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
精品文档
学前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
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阶段,在大班后期更是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幼儿学习适应方面,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内容。我班根据幼儿实际在幼儿语言表达方面根据幼儿语言表达出现的问题,从培养孩子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入手,通过开展主题讲述活动、仿编、创编活动等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为顺利适应小学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语言表达;策略
语言表达是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我园把语言教育贯穿在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经过小、中班的学习幼儿的语言学习有了良好的积累和发展,但是升入大班后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孩子在语言能力中存在一些问题: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表达中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敢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不善于与同伴交谈、互换意见,不敢提出问题,不敢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或独特见解,语言讲述和创编能力弱。我们知道,积极开展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既能促进孩子智力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是是幼小衔接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班结合幼儿语言表达呈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探寻幼小衔接语言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那么在大班教学语言表达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我尝试从分析解读《幼儿园教育指
1 / 13
精品文档
导纲要》语言教育领域的要求与小学语文课标及《双流县小学语文一、二、三年级学习过程评价表》入手,来寻找提高学前后期幼儿语言表达的具体途径。
通过在幼儿园教研组学习活动对比中我们不难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小学语文课标中发现:幼儿园的“听、说、表达”和小学“口语交际”的教育目标与指导要点既有关联,又有差异。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是一致的,语言实践的背景也是
能相互融合承接。幼儿园阶段的语言
表达教育目标放在以听、说习惯养成
和能力发展为基本要求,核心是培养
幼儿语言的倾听、交流、表达的基本
能力和兴趣,因此我们班教师达成动
共识:生活是语言表达训练的广阔天
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因此幼
小衔接语言教学的核心重点仍然是从生活出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方面。
二、立足班级幼儿实际水平,积极探寻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利用幼儿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环节,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使幼儿爱说、会说,
2 / 13
精品文档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幼儿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的语言表达做准备。
利用晨间谈话拉近和孩子交流的距离。
晨间接待谈话。在晨间接待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和时间,发挥它的功效,拉近和孩子交流的距离。能大幅度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我平时选择较贴近幼儿生活的谈话内容如假日见闻类、生活习惯类、学习习惯类等。
如班上的梁好小朋友每次去哪里都会主动和老师分享她的发现和心情,如去西昌玩啦,出车祸,遇到一个好心人帮忙啦等等,她决定和老师分享她的游玩经历是很快乐的事情。
在字词句游戏中积累、运用
5-6岁幼儿正是语词积累的迅速发展和积累的关键期。词类范围扩大,对词义理解加深,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此时的幼儿能用清楚的、连贯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抓住这段时间的教育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在平时拼音学习中组织一些词汇游戏,如说一说生母是k的字或词或句子。大小:“蝌蚪、咳嗽、可是??。句子:我昨天捉了一只蝌蚪。我感冒了老是不停的咳嗽等;又比让孩子说一说生母是zhi的字或词或句子。大小:“蜘蛛、植物、知道??。句子:昨天我在床上看到了一只蜘蛛。植物是我们的朋友;又比如各班都在开展的1-10的成语接龙游
3 / 13
精品文档
戏。不仅丰富理解了词汇,还引导幼儿把事物放到关系中去分析比较,培养逻辑思维。
引导每个幼儿面向集体大胆表达。
1、让孩子想说
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想说,激发孩子想说的欲望。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奖品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拥抱、送大拇
指、掌声鼓励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
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
同时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
机会,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
“故事大王”等集体讲述活动。
2、让孩子敢说
通过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为此我们重点帮助幼儿克服独立表现的恐惧引导、鼓励每个孩子都要大胆地说。
我通过观察班上孩子在集体面前发言的表现大致分为几种情况,
根据不同的
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经常发言的孩子 这类孩子活泼主动在半日活动的各
4 / 13
精品文档
环节均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这类孩子是其他孩子的榜样示范。教育策略是保持爱动脑筋发言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发言的准确性和语言美。
偶尔发言的孩子 这类孩子在班上绝大多数。教育策略:激励措施,鼓励将爱动脑筋发言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状态。
不发言的孩子 他们不是不能
同伴交往,只是变现出交往的较被动。
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
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
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
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同相邻的
同伴交流——在小组内交流——从能站
出来——能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一起说
——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3、让孩子会说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每个孩子在集体面前会说,养成会说的习惯:轮流发言、声音洪亮、完整连贯、语词优美等。
轮流发言说。
举手发言养成在集体面前轮流发言的
好习惯。有的孩子刚入大班这方面的习惯还
5 / 13
精品文档
未形成。老师刚一提问都跟着七嘴八舌的说
起来。多次教育提醒加之统一的手势训练,
渐渐地引导养成在集体面前举手轮流说的
好习惯。
声音洪亮大胆地说。
有的孩子会举手发言但是声音很小,这是
不自信的表现。老师鼓励他:你说得很好,
如果能再大声点其他朋友能都能听到就更好
了。鼓励勇敢地说,越说越自信,越说越好。
完整连贯地说。
语言是思维的镜子,连贯完整的说是思
维发展的良好体现。完整连贯的说是在大衔
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老师在听的时候就
