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dlo£n9in e e rI g 扬声嚣与传声墨 面 菇而 文献引用格式:周静雷,吕玉皎,王梦圆.微型扬声器结构及振膜设计[J].电声技术,2017,41(1):15—21. ZHOU Jinglei.Lt)Yujiao.WANG Mengyuan.Design of structure and diaphragm of micro loudspeaker[J].Audio En— gineering,2017,41(1):15—21. 中图分类号:TN64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311/j.audioe.2017.01.04 微型扬声器结构及振膜设计 周静雷,吕玉皎,王梦圆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 摘要:参数化建模功能是用基于SolidWorks系统的二次开发,利用Visual Studio平台提供的高级语言,如c#,VB等, 通过相应的API接口,驱动SolidWorks系统,完成微型扬声器单元部件的生成及其装配。通过将模型参数化,可以 将振膜、音圈、穹顶等各个部件及组成结构参数进行量化。每一个环节的变量都有明确的定义和说明,这样为修改 和调整振膜的结构尺寸提供了依据。通过软件快速地完成扬声器单元振膜图纸的绘制工作,振膜的绘制可以在极 短的时间迅速完成。通过将微型扬声器模型参数化,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其3D图纸的生成效率,也可以为研发人员 对其性能优化提供便利。 关键词:SolidWorks;微型扬声器;参数化;振膜 Design of structure and diaphragm of micro loudspeaker ZHOU Jinglei,LU Yujiao,WANG Mengyuan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College,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 10048,China) Abstract:Parametric modeling is a secondary development based on SolidWorks system.Drive SolidWorks system to gener— ate and assemble the unit pans of micro speaker with corresponding API interface and Using high—level language which is provided by the Visual Studio platform such as C#.VB and SO on.The component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diaphragm, voice coil and dome and can be quantiifed with parametric modeling.To provide basis for modifing and adjusting the stuc—r ture size of the diaphragm,every aspect of variables is clearly defined.The work of drawing diaphragm of micro speaker unit can be inifshed in a very sh0rt time by using the software.Parametric modeling of micro speake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 ciency of generating 3 D drawing and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developers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in the meantime. Key words:SolidWorks:micro speaker;parameterization;diaphragm 如今,微型扬声器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市场 的插件软件设计系统。系统可以完成主要的参数 建模功能,并便于各个部件的装配以及用于有限 元分析 ]。利用软件系统建模,需要依赖大量的 声学 。。