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 【解析】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文章正面指出‘电影作品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却也是未必”。
2.(3分)A 【解析】A项“反击了水军的干扰”错。依据材料二“这种调整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反击水军干扰,无人可知”。
3.(3分)A 【解析】A项“云腾计划”立足于为影视创作提供内容源头,又以影视反哺网络文学,与文艺评论没有直接关系。
4.(4分)①首先从当下网络文艺评论场域相关现象(豆瓣网被督促整改)入手。②接着分析豆瓣评分的原则机制和市场赋予豆瓣评分的功能定位,探寻豆瓣评分问题的根源所在。③最后将问题放入整个文艺评论场域中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写满3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豆瓣电影上观影者、评论者、读者三者身份合一,平等交流,抹去了传统媒体中专业影评人与读者的不平等关系,在网络上时空界限被打破,身份上的等级特权被打破, 网络评分是电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参考,反映当代大众的审美。
②豆瓣评分的根基是用户与算法技术,但二者都不能让其真正做到客观、科学、公正,用户评价缺乏专业性、严谨性,算法本身也并非全然中立,而带有平台的价值判断。 ③重构网络文艺评论场域格局的时机已经到来。文艺评论需要在新媒体语境下,在官方立场与大众立场、专业性与非专业、理性分析与情绪表达之间寻找新的平衡,需要让更多专业、理性、客观的评论进入大众视野、并广泛传播。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3分)D 【解析】首先回忆不起自己童年最深刻记忆的是奥雷里亚诺的父亲,而不是他自己;其次根据文末“这般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终将一去不返”可知这个方法并不具有长效性。故选D。
7.(3分)A 【解析】原文只是表现出帕布乃冈山区的人们依然生活在原始的环境中,并不能体现他们对现代思想的抗拒,原文也没有文意说明农业博士的村长能不能改变现实的问题。故选A。
8.(4分)(1)渲染故事氛围,奠定基调:开头描写作者想象中的原始、自然、优美的高原景象,渲染了静谧、悠远、古老、神秘的氛围,为故事奠定基调。
(2)引出下文:秘鲁与西藏一样同为原始高原山地,以秘鲁民歌《山鹰》及其引发的自然
环境想象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入对下文帕布乃冈山区的描写,引出后文的故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结构作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需要学生从文本整体出发理解该段落作用。每点2分,共4分。
9.(6分)(1)都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扎妥和塔贝的死象征了封闭的乌托邦世界的幻灭,结尾时间感和距离感的获得则象征对开放的、现实的世界的追寻,“我”承诺给予婛“新生”则象征人的灵魂从封闭的迷宫走向新生;马尔克斯则用“失眠”与“失忆”象征一个民族对历史的遗忘。
(2)都将幻想与现实相互糅合:文本一写到扎妥临终精神恍惚时说的故事与“我”从未给人阅读的小说内容不谋而合以及“我”真的在“掌纹地”找到了自己笔下的人物;文本二则将“失忆症”渗透入人物的日常生活中,用夸张手法扩大“失忆症”的症状影响,产生一种超现实的阅读体验。
(3)两则文段都表达了作者对古老民族历史的追念与寻找,透露出不同民族文化相遇以及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入侵”所产生的复杂体验:文本一第二自然段对帕布乃冈山区生活场景的描写、结尾三人听见的不同声音以及文本二在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镇上的“失忆症”逐步加重都可以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技巧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两则文本思
想情感的理解。每点3分,答到两点满分。但必须包含创作手法与思想情感两方面,单答其中一方面最多不超过4分。
10.(3分)CEG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设立官府,分派职权,本来是为了治理百
姓。如果接受任命的朝廷外官都能够尽心断案,哪里有不能治理的事情?
