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诵读欣赏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细致的描写。 2、 深入探究三叔的语言,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3、 合作学习,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 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自读课文,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 探究三叔的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活动:
一、导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由此想到什么)
二、老师:圆在中国代表着。但是在《阿Q正传》里的圆却要了他的命,代表着
生命的结束。我国当代作家程海的小说《三颗枸杞豆》就讲述了两个人和三个圆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小说,从中去感受人生的启迪。(板书课题) 三、引导学生初读感悟,自主发现问题。
1、教师投影出示:以跳读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随手作笔录,看谁找的最多,最有价值。 2、师读题,强调跳读的方式。
3、 学生跳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 指名说,(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小树林为什么能成为我的乐圆?
〈2〉 我被送进学校后,为什么觉得连汉字都是黑乎乎的?
〈3〉 爸爸的拳头,使我乖乖的上了几天学,但为什么我经过小树林时,又旧病
复发了?
〈4〉 阳光为什么是一绺一绺地,像金色的丝绸?
〈5〉 为什么“我”在小树林里看到黑乎乎的人影,首先想到的是爸爸、老师,
而不是三叔?
〈6〉 三叔为什么说“谁又不是这样呢”?
〈7〉 “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这是为什么? 〈8〉 三叔三幅画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1〉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2〉都是不习惯学校的生活、烦躁的结果。
〈3〉“太”说明我对小树林的怀念程度之深,从“确实”可以体会训斥和拳头之厉害,而“旧病复发”说明训斥和拳头并没有使我真正改正。 〈4〉充满了童趣,体现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喜爱。
〈7〉表现了我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乏味”是针对“乐园”“怀念”“诱人的魅力”,虽然作为一个孩子说不清楚,但是这种感觉显然是很强烈的。
二、引导学生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三叔语言的含义。 三、1、师讲述:
好,大家的眼光是非常敏锐的,都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但需要大家注意,我们光会发现问题还不行,还必须学会解决问题。在遇到问题之后,你是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的呢?
3、 师讲述: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多的,关键是靠我们去发掘。老师乡向大家推荐
一种方法,那就是合作、探究学习。(板书:合作 探究)什么是合作、探究学习呢?也就是多人互助、合作,多向交流的学习方法。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就是说独自一个人学习,是很难学到更多知识的。下面,大家前后位四个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合作、探究你们这一组在初读课文阶段遇到的问题。另外,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个忙,一同解决了,可以吗? 4、 教师投影出示以下问题:
〈1〉 三叔两次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太迟了”,你能揣摩出三叔的内心活
动吗?
〈2〉 我把西沉的太阳看作“一个红色的车轮”,三叔“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
佛要捉住他似的”?“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
〈3〉 小时候,我是个淘气鬼,爸爸的拳头没有征服我,但三叔的一席话却使我
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5、 前后位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予以鼓励、表扬。 6、 指名回答问题,师及时评价、指导。
7、 师总结: 三叔一生屡立志向,但都因为没有持之以恒,而最终一事无成。为
了不使三叔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我们必须把握现在,抓住时间,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
8、 质疑: 大家还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一同解决。(指名说) 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抓住时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过渡导入: 同学们,三叔在小树林里画了三幅画,画后又画了三个“0”,这三个“0”给了我许多启示,当你看到这三个“0”,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想到的写下来。指名读,师及时予以鼓励。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还拥有着许多岁月,我们应该抓住今天,充满激情地迎接明天,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板书设计:
少 把握今天 老 壮 ↑ 大 不 抓住时间 徒 努 ↑ 伤
力 三 颗 枸 杞 豆 悲
(合作 探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