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力矩式自整角机精度和特性的测定方法。 2.掌握力矩式自整角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知识。
二.预习要点
1.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
2.力矩式自整角机精度与特性的测试方法。 3.力矩式自整角机比整步转矩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项目
1.测定力矩式自整角发送机的零位误差。 2.测定力矩式自整角机的静态误差。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N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NMEL-II) 2.自整角机实验仪
五.实验方法 1.测定力矩式自整角发送机的零位误差0 测量线路如图6-2所示。 励磁绕组两端L1L2施加额定激励电压UN(220V);将整步绕组T2-T3端接数字式交流电压表,测输出电压。 旋转刻度盘,找出输出电压为最小的位置作为基准电气零位。从基准电气零位开始,刻度盘每转过60,整步绕组中有一线间电势为零的位置。此位置称作理论电气零位。 整步绕组三线间共有6个零位。实验时,对应T2-T3,转子从基准电气零位正方向转动0、180;则T3-T1转至60、240;T1-T2转至120、300。实测整交流电源输出图6-2 测定力矩式自整角机零位误差步绕组三线间6个输出电压为最小值的相应位置角度与电气角度并记录于表6-5中。 表6-5 理论上应转角度 基准电气零位 +180 +60 +240 +120 +300 Word 资料 刻度盘实际转角 误差 注意:机械角度超前为正误差,滞后为负误差,取其正、负最大误差绝对值之和的一半,此误差值即为发送机的零位误差0,以角分表示。力矩式自整角发送机的精度由零位误差来确定。
2.测定力矩式自整角机的静态误差jt
在力矩式自整角机系统中,静态协调时,接收机与发送机转子转角之差即静态误差jt,以角度表示。
实验接线仍如图6-3所示。将发送机和接收机的励磁绕组加额定励磁电压220V,待稳定后,把发送机和接收机调整在0位置,缓慢旋转发送机刻度盘,每转过20,测取接收机实际转过的角度并记录于表6-6中。 表6-6 发送机转角 接收机转角 误差 发送机转角 接收机转角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误差 注意:接收机转角超前为正误差,滞后为负误差,正、负最大误差绝对值之和的一半为力矩式接收机的静态误差。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结果,求出被试力矩式自整角发送机的零位误差0。 2.根据实验结果,求出被试力矩式自整角接收机的静态误差jt。
Word 资料
实验二 控制式自整角机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测定控制式自整角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2.掌握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2.控制式自整角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实验项目
1.测自整角变压器输出电压与失调角的关系U2=f()。 2.测定比电压u。 3.测定零位电压u0。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N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NMEL-II) 2.自整角机实验仪
五.实验方法
1.测定控制式自整角变压器输出电压与失调角的关系U2=f() 接线如图6-5所示。
在自整角发送机的L1、L2绕组两端施加额定电压UN。 旋转发送机刻度盘至00位置并固定不动。
用手缓慢旋转自整角变压器的指针园盘,接在L1′、L2′两端的数字电压表就会有相应读数,找到输出电压为最小值的位置,即为起始零点。
然后,旋转自整角变压器的指针园盘,每转过10测量一次自整角变压器输出电压U2。测取各点U2及值并记录于表6-7中。 表6-7 (de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U2(v) U2(v) (deg)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2.测定比电压U
Word 资料
比电压是指自整角变压器在失调角为10时的输出电压,单位为V/deg。 在刚才测定控制式自整角变压器的U2=f()实验时,用手缓慢旋转自整角变压器的指针园盘,使指针转过起始零点5,在这位置记录自整角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值。计算失调角为1时的输出电压,即为比电压。 3.测定零位电压U0 接线如图6-6所示。先将调压器调在输出电压为最小值位置,把绕组T3′、T2′两端点短接。 接通交流电源,调节调压器使输出电压为36V并保持不变。 用手缓慢旋转指针园盘,找出控制式自整角机输出电压为最小的位置,即为基图6-5 控制式自整角机实验接线图发送机自整角变压器准电气零位。指针转过180,仍找出零位电压位置。 同理,改接相应的绕组端点(使T3′、T1′短接,T1′、T2′短接)找出输出零位电压的位置。 测取六个位置的零位电压值并记录于表6-8中。 表6-8 T3′──T1′T2′ 120 300 240 图6-6 测定控制式自整角机零位电压实验接线图绕组接法 理论零位电压位置 实际刻度值 零位电压大小 T1′──T3′T2′ 0 180 T2′──T1′T3′ 60 六.实验报告
1.作自整角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失调角的关系曲线U2=f() 2.该自整角变压器的比电压为多少?
3.被测试自整角变压器的零位电压数值为多少?
