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数学论文400字 货比三家选耳机(ěr jī)
今天,我陪着哥哥一起(yīqǐ)去买耳机。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家电器城,只见里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原来是电器城正在举行“暑假大降价〞的活动(huó dòng)呢,这真是个好消息。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家店内,销售员立即走来介绍这款产品。这时,我看了看四周的耳机,真是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它们有的分质量,有的分颜色,有的分品牌,有的分价格,货源供不应求。此时,哥哥也挑到了一款自己心仪的耳机,便看了看价格:原价1299元,如今打五折。我也算了算:打五折也就是1299元除以2等于…649.5元,这个价格的话还真的很实惠呢!不过货比三家,说不定还有更廉价(biànyí)的呢,于是我们带着期望分开了这家店。 我们来到第二家店,因为这家店是专门销售耳机的,所以货源比起上一家更充足,货品更专业。哥哥看上了另一部耳机,试听时音质也非常好,不过他没有优惠,价格也要3999元,哥哥无可奈何,犹豫后还是放弃它了。不过哥哥又找到了一款和上一家一样的那款耳机,便又看了看价格:1299元,满十减五。销售员也说:“满十减五就等于打对折,这个价钱很廉价呢!〞满十减五就等于打对折吗?我算了算1290元除以2加19等于…664元,比上一家还贵了14.5元呢,这清楚就不是打对折。于是,我和哥哥二话不说,分开了这家店。 然后,我们又来到第三家店,这家店相比拟而言,货源少了很多,不过还算专业。哥哥随即对店里瞟了一眼,发现了同样的耳机。这部耳机虽然价格只有1229元,但是只打六折,这个可不太好算。不过哥哥却用起手机上的计算器:1099元乘0.6等于659.4元,比第一家店贵了9.9元。于是哥哥回到第一家店,心满意足地买下他挚爱的耳机。
看来,购置任何东西(dōngxī)都要货比三家,不能轻易地相信商家的花言巧语,要用数学来证明事实。 篇二: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 以生活为支撑点,构建和谐数学 大方县第二小学 田亚江
老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实在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才能。
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程度,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因此,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情境,进步学生动手才能,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枯燥的数学兴趣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生疏,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重兴趣,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不畏困难、严谨务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下面从四方面试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打破口,进步教学效率: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一、联络生活实际,孕育学习(xuéxí)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正确途径。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等式〞时,利用本班总人数、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各小组人数及每个小组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为例进展讲解,让学生结合实例认识“单位一〞、“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律〞、“数值的等量关系〞等……这样,既防止了教学公式化,又亲密了数学与生活(shēnghuó)的联络。
事实证明,假如老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xuéxí)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例如:上学时可让学生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要走多少步,量一量自己每步多少米,然后计算自己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外出旅游
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让学生亲自制作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感受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终究有多大。用手中的文具盒,课本做学具学习(xuéxí)长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又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家里每月的电费是多少〞,\"你家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展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才能、观察才能和理论才能。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重,参与积极性进步,教学效果良好。
二、联络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老师有敏锐(mǐnruì)的观察力,擅长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教学?小数混合运算应用题?时,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课本,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我和我们学校的侯校长要换手机卡,如今有两种卡可供选择:甲类:每月缴15元月租,每分钟通话费0.15元;乙类:无月租,每分钟通话费0.35元。我业务量不大,每月通话时间大约80分钟,侯校长业务多,每月通话时间大约160分钟。请同学们帮我和侯校长做个选择。
2、同学们看到表现的时机来了,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就跃跃欲试(yuè yuè yù shì),各抒己见。这时,老师给与及时的引导,运用所学的知识进展运算,根据计算结果,通过比拟做出选择。这样下来,学生很有成就感,将死板的数学运算变得生动有趣了。同时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有用性。 在这节课中,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三、联络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内化。数学来源于理论,又效劳于理论,因此在数学教学理论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时机,使学生在理论活动中加深(jiāshēn)对新学知识的稳固。详细地说,就是在教学新知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详细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详细的感性理论到抽象概括的道路(dàolù),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解方程的应用题〞时,先给学生出猜年龄游戏: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乘以5,再加上12,告诉老师结果,老师就可以猜出学生的年龄。学生开场不相信老师有那么神,但一个个试了以后,才发现老师真神呀,连我们的年龄都可以猜的那么准!在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老师就问学生想不想学这门技术?学生都异口同声的答复:“想〞。这时,老师才解开谜底:其实是利用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知道你们的年龄的。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玩耍过程中就学会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进步了学习(xuéxí)兴趣和效率。再如,应用题训练也应着眼于\"生活化\".这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络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了\"小数(xiǎoshù)混合计算应用题\"后,老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5元,菊花4支20.3元,百合花5支40.8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方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制作了摸奖盒,让学生亲自来体验,摸到幸运奖的给与加分奖励。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解开摸奖陷阱的神秘面纱,进步学生抵抗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的意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zhī shi)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四、结合课题实际,实时(shí shí)浸透法制教育。
