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酸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通常是将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润湿后,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重结晶是提纯固体的常用方法,碘单质亦可在水溶液中通过重结晶提纯 D. 用丁达尔现象可鉴别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放在灯焰上不燃烧,说明铝不易与O2反应
C.Cl-
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0.051 mol·L-1
H2SO4溶液的pH=1 B.某气体制备装置如右图,该装置可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泄漏,且有利于收集到空气含量较低的气体
C.在分液操作中,当试液分层后,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10mL溴水与5mL正己烷混合,在光照下振荡后静置,当试液分为上、下两层且几乎无色时,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伸入液面上方,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 4.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D.振摇分液漏斗时只需要塞上其玻璃塞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着火时应立即灭火,一般的小火应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脱下衣服
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B.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醇杂质可加水除去,其原理与溴水中加四氯化碳萃取溴类似 C.取5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再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
后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D.往装有铁钉的试管中加入2 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Fe(CN)6]溶液,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粘附气泡,同时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B.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C.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D.用NaOH溶液和分液漏斗萃取溴水中的溴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并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C.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在4mL0.1mol·L-1
的K-1
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在检测溶液时不需要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在检测气体时需要湿润并粘在玻璃棒的一端 B.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Na2SO3溶液至终点: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恰好由紫色变为无色,
且半分钟不变色
C.海带中提取碘,可将灰化后海带灰加入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CCl4萃取后分离 D.为了绘制滴定曲线,可在相同时间内测定溶液的pH 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在粗盐提纯中,当加热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残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B.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C.从加碘盐中获取碘单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萃取→分液→蒸馏
D.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
最后用水冲洗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先从试剂瓶中直接倒入大部分试剂于量筒中,至接近刻度时改用右图所示操作,逐滴加入至刻度
B.金属镁因保存不当造成失火可用细沙盖灭,不能用泡沫灭火器
C.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时,先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 D.可用热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地沟油(餐饮废弃油)和矿物油(汽油、煤油等)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配制500 mL 0.2 mol·L-1
KCl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量7.45g KCl固体 B.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C.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端气泡时,可以向上弯曲橡皮管,然后挤压玻璃球,排出气泡
D.往含有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然后把溶液蒸干、灼烧,得到FeCl3固体 12.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进行中和滴定时,用标准酸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如果再用蒸馏水洗2~3次,效果更佳。 B.基于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和SO2,在定量分析测定反应速率时,既可用S对标记遮盖法,也可用排水法测SO2体积,计算出相关的反应速率。
C.燃料电池的制作:用包有薄海绵的两根碳棒做电极电解Na2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在两极之间接上发光二极管,发现发光。
D.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 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
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C.为观察Mg条在CO2中的燃烧,在一个底部铺有少量玻璃棉的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D.用干燥且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测pH值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 ( )
A.取硫酸亚铁铵样品溶于水,依次滴加几滴氯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B.用到金属钠时,要用镊子取、再用小刀切下所需量,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C.用pH计分别测定0.1mol•L-1
的FeCl-1
3和0.01mol•L的FeCl3的pH,可以比较浓度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
D.通过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2S溶液的pH,比较硫、氯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5.下列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用CCl4萃取碘酒中的碘
B.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一定为钾盐
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5%的硼酸溶液
D.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
Na2S2O3和H2SO4溶液,分别取5mL与10mL混合,10mL与10mL混合,可验证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参考答案:ACBAC BBACC CCACC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