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例培训研修心得

课例培训研修心得

来源:花图问答


课例培训研修心得

双阳区新安镇中心小学 周 荥

虽然以前听说过“课例研究”、但是具体不知其究竟是什么。听了专家关于课例研究式的专题报告,我对课例研究有了几点初浅的认识:

1、课例研究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具有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如,我们高一物理《摩擦力》的教学为载体,初步确定了一个研究主题:如何帮助支持学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这样比较切合教学的实际需求。

2、开展课例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前期准备、研究实施、思路梳理、撰写提炼、赋以意义。其中的第二阶段中开课和听课的“三阶段”操作模式: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从原行为阶段到新设计阶段主要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新设计阶段到新行为阶段主要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很显然,这种研究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

3、开展课例研究,要“做”出来,同时还要“提炼”出来。

课例研究的报告都要以明确的教学实践为证据,坚持以理论引领实践,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包括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探索、总结教育规律,并运用教育规律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未来教师职业生活的内在需要。在研究课例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接触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认识,经过理性的探索、认识和加工,并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仅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5、 “课例研究”操作模式也易于把握:合作设计研究课---现场观摩研究课---集体讨论研究课---重新设计研究课---重新演绎研究课---集体反思研究课。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特殊的课例称作为“点”,那么同一类型的多个特殊课例就形成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教师制定了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情绪,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会留下清晰的“足迹”。通过对这些课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某一侧面的教学规律。由此可见,无论是青年教师的成长,还是骨干教师的后天学习,撰写和研究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