问答


五年级数学下册识记内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沿中心线对折,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连接对应点的连接线互相垂直。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2×6=12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2)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5)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7)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 (8)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0)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100以内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关系如右图: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5)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6)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每个面的面积=长×高;左右每个面的面积=宽×高;上下每个面的面积=长×宽

(7)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2×6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9)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 ,m3 。

(10)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11)长方体的体积(容积)=长×宽×高 V=abh (12)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13)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14)1dm3= 1000 cm3 1 m3 = 1000 dm3 1L= 1000ml 1L= 1 dm3 1ml= 1 cm3 (1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15)单位间的转化公式:高化低: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 低聚高: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17)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8)长方体或正方体容积的计算,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a÷b=( b≠0) (6)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7)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8)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9)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如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如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3)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用短除法。

(14)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15)比较异分母分数的方法: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 (16)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17)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8)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9)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20)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21)= 0.5 = 0.25 = 0.75 = 0.2 = 0.4 = 0.6 = 0.8 = 0.125 = 0.375 = 0.625 = 0.875 = 0.1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验算。分数

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第六单元:统计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平均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中位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3)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运算定律和字母表达式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 (bc) 乘法分配律:(a+b) c = ac + b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