帮助他们扩充词汇,引导其完整的、连贯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如:老师提问:图上有什么,有的孩子说:“有小鸟”这时作为老师的我及时引导提醒说:“请你用完整的语言说一
说。图上有什么,”并让孩子按老师说的要求重复一遍:
图上
有小鸟。这样,即维持了孩子原来的意思,又引导了孩子,等时间长了,孩子就自然的学会了。完整表达就成了良好的习惯。
6 / 13
精品文档
准确恰当地说
准确的说体现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当孩子有错误表达时教师及时纠正。引导孩子们准确地表达。在《小红浇花》引导孩子们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找出两张图片上的微小的不同点,并能用恰当的语句说出这些不同点。在《扩句和缩句》中引导孩子在正确区分长句和短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片和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把短句子进行扩充,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说把和被》中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介词把和被。比如“小猫把花瓶打翻了”,在用把字句型时孩子们开始说得不准确。如有的孩子说“小猫被花瓶打翻了”。这一说出来孩子们都笑了。我问孩子们,这种说法说意思是一样的吗,有的孩子就会说:不是小猫被翻了。我接着问:那谁被打翻了,是被谁碰翻了,。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被字句应该怎么说。通过训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度。
语词优美的说
大班幼儿要培养用优美的语言表达。给孩子选择优美的文学作品,引导幼儿体会感受语言的美,并能读出语言的美。如本学期幼儿学习内容《摇篮》、《江南可采莲》。
有个性地说
大班幼儿好奇心强,思维正处于飞跃发展阶段,
因此培养孩子扩散性思维就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部分。
7 / 13
精品文档
为孩子树立一个观念:和别人说的不一样,不论是一个
词汇,还是一句短句,都鼓励孩子说得不雷同,多方位
地思考问题。可以经常选择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积极
诱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问题。如:《逃家小兔》鼓励幼儿
大胆想象画面中事物和角色的关系,《七月的云》中引
导孩子说一说天上的白云像什么,还像什么,鼓励孩
子们的说的答案不一样。
在语言讲述活动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述活动,培养孩子们大胆表达的积极性和表达的能力。
1、讲述活动
实物讲述活动
在《参观小学》活动中的谈话活动中孩子们大胆发言:我看到小学的哥哥姐姐举手发言,坐得很端正。我看到老师
8 / 13
精品文档
在检查哥哥姐姐的作业。
哥哥姐姐带红领
的基本要素,大大提高了幼儿讲述的完整性。
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图片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在讲述前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从几个方面去完善故事的框架,如在《守株待兔》: “什么地方,”“图片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特别讲到背景是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看谁的小眼睛厉害,能较全面的讲出故事线索。
除此以外在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了解图片的内容,如:每一张图片呈现时,我会引导幼儿全面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除了有谁、碰到谁等,还要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分析人物或动物的心理,运用引导性提问帮助幼儿更好地分析画面内容,起因和结果,抓住主题进行讲述。如:看图讲述《狐假虎威》中老师提问描述性的问题: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心里感觉怎么样,它的表情怎样,促进了幼儿对画面的感性认识;而老师提出推想性问题,如:“ 狐狸是怎么想的, ”、“它会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使幼儿对画面狐狸和老虎的眼神、表情等进行观察外的内容能进行有根据的合理猜想,从而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层层讲述出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蠢的
9 / 13
精品文档
性格。
排图讲述
训练孩子根据提供的故事线索 ,在
观察和分析图片的基础上,能合理将图
片排序,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完整、连
贯地讲述内容,同时能体会到多种故事
情节带了的乐趣。在《乌鸦和狐狸》中
教师在引导孩子们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后,
鼓励孩子们大胆排图。并能大胆讲述故
事。
以阅读为主的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
一、对阅读活动的认识
1、幼儿阅读的重要性
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通过阅读能开拓幼儿心灵空间 ,促进其认知能力,增加幼儿的好奇心,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建立正确价值观。研究结果告诉
我们,
《纲要》也对幼儿阅读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
10 / 13
精品文档
书写技能。因此阅读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幼儿阅读特点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阅读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图画,但未形成连贯故事。
在阅读活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们对大班部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的图画、色彩感兴趣,不能按顺序翻看图书,对阅读缺乏有续性、追求视觉感。
第二阶段:看图画形成故事。
在阅读活动中,一般来说我们会让幼儿自己阅读一个故事,并在自己看不懂的地
方用书签标注出来,并按自己的理解将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
第三阶段:看图画并也看文字 。
在幼儿按自己理解自由讲述故事后,我们会在第二次阅读活动时请幼儿欣赏原文,有的幼儿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边听边指文字,有的幼儿则只看图,缺乏对文字的敏
感性。
二、确立大班幼儿阅读目标及方法
大班幼儿阅读目标:
1)引导幼儿专心阅读,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
11 / 13
精品文档
事情节,表达对作品的体验
和理解。
2)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干扰他人,爱护图书书。
3)引导幼儿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及其他图文信息。
4)知道书写和阅读时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此外,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进行图书阅读,还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前:
1)展示此书的封面给幼儿看,鼓励幼儿预测此书的内容。
2)和幼儿讨论此书内容和幼儿自己相关的经验。
阅读中:
1)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2)问一些问题,以了解幼儿对此故事的理解程度。
3)若发现幼儿对其中某一内容不太理解时,重说一遍。
4)在适当的情节时,让幼儿预测下面将发生何事,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
阅读后:
1)协助幼儿连接主角和事件,回忆生活中类似事件。
2)鼓励幼儿在延伸活动中,思考和此故事有关的内容。
三、以阅读为主的大班幼小衔接。
在阅读活动前我们要求幼儿自前向后的传书,自后向
12 / 13
精品文档
前的收书,阅读中能安静
的看书,阅读后能用普通话将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大胆的讲述出来。识字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的,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为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