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3月第6卷第3期(下半月) 衰竭38例,脑血管意外伴二型呼吸衰竭7例,肺癌伴一型呼吸 衰竭3例,ARDS3例。 1.2方法及措施 37 探视时间,并要求探视人员戴好帽子、口罩、更衣、换鞋,每次限 定2人同时进人,探视时间一般为午休后2h左右。 2结 果 1.2.1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性监测计划,针对本院 通过目标性监测,规定了ICU病房医院感染的科主任负 责制,采取以专职或兼职人员定期同科主任、护士长及临床医 生共同评价本月对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增强了 ICU病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使 ICU病房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致下呼吸道感染等问题,选择性 地进行目标性监测。 1.2.2措施 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为提高ICU病房医务 人员院内感染意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参加院科两级 开展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法律法规培训和《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的专题讲座学习,增强ICU病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 ICU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下呼吸道感染率 发生率较低,为5o%左右,有效提高了ICU病房综合医疗质 量,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3讨 论 制的责任感和主动参与意识。 1.2.3监测 综合性监测是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基 3.1强化ICU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成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 础。感染科每月对ICU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氧 气湿化瓶、消毒液、负压吸引管等进行监测,见表l。 表l 项目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消毒液 氧气湿化瓶 负压吸引管小组,科主任挂帅,护士长和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成员具体负责,采 取常规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形式,保证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ICU病房监测数据 合格数. 48 23 34 48 46 38 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和正常运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合格率 100 95 94 100% 95% 9S% 标本数 48 24 36 48 48 40 3.2加强科室相关人员的全面培训 医院感染教育和再教育方 面的人员不仅包括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而应包括全体医务人员、进 修生、实习生以及清洁工,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3.3应用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 ] 3.3.1 计划 通过常规监测,找出ICU病房医院感染高危人 群和高危因素,确定监测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性监测计 划,并协调相关科室予以配合。 3.3.2实施制定适合ICU病房实际情况的监测项目,监控 操作程序,检查评定的质量标准,并认真实施。 通过以上监测,了解ICU病房消毒灭菌效果、感染的危险 因素,不断发现医院感染隐患,有针对性地对ICU病房医务人 员手进行监测,以准确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医院感 染的发生。 1.2.4 ICU病房环境消毒每天常规消毒空气,采用有人情 3.3.3检查对照实施标准,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方式对实施 情况进行抽查和监测,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环节和途径,降 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3.4处理监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管理缺陷和薄弱环节要 加以系统分析认识,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作为下 一况下的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灯风简式循环风设计的立柜式空 气消毒器定时使用,每天为lh,并保证每天通风2~3次,每次 次PDCA循环的首要目标,明确下一步ICU病房监测工作, 使ICU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质量持续不断地改进,有效 地提高了ICU病房综合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2O~3Omin[ ;物体表面的常规消毒,一旦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 立即消毒,污染的废弃物按医疗卫生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1.2.5落实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严格医务人员着装和洗手制度的执行,落实防致病菌经手 的交叉感染。 [1]赵伟英,丁亚娣,邓克勤.!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 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7):59. 1.2.6加强对氧气湿化瓶和负压吸引管消毒及效果监测 氧 气湿化瓶和负压吸引管等,应去污后浸泡于含氯制剂中,浓度 为250 ̄500mg/L,浸泡30min,然后用自来水冲净备用 。 1.2.7 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患者,严格作好消毒隔离,使用 [2]翟文生,刘红书,许宏珂,等.实用ICU临床应用技术 [M].2004,(9):48. [3]赵伟英,丁亚娣,邓克勤.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 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7):60. 专用诊疗器械,切断传播途径,按致病菌种类分室进行隔离治 疗03。 1.2.8严格陪护制度原则上采取无陪护制度,规定每天的 [4]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2003,(1):131—132. TG,Chui PT.Propo{ol and mldazolam act synergis— [6] Short(上接第8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0—24. tically in combination[-J].Br J Anaesth,1990,64:45. lsson A,Hartvig P,et a1.Pharmacokinet— [7] Persson MP,Ni[5]Nuotto EJ,Kortilla KT,Lichtor JL,et a1.Sedation and recovery of psychomotor function after intravenous ad・— ics of midazolam in total I.V.anaesthesia[J].Br J An— aesth,1987,59:548. ministration of various doses of midazolam and diazepam [J].Anesth Analg,1992,72:2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