11.(3分)C 【解析】“治一郡”中“治”意为治理,“天下治乱”中“治”意为“稳定”。
两个“治”意义不同。A项《出师表》中“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中“庶”意为“希望”是副词。B项“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致”意为“招请、招集”。D项正确。
12.(3分)B 【解析】B. “皇太后也受此感召”错。文本中这整一段文字都是仁宗的下诏。
原文意思是仁宗说皇太后应该感谢祖宗的赐福。不是皇太后受到感召的主动行为,二者之间无逻辑关系。 13.(8分)翻译:
(1)陛下亲自发布诏令,亲自耕种来勉励天下百姓,都是使天下安定太平的根本。 (德音:诏令。劝:勉励。致治:使天下安定太平。文意通畅1分。)
(2)不是这样的,如果能惠及无辜人身上,使案件诉讼公平公正,不导致冤屈偏私,我 心中会感到非常满足,哪里有什么辛劳的呢?(无辜:无辜的人。狱:案件。适:满足。 何劳之有,宾语前置句。各1分。)
14.(3分)①效法古代圣君,彰显对农业的重视,以农富国强民。②亲做表率,勉励百姓,
劝导无业游民都回归农业生产。(一点1分,写出2点得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朕观古之兴王,皆重农桑,以为厚生之本”“念太宗在御之日,行东郊执耒之议,宪度具存,典章咸备。今欲述先烈,循祖考前规”可知效法古代圣君,彰显对农业的重视,以农富国强民。结合“朕欲躬耕耤田,庶驱天下游食之民尽归南亩”可知亲做表率,勉励百姓,劝导无业游民都回归农业生产。
15.(3分)D 【解析】“诗人感到身心疲惫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被名利所累”错。“最近一段
时间”从诗文逻辑上看很奇怪,这两句是说诗人辞官的人生感悟,做人做事要依据事物本来性情,身心感到劳累的原因是在追求功名,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总结,不单指“最近的一段时间”的感受,所以不合诗意。原文“身累由近名”意思是身心劳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近名:好名,追求名誉。如《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16.(6分)
词:指语言辞藻。
①借景抒情。“潦水”“霜降”借助秋天的典型意象抒发了辞官的忧伤之情。又如五六句中借助“江山之外看尽烟云”之景抒发远离官场,重新认识自我价值之感。(2分) ②比喻。以“枥马”和“笼禽”自喻。把自己比喻为被拴在槽上受束缚的马,无法行动,又像笼中鸟没有自由。(2分)
③直接抒情。对自己为官经历发出直接感慨,劳苦不息不见成功,最末句希望天下太平。(2分) 理:意为义理。
“物生贵得性”一句,(2分)指事物的可贵之处是合乎情理。(2分)诗人能从秀丽的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抛却了实用性功利性的眼光,发现人生更为通达的定理,以此诗人醒悟以往的经历作出合乎自己本性的辞官决定。(2分) 意兴:为诗歌的情感主旨,诗人所言之志。
①本诗抒发了作者压抑而在朝堂上不得志的辞官忧伤之情。(3分)
②诗歌的末尾一句诗人仍然具有极高的意旨,仍然关心天下大事,希望天下太平。(3分)
17.(6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3分)C 【解析】文段的正确排序是:④然而,毕竟是站在高处,毕竟是俯视黄河,②
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与愧疚。⑦因为从我脚下流过的黄河,①有一点瘦弱,有一点卑微。⑥我感觉我轻慢了黄河,亵渎了黄河。⑤于是,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③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
这段文字的首句与前文“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密切相关,强调视角,故先选④。因为视角的关系,抒情主人公产生了恐慌与愧疚,进而追溯原因,故排②与⑦①⑥。接着继续推进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与行踪,排⑤③。
19.(4分)移就/移用。句中“又湿又冷”本用于修饰可感可触之物,这里用来形容“字”,
说“字”被秋雨打得“又湿又冷”,创造出了一种奇特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调,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手法1分,结合文章分析2分,效果1分)
20.(3分)①江河日下(每况愈下)②垂垂老矣(日薄西山)③熠熠生辉
21.(5分)第一处的冒号用在“说”的后面起提示下文的作用(1分),提示下文女巫说话的
内容(1分);第二处起解释说明作用(1分),冒号后列举的杜甫的诗歌都是在解说“现实而沉郁”的诗歌风格。(2分)
22.(5分)①处句末句号放引号内。③删掉“于”。④补上“其作品”;④去掉“逾”或“余”;
⑤赞美甚至讴歌。 23.(60分)
