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一、 文学常识 1、鲁迅的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短篇小说集有 、 、 。初中阶段我们已学过的他的文章 有 、 、 (至少列举三篇)。
2、海伦·凯勒是 国作家,代表作是 。她的老师是 。 3、《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 (国籍)的 。
列夫·托尔斯泰是 国伟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 、 、 。 4、《雷电颂》选自 ,作者是 ,原名 ,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作品有诗集 。历史剧有 、 、 。列举出历史剧《屈原》中的三个人物 、 、 。
5、巴金原名 ,四川成都人,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 、 ;“爱情三部曲”—— 、 、 。 6、《海燕》的体裁是 ,作者是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 、 。剧本 等。 《海燕》一文全篇运用了 手法。
“海燕”象征 ,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 , “大海”象征 ,“暴风雨”象征 。 7、《组歌》的作者是 ,他是 (国籍)到位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 、 、 等。 8、《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 ,字书庠,是 朝梁文学家。其诗文清拔,被后人成为 。 9、《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 ,号 ,字 ,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 、 、 等。 10、《马说》的作者是 ,字 ,河南河阳人。世称 、 。 和 一起倡导了唐朝的“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是 、 、 、 、 、 、 、 。 11、《送东阳马生序》的体裁是一篇 ,作者是 ,字 、号 。 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与当时的 、 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 。 二、 填名句。
1、慈母手中线, 。 ,意恐迟迟归。 , 。 2、天地宽大, 。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 。(高尔基) 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 。(但丁) 5、 ,我以我血荐轩辕。
6、横眉冷对千夫指, 。7、小楼一夜听春雨, 。 8、最是一年春好处, 。9、细雨鱼儿出, 。
1
11、沾衣欲湿杏花雨, 。12、落花人独立, 。 13、 ,野渡无人舟自横。 14、 ,江春入旧年。
15、 ,时鸣春涧中。 16、 ,谁家新燕啄春泥。 17、 ,瑟瑟谷中风。 18、 ,松柏有本性。 19、 ,天涯若比邻。 20、 ,儿女共沾巾。
21、前不见古人, 。 , ! 22、中岁颇好道, 。 ,胜事空自知。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
23、弃我去者, ;乱我心者, 。
,对此可以酣高楼。 , 。
俱怀逸兴壮思飞, 。 , 。
人生在世不称意, 。
24、 ,东风无力百花残。 ,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 25、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是离愁, 。 26、飞来山上千寻塔, 。 ,自缘身在最高层。 27、 , ,秋色连波,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 , 。
28、结庐在人境, 。 ?心远地自偏。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29、金樽清酒斗十千,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行路难,行路难! , ? , 。 30、床头屋漏无干处, 。
31、安得广厦千万间, !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32、忽如一夜春风来, 。33、 ,愁云惨淡万里凝。 34、 ,雪上空留马行处。35、 ,化作春泥更护花。 36、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何哉? ,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耶?其必曰“ , ”乎。 噫!微斯人, ?
37、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 3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39、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 40、 ,自将磨洗认前朝。 , 。 41、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 。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2
42、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 4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 44、 ,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 。 三、 解释划线词语
1、 天山共色 21、何许人也 2、 任意东西 22、不详其姓字 3、 一百许里 23、因以为号焉
4、 天下独绝 24、好读书,不求甚解 5、 水皆缥碧 256、 急湍甚箭 267、 猛浪若奔 278、 皆生寒树 289、 负势竞上 2910、直视无碍 3011、互相轩邈 3112、争高直指 3213、泠泠作响 3314、嘤嘤成韵 3415、百叫无绝 3516、鸢飞戾天 3617、望峰息心 3718、经纶世务 3819、横柯上蔽 4020、疏条交映 41
42、骈死 4643、槽枥 4744、马之千里者 4845、一食或尽粟一石 4950、策之不以其道 5152、其真无马邪 5354、余幼时即嗜学 5556、弗之怠 5758、逾约 5960、既加冠 6162、硕师 6364、尝趋百里外 6566、德隆望尊 6768、未尝稍降辞色 6970、俯身倾耳以请 7172、礼愈至 7374、俟其欣悦 7576、负箧曳屣 77 、每有会意 、亲旧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宴如也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故虽有名马 、祗辱 、食马者 、是马也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而不可得 、执策而临之 、其真不知马也 、无从 、走送至 、以是
、圣贤之道
、无硕师名人与游 、执经扣问 、门人弟子填其室 、援疑质理 、或遇其叱咄 、不敢出一言以复 、则又请焉 、穷冬烈风
3
78、媵人持汤沃灌 79、久而乃和
80、寓逆旅 81、主人日再食 82、同舍生皆被锦绣 83、腰白玉之环 84、烨然若神人 85、略无慕艳意
86、以中有足乐者 87、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四、翻译句子。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古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 余幼时即嗜学。 11、 何罪之有? 12、 何陋之有? 1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4、 弗之怠。 15、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6、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7、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8、 盖余之且艰若此。 19、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
四、 知识归纳
1、 常见的五中表达方式?
2、 常见的修辞方法?列六种。
3、 人物描写的方法?
4、 小说三要素?
5、 小说情节的几个组成部分?
6、 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7、 文章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一般作用?
8、 文言句子翻译的六字口诀?
9、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10、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哪些种类?
11、四大文学体裁?
12、说明文的常见说明顺序?常见说明方法?
13、记叙文六要素?
14、记叙文常见的写作顺序?
15、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
16、常见的病句种类?列出六种。
17、品析精彩语言的备用词语: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五、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总结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5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