Word 资料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三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
1.通过实验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参数ra、e、T 2.掌握起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测量方法 3.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求传递函数
二.预习要点
1.对直流伺服电动机有什么技术要求 2.直流伺服电动机有几种控制方式 3.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
三.实验项目
1.用伏安法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电阻ra
2.保持Uf=UfN=220V,分别测取Ua =220V及Ua=110V的机械特性n=f(T) 3.保持Uf=UfN=220V,分别测取T2=0.8N.m及T2=0的调节特性n=f(Ua) 4.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NMEL-II)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NMEL-13) 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作直流伺服电机)
4.直流电机仪表、电源(NMEL-18)(位于实验台主控制屏的下部) 5.三相可调电阻900Ω(NMEL-03) 6.三相可调电阻90Ω(NMEL-04) 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NMEL-06)。 8.波形测试及开关板(NMEL-05)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ra 接线原理图见图6-11。 U: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R:1800Ω磁场调节电阻(NMEL-03) V:直流电压表(NMEL-06) A:直流安培表(NMEL-06) 图6-11 测电枢绕组直流电阻接线图Word 资料
M:直流电机电枢
(1)经检查接线无误后,逆时针调节磁场调节电阻R使至最大。直流电压表量程选为300V档,直流安培表量程选为2A档。
(2)按顺序按下主控制屏绿色“闭合”按钮开关,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船形开关以及复位开关,建立直流电源,并调节直流电源至220V输出。
调节R使电枢电流达到0.2A(如果电流太大,可能由于剩磁的作用使电机旋转,测量无法进行,如果此时电流太小,可能由于接触电阻产生较大的误差),迅速测取电机电枢两端电压UM和电流Ia。将电机转子分别旋转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周,同样测取UM、Ia,填入表6-21。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冷态电阻值Ra=
Ra1Ra2Ra3。
3表6-21 室温 ℃ 序号 1 2 3 UM(V) Ia(A) Ra1 Ra2 Ra3 Ra R(Ω) Raref(Ω) 表中Ra=(Ra1+Ra2+Ra3)/3
(3)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
由实验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按下式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
Raref=Ra235ref
235a式中Raref——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电枢绕组电阻。(Ω)
Ra ——电枢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Ω) θref——基准工作温度,对于E级绝缘为75℃。 θa ——实际冷态时电枢绕组的温度。(℃) 2.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实验线路如图6-12所示。
R1:180电阻(NMEL-04中两只90相串联) Rf:900电阻(NMEL-03中两只900相串联) R2:采用NMEL-03最上端900电阻,为电位器接法 开关S选用NMEL-05 M:直流伺服电动机M03: G:涡流测功机
IS:电流源,位于NMEL-13,由“转矩设定”电位器进行调节。实验开始时,将MEL-13“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选择开关板向“转矩控制”,“转矩设定”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
Word 资料
V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电压表 V2: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00V档,位于NMEL-06 图6-12 直流伺服电动机接线图A: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电流表 mA:毫安表,位于直流电机励磁电源部。 a.操作前先把R1置最大值,Rf置最小值,R2逆时针调到底,使UR3R4的电压为零,并且开关S断开。测功机的的励磁电流调到最小。 b.先接通直流电机励磁电源。 c.再接通直流稳压电源,电机运转后把R1调到最小值,调节电枢绕组两端的Ua=UN
=220V并保持不变。
d.调节测功机负载,使电机输出转矩增加,并调节Rf,使n=1600r/min,Ia=IaN,此时电机励磁电流为额定电流。
保持此额定电流不变,调节测功机负载,记录空载到额定负载的T、n、Ia,并填入表6-22中。
表6-22 Uf=UfN=220V Ua=UN=220V T(N·m) n(r/min) Ia(A) e.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Ua=0.5UN=110V,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空载到额定负载的T、n、Ia,并填入表6-23中
表6-23 Uf=UfN=220V Ua=0.5UN=110V T(N.m) Word 资料
n(r/min) Ia(A) 3.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
按上述方法起动电机,电机运转后,调节电动机轴上的输出转矩T=0.8N.m,保持该转矩及If=IfN不变,调节直流稳压电源(或R1阻值)使Ua从UN值逐渐减小,记录电机的n、Ua、Ia并填入表6-24中。
表6-24 Uf=UfN=220V T=0.8N.m n(r/min ) Ua(V) Ia(A) 使电动机和测功机脱开,仍保持If=IfN,在电机空载状态,调节直流稳压电源(或R1
阻值),使Ua从UN逐渐减小,记录电动机的n、Ua、Ia并填入表6-25中。
表6-25 Uf=UfN=220V T=0N.m n(r/min) Ua(V) Ia(A) 3.测空载始动电压
操作前先把R1置最小值,Rf置最小值,R2顺时针调到底,使UR2R3的电压为零,并且开关S闭合。断开测功机的励磁电流。
启动电机前先接通励磁电源,调节Uf=220V,再接通电枢电源,调节R2使输出电压缓慢上升,直到转轴开始连续转动,这时的电压为空载始动电压Ua。
正反二个方向各做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电机始动电压,将数据记录于表6—26。 表6-26 次数 正向Ua(V) 反向Ua(V)
1 2 3 平均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记录,计算75℃时电枢绕组电阻ra75℃数值;Ke、Kt等参数。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电枢控制时电机的机械特性n=f(t)和调节特性n=f(Ua)曲线。并求出电机空载时的始动电压。
3.分析实验数值及现象。
Word 资料
实验四 步进电动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和电机的工作情况。 2.步进电动机基本特性的测定。
二.预习要点
1.了解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和工作情况 2.步进电动机有基本特性?怎样测定?