、几何学、图形学、软件工程等的专业 知识。 竞争尤为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高质量高速 度地推出新产品,产品设计中建立的信息模型要 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其后续环节如工艺 规程设计、加工、制造和检测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这些都为实体造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olid— Works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三维绘图软件,采用 特征建模、参数化驱动,可方便地设计和修改三维 1 系统建模 1.1概述 实体模型Ⅲ2 J,而且已有一些文献为实现复杂的几 何实体参数化表达而作出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 果[3-4]。虽然SolidWorks所提供的功能非常强大, 但要使其在中国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对 其进行本地化、专业化的二次开发工作 J。微型 扬声器单元设计系统是一套基于SolidWorks平台 ●■技●投稿网址:http://AudioE.CR 目前对于扬声器单元的建模,仍然使用的是传 统的建模方法:在UG,Pro/Engineer等软件中一点 一线地手工绘制,而且在更改参数时也十分麻烦, 当扬声器单元模型绘制完成后,需要导人边界元、 有限元等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中间的全部步骤 都需要人工逐步操作完成,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 垫!!生塑鲞蔓 塑回 n扬声嚣与传声嚣 @凹 岛 @翮 @ 囿回固嘲6@o,@ 响⑥响⑨ ■一矗一 t4dIO E ngi e e rin 9 率。通过对绘图软件和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 VB,C++,c}}等开发语言,解决了传统设计中绘制 时间长、过程复杂、存在人为误差、修改各项参数麻 烦及没有对扬声器单元精确建模等诸多不足。其 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点击LeinPmds 激活Visual Studio 编程文件 给尺寸参数赋值 打开SolidWorks新建界 面及参数化建模用户 对话框 I根据给定尺寸生成模型 l 图1 扬声器单元参数化建模 操作流程图 1.2扬声器单元建模系统的简介 图2是扬声器单元基于SolidWorks2012二次开 发功能建模流程图。首先在用户输入模块中选择 系统(例如:振动系统),再在选择好的系统中选择 生产扬声器单元的型号。然后输入扬声器的各项 参数(例如:振动系统中膜片则需要输入膜片参 数),系统对输入的参数进行校对,如果参数不合理 则系统显示需要重新输入。之后系统通过VB编程 在SolidWorks2012环境中按照正确的设计关系绘制 m扬声器单元模型的各个部件,在SolidWorks2012 软件中会根据编程的指令按照装配要求组装成i 维模型图,其中涉及到SolidWorks2012加厚、缝合、 压凹和拉伸等特征。最后输出结果,用户对输出模 型进行判断,若不满足要求,则返回到第一步重新 输人数据;若满足,则保存三维模型图。下面以 151 1单元为例展开讨论。 圈 生 鲞篁 !塑 SolidWorks 2012 Visual201O Studio ANSYS14.0 l 用户输入 模块 基本功能 性 优 模型输出 模块 能 化 模块 系统的选择 分 设 析 计 基本构型 模 模 三维实体 型号的选择 的设计 块 块 图形 历由数据I 管理模块I 图2建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 151 l单元的振动系统 2.1振膜 在XY平面绘制振膜的结构草图,1511矩形单 元振膜的基本图形如图3所示。固定边框外框线 的长边、短边长度、圆角半径分别用,J。, ,, 。表 示;固定边框内框线的长边、短边长度、圆角半径分 别用 :, ,尺 表示;中心膜片的长边、短边长度、 圆角半径分别用 ,W3,R 表示。1511单元振膜标 准数据如表1所示。 I l R, —— 尺2 图3 振膜的结构尺寸示意图 2.2悬边的设计 悬边又称为折环,根据悬边截面的形状,可分 为单弧形、双弧形、平顶形。 