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施工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头等大事,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安全规程和标准。
一、 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其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复杂的施工环境所造成安全事故多发现象。纵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弱化,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落实,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所以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建筑产品的使用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目前,施工单位由于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各类事故频繁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严重地困扰着施工单位。深入分析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和执法方法都有待改善
现在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方面的管理原因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立的机构来执行,一般包括国家建设部、生产监督方面的管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单位、消防单位等机构等机构。这样一些机构和单位常常存在职能边界划分不清和相互重叠的相当一部分,如此就容易使得多头方面的管理、各行其事的难题,使得十分多建筑企业常常没有办法适应。别的十分多机构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这也使得了建筑企业的安全保障的忽略。而现在我国的监管常常不重视群众监督的力量。
(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领导者的安全观念强,就会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工程安全性就好。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安全操作水平,就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抵制违章作业及冒险施工。因此,保证施工的安全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人是施工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涉及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他们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忽视安全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是屡见不鲜的。
(三)材料及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
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与施工安全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安全施工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安全就难以保证。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与安全有关的材料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采取全数检查难于实现的,但采用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加之有些承包商在工程中标后,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按安全技术规范所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控制不严或未按有关规定对应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试的材料不进行复试,致使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例如,塔机吊构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萦落下,砸伤地下工作人员。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对于施工安全条款和规范不熟悉、不了解,对于安全生产缺乏应有的重视力度,对于有关的条例没有充分贯彻和落实。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如下表现:工程施工的安全材料弄虚造假,没有遵照标准规范建档;对于脚手架的搭设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多为凭经验搭设;对于模板工程或者基坑支护等工程的重视力度不够;施工现场中不安全用电的现象;施工工具的使用和防护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塔吊和临时外用电梯的搭设使用违反规定标准;缺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意识非常淡薄。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之渗透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从制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全体从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施工
企业来说,构建完善、合理、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进行工程施工安全的根本保障。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做到权责明确,建筑项目企业中的负责人就为施工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在施工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职责。建筑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生产周期长、规模大、人数多、设备繁杂,这都说明创设一个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三)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安全信息网络平台: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加速建筑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有关建筑安全的信息网络,全国各地建筑企业,各级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该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科研工作。
(四)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规程与标准,真正胜任安全监管这一岗位,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应将安全监管的职责纳入现场工程监理的责任范围之内,使质量监管与安全监管平行进行,在质量符合要求而安全不达标的情况下,也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彻底改变某些施工企业那种重质量、轻安全的思想观念,从源头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使安全监管制度化、程序
化。
(五)认真落实安全记录工作: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根除“私了”现象;第三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六)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工前要办理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此种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之上的商业保险,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各施工单位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优,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搞好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施工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头等大事,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安全规程和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城市建筑,2012年第13期
[3] 朱少青,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2] 王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控制及对策 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