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如图甲,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电阻R的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改变环境温度,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R两端的电压U、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道,R0与R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0的电压;由图乙知道,随着温度的升高,R0两端的电压降低,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加,由串联分压知道,随着温度的升高R的阻值的阻值增加,R两端的电压增大,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随着R的阻值的阻值增加,电路的总电阻增加,由欧姆定律知道,电路的总电流减小,由P=UI知道,电源电源不变,总电流减小,所以电路的总功率减小,D不符合题意,由图乙知道,电路的电流与温度呈线性变化,所以总功率与温度也呈线性变化,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由于电阻R的阻值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图乙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线性变小,定值电阻的电流线性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判断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P=UI判断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
2.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1h内,消耗的电能为1.2kW•h,那么用这个电器是( )
A. 液晶电视机 B. 台式计算机 C. 家用空调 D. 电冰箱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用电器在t=1h内消耗的电能为W=1.2kW•h,用电器的电功率: P= =
=1.2kW=1200W,
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0W,台式计算机的电功率约为200W,空调的电功率约为
1000W,电冰箱的功率约为100W, 所以电功率是1200W的用电器是空调. 故选C.
【分析】根据用电器在1h内消耗的电能,结合公式P= ,求出电功率,再与题目中给出的用电器的功率比较即可.
3.有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热水壶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800W,乙的额定功率为1200W.两个电热水壶都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较高 B. 电流通过甲电热水壶做功较快
C. 通过两个电热水壶的电流相等 D. 相同时间内,两个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答案】B
【解析】【解答】A. 因为两个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相同,且两个电热水壶都正常工作,即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所以甲、乙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相等,A不符合题意;
B. 都正常工作时,甲的额定功率大,所以电流通过甲电热水壶做功较快,B符合题意; C. 都正常工作时,甲的额定功率大,根据 意;
D. 都正常工作时,甲的额定功率大,根据 能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P=UI和W=Pt来作出分析和解答.
可知,相同时间内,甲电热水壶消耗的电 ,通过甲电热水壶的电流大,C不符合题
4.如图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将容器中的电阻丝R1、R2串联在电路中,且R1<R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用于探究“电压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B. 闭合开关后,通过 的电流大于 的电流 C. 闭合开关后,甲管中液面上升比乙慢
D. 闭合开关后,要使电流增大,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图中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而电阻不同,故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AB不符合题意;
C、根据Q=I2Rt,因R1<R2 . 故右边容器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由转换法,甲管中液面上升比乙慢,C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要使电流增大,由欧姆定律,要减小电路的电阻,故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可给等质量的气体加热,气体吸热越多,气体膨胀程度越大,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差越大,采用了转换法;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结合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
5.如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闭合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B.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的功率变大
D.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1)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则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通过变阻器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通,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有示数;A不符合题意;(2)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符合题意;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电路中电流减小了,根据P=UI知,R的功率变小,C不符合题意;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特点即可分别判断;根据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和电路的电流的变化,根据P=UI判断出R功率的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
6.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片从最右端滑至最左端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9V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4Ω C.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8W D. 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8W~12W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V1测L与R0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大,两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且电压表V1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1.0A,电压表V2的示数U0=6V,电压表V1的示数为12V,即电源的电压U=12V,A不符合题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U﹣U0=12V﹣6V=6V,
因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PL=ULI大=6V×1.0A=6W,C不符合题意;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P大=UI大=12V×1.0A=12W;(2)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
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5A,电压表V1的示数UV1=5V,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U﹣UV1=12V﹣5V=7V, 由I= 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
=14Ω,B符合题意;
电路的最小总功率:P小=UI小=12V×0.5A=6W, 则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6W~12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电路图,李强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大,两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且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
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利用P=UI求出灯泡的电功率即为额定功率,利用P=UI求出电路的最大总功率;同理,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根据图象读出V1的示数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两端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利用P=UI求出电路的最小总功率,然后得出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C.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D. 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题中没有说光在哪两种介质中传播,所以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不能比较,A不符合题意。
B、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B符合题意。
C、在材料、长度和温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没有前提条件,不能说导体电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长度约为1cm D. 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 【答案】 D 【解析】【解答】
A、人的正常体温为37℃,变化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一些,接近3×108m/s,故B不符合实际;
C、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长度很小,约为10﹣40nm,故C不符合实际; D、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9.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通电前,A、B两个U型管内的液面相平,通电一定时间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 则( )
A.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低 B.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高 C.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低 D.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高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右侧两电阻丝并联后与左侧电阻丝串联,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I1>I2 , 故AB错误;
由Q=I2Rt可知,通电时间相同时,I1>I2 , R1=R2=5Ω,所以左侧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 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左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较大,A测玻璃管液面较高. 故选D.