1.参考立意:
①让科技为新时代文学插上翅膀 ②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的价值坚守 ③理性认识人工智能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④文学与人类文明并进共荣 2.评分层级 ①起评分45分。 ②偏题36—42。 ③跑题35以下。
3.评分项目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表 达 20 分 特征 20 分 说明:
一等 二等 (20-16分) (15-11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文体明确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符合文体要
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三等 (10-6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四等 (5-0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发展等级
①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②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③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④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⑤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⑥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⑦特征(4项16点)
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4.其他项评定 (1)扣分项评定
①错别字1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 ②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 ③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2)残卷评定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明道元年十二月,宋仁宗对身边的重臣说:“我看自古以来勤于王业的君主都重视农桑,认为这是使人民的生活富足的根本。我想要亲自耕种耤田,希望能让天下无业游民们都回归田地。”重臣们祝贺说:“陛下亲自发布诏令,亲自耕种来勉励天下百姓,都是使天下安定太平的根本。我们在朝中任宰辅之职,实在是庆幸。”
皇帝于是下诏:“各种政务的根本,都应该先重视农业;五礼的准则,没有比祭祀重要。这些都是通过教化使风俗淳厚,宣扬孝道使百姓休养生息。我统治天下各地,守住世代相袭的大的基业,承受着时世太平的恩德。然而依赖太后的仪范,宰相的辅佐,以及朝廷内外众官员都日夜勤勉尽职。这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安康和顺。朝廷祭告上天这类礼仪虽然多次展现国家景象;但是在亲自耕种千亩良田上还是没有承袭古制。想到太宗在位的日子,推行(皇帝)亲自到东郊手拿农具耕种的规则,法度都还保存着,法令制度都具备。现在我想要传承祖先的功业,遵循祖先的规定。我要亲自体验种植和收割的艰难,劳苦身体以作百姓的表率。皇太后应该感谢祖宗的赐福,诚心诚意。如果确实有合于旧典的,希望永远光照史册。我要在下一年二月选择良辰施行耤田之礼,再加上皇太后从垂帘听政以来还没有亲自告谢宗庙,我已经接到太后的懿旨,在耤田前请皇太后恭谢宗庙。” 材料二:
太祖曾经读《虞书》,感叹说:“尧舜时,四凶这样的罪罚仅仅采用流放的办法,为什么近代法网如此严密。”大概就想置刑法而不用。因此从开宝以来,犯有不是情理难容的死罪的人,多数能够宽恕死罪。
太祖曾经驾临厢房,亲自审问京城关押的囚犯,到日暮,近臣有的用(这样)过于辛苦作为进言。皇上说:“不是这样的,如果能惠及无辜人身上,使案件诉讼公平公正,不导致冤屈偏私,我心中会感到非常满足,哪里有什么辛劳的呢?”于是对宰相说:“国家设立官府,分派职权,本来是为了治理百姓。如果接受任命的朝廷外官都能够尽心断案,哪里有不能治理的事情?古代人掌管一邑,治理一郡,能够让飞蝗躲避这个地方,贤才聚集。臣子处理政事尚且能产生这样的感应效果,如果帝王用心惠民,依法处理滞留未申的冤狱,难道不能感召天地,使万事万物充盈着雍睦和谐的自然之气。我不懈地追求社会的安定与繁荣,现在获得了天下的安定太平,也是这样的功效。”宋琪说:“天下稳定和混乱,都在一个人身上。陛下您治理国家十年,十分辛苦地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四海安定。每天前殿所说的,只是刑罚和政事。退朝只看古代史书,研究历代兴亡善恶这类的事,效法古代的律令来立今天的法规。皇上你天资神圣,朝廷内外十分幸运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