图4为单弧形,其中 称为悬边的宽度, 称 ■鼻矬一投稿网址:http://AudioE.cn 赙 表l 15I I单元振膜 单位 长度/mm 14.94 囿塑重量 堡妻璺 响 6@ @肋响⑥口 3 l511单元的加强筋设计 在膜片设计巾有两大因素:一是膜片的基础形 凡一亿 14.2O 状设计;二是膜片加强筋设计…。 3.1加强筋平面的结构参数 1)加强筋筋脉的形状分弧形和直线形。 2)加强筋数量:指的是加强筋在指定分布区域 内的数量;对于矩形扬声器而言,这个数量是一个 l1.82 10.94 1O.20 7.85 1.92 1.55 2.1l 边角区域里分布的加强筋数量。 3)加强筋分布角度O/l[。]:指的是加强筋在边 角的分布区域所占的角度(见罔6)。 (1)对于膜片一个角落的加强筋,按照顺时针 方向的增加方法,第一个加强筋的位置分布角度为 为悬边的高度,根据式(1),悬边的弧度半径R 即 可确定 起始分布角度,位于第2象限; ㈩ (2)最后一个加强筋的位置分布角度为终止分 布角度,位于第l象限。 图4 单弧形形状示意图 _1 r__ 绘制单弧形悬边,首先需要绘制悬边的截面, 截面利 绘图系统巾的“ 点圆弧”绘制。双弧形 (图5)和平顶形的绘制也是如此。l5lI实例尺寸 参数为 = = 专 H2 w 图6 加强筋的结构图 I. 1')- -O252+‘.:。.25 :{ : mm: 内弧 4) :指从俯视冈中看到的加强筋的宽度。 15l 1单元巾加强筋宽度为W。 =0.235 9 nlIll。 5)H :指的是加强筋筋脉的深度。 6)LⅢ: :加强筋的长度,南于悬边的宽度不尽相 同,而加强筋距离悬边边缘的间隙相同.[太1此L 会 冈为加强筋所在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7)倾斜角度 。[。]:指的是加强筋与所在位置 处半径方向的夹角。 (1)对于膜片上一个角落的加强筋,按照顺时 图5 双弧形形状示意图 针方向的增加方法,第一个加强筋的位置分布角度 为起始倾斜角度,位于第2象限; ■声投●投稿网址:httI ̄://Audit,E n !!生 鲞蔓 塑固 n扬声器与传声器 ⑥凹 岛 @圃嗯@。,囿响 呦6@0,⑥ 腩⑥∞@ (2)最后一个加强筋的位置分布角度为终止倾 斜角度,位于第1象限。 图7 XY平面上的模子位置示意图 3.2模子剖面的结构参数 加强筋截面的形状可以分为样条和椭圆¨ ,若 为椭圆形则设长边长度为D 。,1511单元中D 。= 0.54 ran3;短边长度为DMsD,模子截面的短边并没有 明确计算依据,但是需满足:D 。> ,可以根据约 束设定一些合理的数值,1511单元中D 。= 0.25 mill。 1)加强筋的顶端距离截面椭圆圆心的距离高 度为日 ,这里有一项约束项,即H > ,H 与 D LD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DMlJi1/2=HRTs+HR。 1511单元中HRTs=DMLD/2一HR=0.07 mm。 2)R :截面半径。尺 必须大于加强筋的高 度,即必须大于模子压制折环的深度,这样才能保 证加强筋的截面是圆弧形,而不是 形。R = +f ,151l单元中R s=0・135 mm。 3)模子侧面弧半径为尺 ,侧弧的弧度为 。 由于sj 寺‘ ,因此侧弧的度数为 =28= 2arc )。 4)模高H :中心顶点距离装配参考平面的距 离,1511单元中加强筋模高为H =Hs— R= 0.05 mill。 5) 加强筋距离切边的距离,1511单元中 Rs=0.100 6 mm。 6)1VR :加强筋距离音圈位的距离,1511单元 中 l =0.159 mm。 {18l 2017 ̄41卷第01期 3.3加强筋模子的平面位置的调整 模子的位置控制为加强筋设计的难点。设计 过程主要讨论加强筋分布的角度范围,分布的起始 角度和终止角度,倾斜角度和筋体的位置角度。步 骤包括制作一个母体模子,然后通过移动旋转复制 来生成各个子模子的模体。根据筋模的编号来计 算倾斜的角度,根据角度的大小来计算模子中心的 坐标。 对于矩形的扬声器,其加强筋位于折环的四 角。每个角落的加强筋可以编为一组。按照左上、 左下、右上和右下的四个位置,以左上位置为例展 开讨论。关于加强筋的位置的设计,一共设定有 个关键点:第一是坐标原点0,位于振膜的中心点; 第二是边角的圆心点,如图8所示的点c 第三是加 强筋的中心点尺 位于加强筋的中点。 图8 XY平面上的模子位置示意图 如果以坐标原点0为参考点的话,图8中的各 个位置信息变量如下:加强筋所在的通心 (o。C。) 与 。之间的夹角为0,gc 与l厂c 之间的夹角为OZ , gc。与pc。之间的夹角为卢。,且2 :+ =1T/2, 。 与qc。之间的夹角为y:,rc 与sc。之间的夹角为y。 (适当扩展下角度的范围)。计算相关角度 0 一aretan (2) jc o 2:arctan (3) 式螂’= R: = , 一( ) c4 ●囊投一投稿网址:http://AudioE.cn ●一t■ 14 o E gi ePri"9 扬声嚣与传声嚣 ⑥凹 @囿呔@ 而面 而丽 (5) 当加强筋位于 ,加强筋的数量和分布不同于 和卢 区域,此区域加强筋的间距等于 和JB 区 域相邻加强筋的中心弧度长度,即D=ic ×AO。