【分析】由电路图分析电阻丝的连接方式,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根据Q=I2Rt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关系,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压强变大,U形管内两液面的差值变大,据此进行解答.
10.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50W C. 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1.5V D. 体育考试中所用实心球质量约为10kg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000W以上,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考试中所用实心球质量约为1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11.某直流电动机标有“36V 18W”字样,经测量其线圈电阻为2Ω,使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则电动机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
A. 1.08×104J B. 300J C. 3.888×105J D. 1.05×104J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直流电动机的电流I=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公式I= 计算出直流电动机的电流,再根据公式Q=I2Rt可求这台电动机10min内产生的热量。
=0.5A,
所以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0.5A)2×2Ω×10×60s=300J。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
B.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C. 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差值 D.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乘积 【答案】D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无论滑片如何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P=U2/R知道,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变小,A不符合题意;由图知道,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等于电路的总电阻,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而使总电阻变大,所以该比值变大,B不符合题意;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通过R1 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 示数不变,但变阻器由于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而使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由于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 的示数的差值等于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所以,该差值会变小,C不符合题意;又因为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1 示数不变,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 的示数的乘积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判断电阻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结合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规律、电功率公式进行分析即可.
13.如图所示是加热器的电路图,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均为发热电阻丝,通过开关通断组合,可得到不同加热档位。该加热器最大电功率为12W,只闭合开关S1时,加热器的电功率是8W。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加热器只有两个加热档位 B. 加热器两个发热电阻丝的阻值之比R1∶R2=1∶3
C. 加热器功率最大时,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D. 该加热器的最小电功率是8W 【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并联连接,且均有一个开关单独控制,这样电加热器能有三个加热档位,即R1单独工作、R2单独工作、R1 和R2同时工作,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知道,开关S1、S2均闭合时,R1与R2并联,由于并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R2的发热功率是:P2 =P-P1 =12W-8W=4W,又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
知道,两个发热电阻的阻值之比是:
;B不符合题意;C.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UI知
道, 加热器功率最大时,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 率是4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C符合题意;
D.由于P1=8W,P2=4W,所以,当只有R2工作时,该加热器的电功率最小,即最小电功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元件的连接方式,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
求出两个发热电阻的阻值之比;根据P=UI可得电流之比;根据R1的发热功率和R2
的发热功率判断得出最小电功率.
14.家用饮水机是一种双温电热器,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电热板,R1=3R2 , a、b是温控开关S的两个触点,调节S可使饮水机处于加热或保温状态。则饮水机在加热与保温状态时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4:1,S与a点接触时处于保温状态 B. 16:1,S与a点接触时处于保温状态 C. 4:1,S与b点接触时处于保温状态 D. 16:1,S与b点接触时处于保温状态 【答案】 B
【解析】【解答】当S接b时是加热状态,此时R2电功率为串
联
,
处
于
保
温
状
态
,
R2
的
, 当S接a时,电路电
功
率
为
, 则P1:P2=16:1,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电阻串联时,总电功率减小,根据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电功率,根据电流和电阻可以计算电功率大小。
15.甲、乙两只白炽灯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灯丝的材料、长度相同,乙灯的灯丝比甲灯的灯丝粗 B. 若将两灯并联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甲灯比乙灯亮 C. 若将两灯分别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乙灯消耗的电能多 D. 若将两灯串联,只要电源电压适当,甲、乙两灯就能同时正常发光 【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电压和电功率,结合公式
, 得
, 由于甲灯的功率为
25W,较小,电阻大,若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电阻大的导体较粗,A符合题意;当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功率较大的灯泡亮,B不符合题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和电功率、时间有关,时间不确定时,消耗的电能不能比较,C不符合题意;由于同,两灯的额定电流不同,不能同时正常发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灯泡的电功率和电压分析电阻和电流,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 电功率不
16.将标有“8 V 8 W\"的灯泡L1和“8 V 16 W\"的灯泡L2接串连在12 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 B. 灯泡L1比灯泡L2亮 C. 灯泡L2比灯泡L1亮 D. 灯泡L1、L2一样亮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规格计算电阻和电流分别为
,
常发光,此时的电流为
,
1A,L1的功率为
,
;若串联,L1可以正8W,L2的功率为
, 则L1比L2更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灯泡的规格计算电流和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分析电流大小,结合电流和电阻计算实际电功率,再比较亮度。
17.王楠同学在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知识后,决定将自己的台灯改为调光式,于是他从解放碑雅兰电子城买了“1W 2kΩ”的电位器一个,装在台灯(灯泡为“PZ220 60”)上,一开灯,确实能调光,但电位器一会儿就冒起烟了,吓得他赶快扯下了插头。分析他失败的原因是( )
A. 因为一开灯能调光,说明电位器规格正确,主要是电位器的质量低劣 B. 电位器额定功率偏小 C. 电位器额定电流偏大 D. 电位器电阻偏小,应换用20kΩ 【答案】 B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利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判断A、B、C是否正确. 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利用公式R=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再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的公式计算出变阻器的实际功率,从而判断D是否正确.