三.实验项目
1.单步运行状态 2.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 3.空载实跳频率的测定 4.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5.转子振荡状态的观察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NMEL-13、NMEL-14) 3.步机电机驱动电源(NMEL-10) 4.步进电机M10 5.双踪示波器
6.直流电流表(NMCL-001)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驱动波形观察
a.合上控制电源船形开关,分别按下“连续”控制开关和“正转/反转”、“三拍/六拍”,“启动/停止”开关,使电机处于三拍正转连续运行状态。
b.用示波器观察电脉冲信号输出波形(CP波形),改变“调频”电位器旋钮,频率变化范围应不小于5HZ~1KHZ,可从频率计上读出此频率。
c.用示波器观察环形分配器输出的三相A、B、C波形之间的相序及其与CP脉冲波形之间的关系。
Word 资料
CPABCG转矩、转速的测量与控制LaLbLcRiONOFFM:步进电机图6-1 步进电机实验接线图d.改变电机运行方式,使电机处于正转、六拍运行状态,重复C的实验。(注意,每次改变电机运行,均需先弹出“启动/停止”开关,再按下“复位”按钮,再重新起动。)
e.再次改变电机运行方式,使电机处于反转状态,重复C的实验。 2.步进电机特性的测定和动态观察。
按图6-1接线,注意接线不可接错,测功机和步进电机脱开,且接线时需断开控制电源。 a.单步运行状态
接通电源,按下述步骤操作:按下“单步”琴键开关,“复位”按钮,“清零”按钮,最后按下“单步”按钮。
每按一次“单步”按钮,步进电机将走一步距角,绕组相应的发光管发亮,不断按下“单步”按钮,电机转子也不断作步进运行,改变电机转向,电机作反向步进运动。
b.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
按下“置数”琴键开关,给拔码开关预置步数,分别按下“复位”、“清零”按钮(操作以上步骤须让电机处于停止状态),记录电机所处位置。
按下“启动/停止”开关,电机运转,观察并记录电机偏转角度,填入表6-1。 再重新预置步数,重复观察并记录电机偏转角度,填入表6-1,并利用公式计算电机偏
Word 资料
转角度与实际值是否一致。
表6-1 序 号 1 2 预置步数 实际转子偏转角度 理论电机偏转角度 进行上述实验时,若电机处于失步状态,则数据无法读出,须调节“调频”电位器,寻找合适的电机运转速度,使电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空载突跳频率的测定
电机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按下“启动/停止”开关,调节“调频”电位器旋钮使频率逐渐提高。
弹出“启动/停止”开关,电机停转,再重新起动电机,观察电机能否运行正常,如正常,则继续提高频率,直至电机不失步启动的最高频率,则该频率为步进电机的空载突跳频率,记为 HZ。
d.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步进电机空载连续运转后,缓慢调节“调频”电位器旋钮,使电机转速升高,仔细观察电机是否不失步,如不失步,则继续缓慢提高频率,直至电机停转,则该频率为步进电机最高连续工作频率,记为为 HZ。
e.转子振荡状态的观察。
步进电机脉冲频率从最低开始逐步上升,观察电机的运行情况,有无出现电机声音异常或电机转子来回偏转,即出现步进电机的振荡状态。
六.实验报告
对上述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
1.步进电机处于三拍、六拍不同状态时,驱动波形的关系。 2.单步运行状态:步距角= 3.角位移和脉冲数关系: 4.空载突跳频率: 5.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
七.思考题
1.影响步进电机步距的因素有哪些?采用何种方法步距最小?
八.注意事项。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中控制信号部分电源和功放部分电源是不同的,绝不能将电机绕组接至控制信号部分的端子上,或将控制信号部分端子和电机绕组部分端子以任何形式连接。
Word 资料
Word 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