在 此令:iR。=1D。在0角从0逆时针扫描至一 /2的 过程中,也就是在2 和 :区域的加强筋的个数为 m个,则加强筋的间隔角度的个数为(m一1),在 区 域的加强筋的个数为Z个,在y 区域的加强筋的个数 为/2个。设加强筋的总数量为Nt(NumberTota1),有 Nt=Z+m+n (6) : +R3 (7) 2 和 区域的夹角间距为 ,、 A0 (8) ID=iR。=z×ic。×AO (9) 对于起始位置处和终止位置处的加强筋,则满 足条件 lD≤tan B (10) 式中:0 为加强筋起始位置与 。的夹角。 z≤ …) C ≤tan0E (12)、 式中:0 为加强筋起始位置与 。的夹角。 n≤—≤ ta n0E (13)( 3) 将式(6),(8),(11),(13)进行联立,可以得到 Nt +A[tan0B+tanOE] m≥—_T—一(14) 1+三【t叮T anOB+tanOE】 当0≤ ≤Ot的范围之内时,加强筋的长度 s_6c= 一R3 (15) WRs=abcosO (16) WRc=cd (17) 相对于原点的坐标位置而言,加强筋的中心点 尺。的水平坐标和垂直坐标为 一( 卜 0sin0 (18) ●■投●投稿网址:http://AudioE.cn YR=o( )+RococosO(19 上述两个公式之中包含一个重要的参量R c。, 其计算方法为 R。c。= +cd+dc = + s+R3 (20 151 1单元的实例数据(单位均为mm) D s渊= : : = : = :0.35,=., ‰: : : : ^ : ^ :1.19,。 ’ 当0=0时, /, ̄RCS: 一 cos0 一 RC“ 一 一 ,:‰。一 一 s一 c=1.19-0.159-0.100 6=O.77。 3.4模子的截面的空间坐标的调整 模子的姿态控制就是空间的两个角度的微调: 一个是在 一】,平面上,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 转;另一个是在 —l,平面上,沿着模子中心和模子 旋转的中心原点C 之间的连线上的角度倾斜。加 强筋顶部的高度为 ,加强筋底部的高度日 ,加 强筋距离振膜平面的高度为 。,模子侧面弧半径 为R ,图9中存在以下逻辑关系 + (21) £Rcs sin6 “—2— —R—(22) MA Hs=HRT+HRB+Hs (23) . (24) 进一步处理 Rcs Rcs 2RMA l+ 2 =一=—— RMA—HRB RMA—HR , (25) 模子的侧面弧的半径的计算结果为 = (26) 参考圆面的中心点坐标计算(Y=0): X坐标的计算: !生 鲞蔓 !塑囵 n扬声器与传声嚣 ⑥凹圈翁脑@囿豫@ 囿吩圈呦6@ 图9 模子的截面的空间坐标的示意图 X=(RMA— RB—HsB)cos6= (尺 一H 。一HsB)c。s r27、 Z坐标的计算: Z=(RMA—日RB—HsB)sin6= (RMA—HRB—HsB)sin—I 1 (28) 厶 调整模子截面和参考中心线的坐标,可以保证 成形之后的模子用于直接压制加强筋。参考中心 线的坐标,经过中心点为0 ,并且垂直于XY平面。 该中心点O 的坐标为:(0,0,Z ),其中Z = 一(R 一H 一H ),截面椭圆的初始位置,在原点 O处绘制,中心坐标(0,0,0),长边端点(0,D 。/2, 0),短边端点(D 。/2,0,0)。然后将其沿 轴,以 O 为参考点顺时旋转90。,然后将其上移到O 处, 其坐标为(0,0,H +H +D 。 。/2),然后再向右,以 O 为参考点旋转8角度,O 的坐标(0,0,一(R 一 HRB—HsB))。1511单元实例:HRT=0.18 mm,HsB= 0.05 mm,HRB=0.02 mm,RMA=0.323 1Tffrl。 3.5模子的循环操作 模子的压制操作和模子的设计方法有密切关 系。一种是把多个模子组合到一块,一种是将多个 模子一个个独立操作。对于矩形扬声器而言,制作 加强筋的流程主要是: 1)确定加强筋的数量以及在四个边角的位置 分布: 园 笙 鲞堡 塑 麓 2)根据压制加强筋的位置,确定模子的基本 尺寸; 3)在模子的文档中,生成模子并将其放置 到位; 4)通过配合操作,将生成的多个模子合并成一 个模子集合; 5)通过压凹操作,利用模子集合在振膜上压制 出多个加强筋; 6)隐藏模子集合,便于观察模子的文档。 加强筋的数量较多,每个加强筋的尺寸、位置 都各不相同,要求生成与加强筋相对应的多个模 子,就必须通过模子的循环操作才行。 4实例及结果 用LeinPmds生成一份振膜图纸只需要几十秒 钟,大大提高了设计膜片图纸的效率。如果需要对 膜片的尺寸和加强筋的数量、位置、形状作一些微 调,重新绘制膜片图纸,也会十分高效。