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来源:花图问答


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河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初中部语文组

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期末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分析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现对本学期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照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的课外积累、实际运用、迁移拓展能力的考查。试卷难度适中,布题科学。

二、成绩分析:

5042 82.66 50.00 81.97 2.00 3.28 167.90

1、总成绩

项目 年级七 八 九 参考数 61 35 23 总分平均分 及格数 及格率 优秀数 优秀率 三率合 巩固率 低分率 学困生率 0 0 4 5042 3244 1813 82.66 93.97 78.87 50 34 18 81.97 98 78 2 10 0 3.28 29 0 167.9 219.68 156.87 96.8 94 93 0 0 17

2、单题得分情况 七年: 题 号 得分情况 一 150 140 93.33 二 450 396 88 三 600 366 61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八年: 题 号 得分情况 一 525 441 84 二 1575 1112 71 三 2100 1691 81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九年: 题 号 得分情况 一 二 三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345 289 84 1035 604 58 1380 920 67 本次语文试题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主要有两大板块:古诗词填空和对联填空,古诗文名句默写,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和运用性默写,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本次考试中九年级第一大题第3小题《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句,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道:“ ”,本题考的是诗人对出师表的评价,本题难度较大,因为本题既限制了诗人,又限制了诗人,又限制了字数,故得分率很低。

第二部分为阅读,又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其中课内文言文是《绉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较高,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同学对“恃”的理解不清楚,对于课外的现代文阅读,总体上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在考场上阅读的程度还是不深、不细,这使答题的时候很不全面,或者答不到点子上,从答题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字词的认读,词语的运用等一些最基本的题失分都不少,但更突出的是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不能准确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抓不住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答大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

第三部分为作文,九年作文题目是《这也是是幸福》,这个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选用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言匮乏,不能很好的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书写较差。

对考生来说,选题作文写作选择的面更宽,灵活性更大,自由性更大。试卷中的作文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对题目拟定,中心确立,问题选择,写法运用,都有较大的选择自由,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创意的、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有不少学生对这种要求把握不准,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自选,也是要中心突出,所选材料不能偏离主题,不能偏离话题,问题也要明确,不能四不像。作文语言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1、名句默写错别字较多。

2、阅读中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 3、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 4、学生审题意识及其领悟力不够。

5、写作基本功不扎实,错别字连篇,词语不通,标点不分。

这都表明,学生在语文基础、语文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硬伤”,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克服。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学生有怠慢思想,检查落实不到位,使一些学生无紧迫感,得过且过,从而造成字音、古诗句默写、文学常识等不过关。

2、阅读教学中学生们学得不灵活,记忆不深,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对各类问题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掌握的不好。 3、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不到位,平时由于教学比较忙,疏忽了对学生进行名著的指导,布置阅读,但缺少检查的力度,走过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4、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想象作文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的不够,致使学生在作文中思路太窄,文路不清,甚至有些学生说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整体的构思。 5、课外阅读面太窄,学习的时间太紧张,缺少对有文学素养的书籍的阅读,造成了解题时思路的闭塞,回答问题时无从下手。 五、教学启示:

1、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探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拓宽知识视野,增强自觉主动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积累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同时教师本人也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储备能指导学生阅读的资本,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视基础知识,加强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试卷答题情况就足以证明:只是与能力同样重要,抓“双基”一项务实工程,只有务实,才能创新。

总之,要进一步训练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书写,题干要仔仔细细地审读,答案要认认真真地琢磨,作文要工工整整地完成,要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多读题,关注考试信息,不搞题海战术,重视精选精讲,不断查漏补缺,积累答题经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