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略论班集体建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略论班集体建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来源:花图问答
青年与社会2014年10月中 第29期总第575期 略论班集体建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李春燕 (广东培aY_学院,广东广州 510830)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 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 教育学生的职能。”班级体作为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基层单位和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大学生;人格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大学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转向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大学生作为人生成长历程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实现大 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班集体作为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 层单位,是与大学生发展相关的最前沿,也是为大学生发展 创造良好氛围,提供重要机会,搭建广阔平台的重要载体, 结合大学班集体特点和大学生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凝聚力强、 团结民主、和谐融洽、活力进取的班集体,以便为大学生实 现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环境和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需 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区别于小学、中学阶段班集体特点,大学课程设置、学 分制度、培养目标、整体氛围等方面的特点,致使大学存在“相 同班级、不同课程”,“相处时间短、接触时间少”,“个人目 标差异大”,“班级活动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开展、吸引 力不足”等特点,加之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等对 于班集体的冲击,在大学阶段,仅将班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化 的行政班级,而忽略了其本身作为能够联系学生,发挥教育 作用,创造良好氛围的有机体作用。如何使得大学生通过班 级建设,实现自我认识、学习专业知识、体会大学精神、能 够体现深远的教育价值,从而达到无可比拟的教育效果。 一、加深自我认识 大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 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和平台。班集体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激 发学生在班级体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归属 感,达到增进了解、促进团结、和谐融洽的目的。尤其是大 学班集体建设采取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 合的方式,这无疑使学生逐渐形成的主体意识得到发挥空间。 另外,个体间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班集体内部会充分 展现,在班集体相处和辅导员日常管理过程中,能够促使或 提醒学生发挥个体间的差异和原因,并借此完成自我定位、 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认识的加深为的大学生全 面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二、增进知识吸收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丰富知识储备、加 深专业了解,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相同专 业和相似知识背景的同学共同组成的班集体,不仅可以利用 课前准备、课上讨论、课后复习等方式共同探讨专业知识, 形成良好的上进的学风,更能够在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过 程中,以班集体为单位,提供科研水平和增强实践能力。同 时,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共同组成的班集体,在沟通了解的 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吸收专业以外的知识,发掘新的 兴趣,从而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通过有益的班级讨 论、生动的班级活动,在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学风的 同时,更能够增进大学生通识和专识的共同吸收,从而提高 学生核心能力。 三、体昧大学精神 大学除了给大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场所和机会外,还需 要将东西精神进行传承。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和办学过程 ・64・2014.VOL.575.NO.29 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生所认同的理念、 到大学的方方面面,是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师生 的行为规范和品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班集体建 办集体活动,加深对校史、校训、大学精神的认识,从而在 大学历史和校园文化中,在开明进取的大学精神中,真正认 识到大学生活的意义所在,不断增加对国家、民族、知识的 亲切感、归属感和认知感。 四、促进社会化转变 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和过渡期,在接受 知识的同时,也要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转变。班集体作为大 学中的基层单位,同时也可以看做大学中基本的“社会”单位, 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转变。在 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参与办集体活动等集体建设过程中,学 生作为一个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 时与班集体这一“社会”集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无疑将 使大学生逐渐形成集体意识、集体观念,累积集体生活经验, 学习集体生活技巧。在班集体的逐步建立和“班级社会”的 逐渐形成过程中,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 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得大学生逐渐开始以“社 会人”标准思考问题、要求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潜移默化 的促进其社会化。 五、健全人格系统 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言行情态所表现出的 品味或格调,它是人的基本素质和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也 是衡量人们心理素质健康与否的标准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 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阶段,也是各 种思潮、价值体系不断冲击的阶段。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友 爱的人际关系、互助的班级气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悉 心指导,都能够激发大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因此, 通过班集体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之间沟通交流,能够使大 学生逐渐提高自我认识,推动人格健康发展,有利于健全人 格系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文刚.大学班集体建设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 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2】张建平.高校班集体建设策略研究U].黑龙江教育(高教 研究与评估),2013. [3]张月金.高校班集体建设若干问题初探U].中国水运 (学术版),2007. [4】杜超.以科学发展推进高校和谐班集体建设 科技信 息,2009. 作者简介:李春燕(1981一),女,汉族,重庆人,硕 士,广东培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职业规划专职教师,研 究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渗透 设,增进大学生对于班集体、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通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