图l0~13 为151 1型号所绘制出的扬声器基本结构单元部分 装配体图形。 一 图10 1511单元膜片加强筋压制模子图 5 结论 微型扬声器参数建模与仿真系统,使用Solid— Works2012作为基础软件,以Visual Studio 2012之 VB作为开发语言。VB通过API接口,利用二次开 发完成微型扬声器的建模与仿真过程¨ 。采用面 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对其进行建模,能够系统描述微 型扬声器单元的结构,并能够实现参数仿真。通过 ●一投●投稿网址:http://AudioE.cn =二]口 口 @凹 匐03@ 囿响 扬声器与传声嚣 6@ @回 ⑥m] 图11 151 1单元膜片基本结构图(没有压制加强筋) 图l3 1511单元膜片装配图的后视图 [4]XU G,MOUTFA1N B,DUVIGNEAU R,et a1.Analysis— suitable volume parameterization of muhi—-block enmputa・- tional domain in ISO geometric applieations[J]. Computer—Aided Design,2013,45(2):395--404. [5]马咏梅,丁行武,李鑫.SolidWot’ks二次开发在机械零什 没计中的应朋与研究[J].机械传动,2010,34(1):72— 81. [6]陆晓,徐楚林,温周斌.动罔式扬卢器数值分析方法 [J].声学技术,20I2,31(4):407_4】2. [7]祖峰磊,邱小军.川ansys软件对扬卢器前盖板的分析 [J].声学技术,2005,24(z1):89-90. [8]杜功焕,朱忻民,龚秀芬.声学接础[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12. [9]BAI M R,LIAO J.Acoust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inia— lure loudspeaker’S rf】r mobile phones[J].Audio Engineer- 图l2 1511单元膜片装配图的正视图 ing So ̄。iety,2005.53(1 1):1061-1076. [10]BAI M R,CHEN R.Optinml design of loudspeaker systems I}ased on Sequential Quadratie Programming(SQI’)[J].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2007,55(1/2):44—54. 将微型扬声器模型参数化,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其3D 图纸的生成效率,也可以为研发人员对其性能优化 提供可能与便利。 参考文献: [1I]马鲁建,奚爱军.基于微型扬声器的特性设计膜片[J]. 电声技术,2008,32(5):l7—22. [12]马鲁建。微型扬声器膜片之加强筋设计[J].电声技术, 2010,34(2):28—33. [1] 志琴,杨瑞峰.复杂机械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及模态分 析[J].机械T 程学报,2008,44(2):234—237. [2]何岸杨.SolidWorks二次开发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 2007,(28):69—70. [13]夏毅敏,卞章括,氍智勇,等.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盛 CAD系统开发[J].计算机丁程与应用,2012,48(36): 64-69. [3]PISE U V,BHA IT A D,SRIVASTAVA R K,et a1.A B- spline based heterogeneous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proxi— 作者简介: 周静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 声学、声频测量、电声器件的机械结构建模设计与仿 等 责任编辑:哈宏疆 收稿日期:2016-09--05 ulal femur with graded element[J].Journal of Biomechan— i S.2009.42(12):1981—1988. 一声投●投稿网址:http://AtulioE n 笙蔓 鲞蔓 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