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院安宁疗护见习心得体会1200字

医院安宁疗护见习心得体会1200字

来源:花图问答
1470

医院安宁疗护见习心得体会1200字

作为一名医院人员,在这里能够感受到生与死的离别。很多事情在这样伟大的面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在这里更能感悟到一名医者的情怀。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医院安宁疗护见习心得体会12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一看,希望大家都能体会医护工作者。

曾经在学校的狭小宿舍里,我为开题这件头等大事抑郁失眠。当我担心着可能要重新换题,再把开题重来一遍时,接到学校通知到**市中心医院安宁疗护病区进行见习。来到病房,看到走廊里熙熙攘攘,走道两边的轮椅,来往倒垃圾的陪护,病房里传来的护士和患者的笑声,忙碌的白色背影……我的内心竟然平静下来了,我意识到,爸爸的话是对的,自己这点小事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

我们都是万千人类中的一个个小单位,我们从小就知道人有生、老、病、死,这也是生命的变化规律。一个生命的降生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欢声笑语,一个生命的离去会让一个家庭阴云密布,人们可以轻松地谈论地一位老人的逝去,可当牵涉到自己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亲人时,每一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从生到死,或者说“生”与“死”有何差别呢?

“生”,其实是别人可以感知到“他”活着,“他”可以支配自己的肉体;

死,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他”了无生气,只是一具肉体,“他”可以掌控自己吗?不知道,我们只能看到“他”已经不能支配自己的身体了。也就是因为这个未知,多少人恐惧夜不能寐,多少人陷入深渊:重症监护室外的孝顺儿女们,他们要求医生不放过一丝一线的希望,无论怎样都要让妈妈还能躺在那里,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休息,其实他们心里格外清楚,怕是要永远见不到妈妈了,他们担心妈妈到了“那边”会过的不好,他们不想

- 1 -

1470

只能见到照片里的妈妈。可是,谁又能知道,妈妈离开了这个复杂让人疲倦的世界会不会过得更好呢,她只是没有办法让你知道呀!

在这里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护士长和各位老师们的照顾让我特别感动,但让我更加感动的是科室老师们对患者的珍视,嗯,用珍视这个词丝毫不为过。有人说,医院是反映人情冷暖的地方,我非常赞同,但这里也更能反映出一个医者的情怀。每天早上跟着老师们床旁交班、查房,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看着薛主任拉着满身臭气的患者的手嘘寒问暖,努力地为贫困患者节省医药费,对胡搅蛮缠的患者家属仍报以微笑,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医护人员要做到的爱心和同理心的真实展现吧!

一位老太太有轻微的抑郁,不愿与人交流,不配合治疗。我在走廊里闲逛的时候,看到老奶奶的管床护士雅文老师坐在小板凳上,正笑着跟奶奶聊着什么。悄悄地走近一看,雅文老师正握着奶奶的手,商量着等输完液就带奶奶下楼晒太阳呢!我也关注着,自告奋勇地要求和老师一起下去。冬日暖阳下,奶奶围着红头巾坐在轮椅上,老师站在一旁,指着旁边花园里红艳的牡丹花说,阿姨你看!我赶紧用手机把这个温暖的场景定格下来。知道奶奶喜欢听音乐,雅文老师就带着吉他和自己初学的几首小曲趁下班时间给奶奶弹了几首。悠扬的琴弦伴着轻柔的歌喉,奶奶躺在床上似睡未睡,虽然没有言语,我们心里都清楚,奶奶已经在慢慢敞开心扉,雅文老师是那个敲门人。

秋天的落叶会引起人的悲悯,更何况是一个人的离去呢?常规医疗是在关注人的善始和如何延缓人的死亡,与常规医疗不同的是,老师们在做的是善终的大事。我们和其他的医者相比,从治疗理念开始就是不一样的,老师们会感觉无所适从,会有比一般科室老师更大的压力,但是毕竟“善终”这件事情被我们忽略了太久,怎么可能会一蹴而就呢?老师们的勤恳和热情终会有所回报的。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