【解答】因为烧毁了,所以电位器规格肯定不合格;故A错误;
功率偏大不可能,既然烧坏了那肯定是实际功率大于了额定功率,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 灯泡为“PZ220 60”, ∴灯泡的电阻为RL=
=
=807Ω;
接上电位器后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L+R电=807Ω+2000Ω=2807Ω, ∴电位器的功率为:P电=I2R电=()2R电=(从而可知D说法错误; 故选B.
)2×2000Ω≈12.3W,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串联电路特点的理解,以及利用电功率的公式分析电路中电功
率的大小,本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属于难题.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L2、L3是电阻保持不变的灯泡,L2、L3完全相同。第一次开关S、S1、S2都闭合时,L1的电功率为25W;第二次只闭合开关S时,L1的电功率为16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1、L2两灯丝电阻之比为1∶4 B. 只闭合S时,L1和L3的功率之比为1∶4 C. L1前后两次的电压之比为25∶16 D. 前后两次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25∶4 【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开关S、S1、S2都 闭合,L1、L2并联,此时L1的电功率为
, 当只有开关S闭合时,L1、L3串联,L1的电功率为
据两次电功率的比值计算,电压之比为
, 根
, C不符合题意;L1和L2并联时,L1两
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L1和L3串联时,L1和L3的分压比为U1:U3=4:1,A不符合题意;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则L1和L3的电功率的比值为P1:P3=4:1,B不符合题意;并联时的电流为
,
串
联
电
路
的
电
流
为
, 前后两次电流比为
电压一定,所以电路总功率之比为25:4,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电源
【分析】(1)开关S、S1、S2都闭合时,L1、L2并联;只闭合开关S时,L1、L3串联,由电路特点和
表示出两次L1的电功率,由此可得的L1、L3电压、电阻关系; (2)由P=I2R计算只闭合S时,L1和L3的功率之比;
(3)由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前后两次电路中电流,由P=UI可得两次电路消耗总功
率的比。
1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相同,R1<R2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丁、甲、乙、丙 D. 丙、乙、甲、丁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可知,两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两电阻串联
时总电阻最大;根据P=可知,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反之越大.
【解答】(1)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即总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并联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即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甲、乙、丙、丁四个电路两端电压相等,电阻关系为R丙>R乙>R甲>R丁 . (2)根据P=可知,四个电路的总功率关系为P丙<P乙<P甲<P丁 . 故答案为:丁 甲 乙 丙.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串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和电功率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掌握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导体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减小电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电阻值为6.25Ω B. A和B串联,电路中电流为0.4A时,A、B的电功率之比为5:4
C. A和B并联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A、B的电功率之比为5:4 D. 当A和B串联,两者电阻相同时,电源电压为3V 【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当通过A的电流IA=0.4A时,A两端的电压UA=2.0V,由I= 可得,A的电阻值:RA=
=5Ω,A不符合题意;B.A和B串联,
电路中电流为0.4A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IA=IB=0.4A,由图象可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UA=2.0V,UB=2.5V,由P=UI可得,A、B的电功率之比:
,B不符合题意;(3)A和B并联在电压为2.5V的电源
两端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UA′=UB′=2.5V,由图象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IA′=0.5A,IB′=0.4A,则A、B的电功率之比:
,C符合题意;(4)当A和B串联,两者电阻相同时,它们两端
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相等,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6A,两元件两端的电压均为3V时符合,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A″+UB″=3V+3V=6V,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流和电压的图像,计算电阻的大小,结合图像分析电流相同或电压相同时的电功率的比值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