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设计 AN JI UYUSH E JI 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黄凤麟 (辽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 1 0005) 【摘要】雷主要是指天空中带有不同电的云,在相互靠近时,产生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现象,雷的表现方式包括有高空 雷、落地雷、直击雷等。雷虽然属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某些雷电也会对地面上的建筑物、电子设备以及人造成严 重的危害。例如直击雷,所产生的电压峰值大多在几万伏甚至是几百万伏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破坏性,当其直接击于受害物 上时,瞬间产生的热效应、电效应 ̄,XTL机械力,会对受害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基于直击雷的超强的破坏能力,人们也研制 出了诸多的避雷措施来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本文就对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展开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变电站 前言 看,其较常采取的设计方案为屏蔽技术、多重保护技术、浪 直击雷防护主要是通过对雷电放电的电气参数内容的 涌保护器安装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共用接地技术等。但 分析与掌握,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避雷措施,以防止高电 不管在电子信息系统直击雷防护设计中,采用或联合应用 压强电流的雷电,入侵建筑、设备以及人畜,给其带来严重 哪些防雷措施,其步骤大致都包括以下几点: 的破坏与生命危险。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直击雷的防护 (1)对需要进行直击雷防护设计的现场地理、地质、气 措施主要包括有避雷线、避雷针、避雷阀等。而相应的设计 象、土壤、雷电活动规律、环境、已发生过的雷击现象、雷电 人员在进行直击雷防护设计时,也应根据不同建筑物或场 活动频率与规律、雷击事故受损的主要原因、电子信息系统 地的特点,规范、合理地进行防雷设计,以保证直击雷防护 设备的特点及重要性等基本内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措施的有效性。 与研究。(2)在进行电子信息系统直击雷防护设计时,全程贯 1.直击雷防护的重要性 彻综合防护、全面规划、多重保护、先进技术应用、优化设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 计、经济、安全等理念,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与 型设备与先进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给人们的 实用性。(3)根据所设计地区的雷暴等级、信息系统对雷电电 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但是,由于雷击现象的发生,也 磁脉冲的抗扰度、系统设备所在的不同雷电防护区等方面 给建筑物、生命安全、经济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国自从 信息的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具体地采用不同的防护设计方 进入到电子信息时候之后,当发生直击雷现象时,会对航空 案。另外,在设计后期,还应充分地考虑直击雷防护技术在 航天、电力、建筑、计算机、国防、石油化_T、邮电通信等与高 使用过程中保养、维护、检修等工作的安全性、合理性与经 新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造成严重的损害。并且在高新技术 济性【I]。 广泛应用的当下,雷击的入侵现象也由原来的二维空间变 2.1.3防雷设备选择 成了j维空间的入侵。无孔不入的雷击现状,不仅使雷击灾 电子信息系统直击雷防护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接闪器 害的行业面扩大,也使雷击灾害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进而 多为非常规接闪器与常规接闪器两种,其中,常规接闪器主 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危害更大了。因 要是指接闪带、接闪线、接闪杆等普遍采用的接闪器。而在 此,我们也必须正确地认识到雷电的危险性,在传统直击雷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中采用常规接闪器,其避雷效果 防护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先进技术、精密仪器与创新手 较好,并且我国出台的防雷设计规范以及tEC 62305—1—2010 段,研究并设计出可全面、综合防御雷灾的方案。 雷电防护中,也均推荐使用常规接闪器。非常规接闪器是指 2.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除过规范推荐使用以外的所有接闪器,非常规接闪器的种 因为直击雷所造成的灾害形式不同,所以进行直击雷 类非常繁多,例如上世纪90年代所使用的消雷器,法国所 防护设计时,所应用的方案也需有所不同。从目前现状来 生产的提前放电高效避雷针等,但是由于其设计生产成本 看,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主要偏重于两大方面,其一为信息 过高,且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据,因此一般在直击雷防护设 系统的防护设计,其二为建筑物的防护设计。 计中不推荐使用。 2.1信息系统的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2.2建筑物外部的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2.1.1设计原则 2.2.1设计原则 电子信息系统的直击雷防护设计,需根据综合防雷系 依据我国于2010年修订的GB50057—2010《建筑物防 统的规范与要求进行设计,设计时,还必须遵循“安全第一、 雷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将建筑物的防雷区划分为了 预防为主”的设计原则。而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直击雷防护设 LPZOA、LPZOB、LPZ1、LPZn+1等区域。因此,在建筑物直击 计的规范性、合理性与先进性,设计前期,还需对现象进行 雷防护设计中,需要根据所划分的不同防雷区域,采用不同 雷电环境的评估与分析。 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时也需重视各防雷区域中相对应的电 2.1.2设计步骤 磁脉冲的严重程度以及等电位联结点的位置,且相应区域 根据我国目前电子信息系统直击雷防护设计现状来 的电涌保护器、设计位置、设计方式也需科学、合理 。 ・64一 2014年第04期 SANJIAOZHOU・DlANLIKEJl 一舞i 黟 0 F誊爹冀避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玉彬 (江苏宏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摘淮安 223300)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实际上就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也就是说,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增强 现场管理的规范与标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又多了些许胜算。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在内抓住 现场,在外抓住市场,并在此前提下,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本文就此阐述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 分,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施工现 场管理,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 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在 肯定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建筑施工 现场管理还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劳动效率低下、风险控制 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1.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具有 复杂性,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的天气、地质、 气候和地貌等环境条件;不同的噪音、热量、粉尘和有害气 体等污染;作业对象、照明强度、劳动强度、温度和湿度等变 化。这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具有多变性,造成了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1.2计量控制不足,建筑工程的计量控制,是建筑施工 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建筑工程的积 2.2.2设计要点 建筑物外部防雷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防雷措施包括均 针对建筑物直击雷防护设计,其所采用的防雷技术措 压环、接地体、接闪器、引下线等。其中,应用均压环防雷措 施主要包括接地体、引下线以及接闪器等。建筑物外部防护 施时,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雷电事故发生概 的目的主要为:第一,对被保护设备上流涌过电压幅值加以 率等来确定防雷类别。若高度超过临界高度时,均压环设计 限制;第二,把雷电流引人到地下基础接地装置并将其泄 散;第三,对沿电源线、信号线、数据线等引入的过电压进行 阻塞。而建筑物外部的防雷设计要点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电源系统的防雷。在设计时,将目标建筑物当作 个供电单元,因此,需在供电单元中供电线路的各防雷区 交接处等关键部位,严格、仔细、全面地设计并安装电涌保 护器,以便于能够有效地消除直击雷造成的过电压;(2)设计 等电位联结系统。在我国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明确 地指出,各防雷区的交接处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基于以上 因素考虑,在设计时针对建筑物的计算机房等弱电机房,其 虽然遭受直击雷的概率较小,但为了避免万无一失,最好能 采用等电位联结方式来来防止雷击;(3)建立等电位防雷体 系。等电位防雷体系的设计建立,主要是通过联合共有接地 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将建筑物的地梁、承台、桩基等基础钢 筋部分,以及金属框架、梁柱钢筋、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等全 部、统一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具有良好闭合效果的法拉第笼 式接地。再将法拉第笼式接地与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 交流下作地、防雷接地等建筑物各部分接地有效地连接起 来。通过等电位防雷体系的建立,可以避免各接地线之间存 在的电位差,进而也可以有效地消除直击雷所造成的过电 一需采取等电位和防侧击雷保护。接地体防雷主要是利用建 筑混凝土基础内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或是围绕建筑物 四周铺设环形人工接地装置。接闪器可根据类型的不同,安 装于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如避雷针可在建筑物天面、阳角拐 弯等处安装;避雷带宜在建筑物女儿墙顶外侧、屋角、屋脊、 檐角等处安装。而引下线大多是沿建筑物周边对称或均匀 布置,根据防雷建筑物第一类、二类、三类的区别,引下线的 大小也不相同。 总结 综上所述,直击雷防护设计属于一项复杂、繁琐、技术 性高、专业性强的工作,而相关的设计人员进行直击雷的防 护设计时,在严格遵循国家规范的同时,也应根据防护对象 的不同,设计出有针对性、有技术性、科学、合理、经济的防 护方案,从而为建筑物、信息系统与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 障。 参考文献: [1]徐万豪,徐孙斌,张家算.周宁县小型加油站雷电防护 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 1,33(33):542. 【2]杨懋渠.石油库直击雷防护综述[Jl1_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 1,17(17):64-65. 压I I。 2.2.3几种防雷措施分析 [3]缪伟斌,等.浅谈现代高层建筑防雷接闪器[J].科技与 企业,2012,6(6):282—284. 2014年第04期 一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