1、利用数学教学理论活动,提升(tíshēng)法制教育理念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假如老师(jiàoshī)能把浸透法制教育的方法、
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敏,对进步学生的法制意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年级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在带着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展平安知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现场后再对学生进展反面教育,假设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展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后,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机(yǒujī)地浸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
2、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六年级?认识百分数?教学时,老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知识中,从而对学生进展税法教育。在教学统计时,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需要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问题,如:父母虐待孩子,非法创办网吧,商店出售〞三无'食品等。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实时浸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 另外,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驾驭教材,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正确交融点,把握好法制浸透的有机性原那么、选择性原那么、贴近性原那么、情感性原那么和有趣性原那么。要遵从在生活中浸透、在情境中浸透、在案例中浸透、 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浸透等方法。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浸透,因材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才能到达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篇三: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1] 很多很多的小论文 编号:001 换 句 话 说
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 任一鸣 指导老师:陈志刚
[题目1]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的价钱相等。小明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日记本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这道题我是这样(zhèyàng)想的:把?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价钱相等?换句话说,就是?1本日记本和2本练习本价钱相等?;再把它换句话说,就是?3本日记本和6本练习本价钱相等?,也就是说?3本日记本可以换成6本练习本?。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换句话说就是?买6本练习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 4.4元?。这样(zhèyàng)就可以先算出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 4.4÷〔6+5〕=0.4〔元〕 从而(cóng ér)求出日记本的单价是:0.4×2=0.8〔元〕。
联络以前做过的一些题目,我又想,有些题中的条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说,解题时,把它换句话来说,可以使题目中的条件更加直接,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也就方便我们找到解题方法。我把这个想法(xiǎng fǎ)告诉陈老师,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还告诉我:?这就是转化的方法,转化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问题。?
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yīdào)题目:
[题目2]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 我想:把?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个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得到一个新数?。再想把原来的数看作1倍,新数就是100倍,又可以把?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换句话说成?原数的99倍等于53.46?。这样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转化成:?一个数的99倍是53.46,求这个数。?
53.46÷〔100-1〕=0.54
解题时,把条件?换句话说?,还真能化难为易!
最后,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1,余数是3。假如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相加,它们的和是22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编号:003
肉价表里的数学知识
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 施鹏飞 指导老师 陈志刚
爷爷是潮桥街上开肉铺伙里有名的?神算?。今天是星期日,我早早起床,想随爷爷一起去肉铺,实地考察考察。
?施老板,来点儿精肉,做馅儿的,半斤多就行。?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好来!?
爷爷利索地剁了一小块,一称,六两。
爷爷拉开抽屉,看了看说:?15元一斤,六两,9块钱。? 又来一位,?施老板,帮我斫35斤肋条。? ?好来!? 爷爷(yé ye)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块肋条装进包装袋,递到买主面前。 爷爷又拉开抽屉(chōu ti),看了看,说?肋条12块半一斤,35斤,437块半,你给435块钱。? 爷爷的神算还真名不虚传,可爷爷在报价钱之前总在抽屉里看什么呢?我拉开爷爷的抽屉,看到一张表: 原来,爷爷算六两精肉,就是(jiùshì)把6斤精肉的价钱90元,除以10〔也就是把90的小数点向左挪动一位〕,得9元;算35斤肋条的价钱,就是用30斤肋条的价钱加上5斤肋条的价钱〔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0斤肋条的价钱就是3斤肋条的价钱37.5元,乘10〔也就是把37.5的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得375元〕。 35斤肋条(lèi tiáo)的价钱 35×12.5 =〔30+5〕×12.5 =30×12.5+5×12.5〔运用(yùnyòng)乘法分配律〕
=375+62.5 〔查表,运用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37.5〔元〕
你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肉价表,这里还真有学问呢!这里不但运用了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爷爷真有数学头脑,数学在生活中真有用途! 编号:030 买鞋的发现
如东县新店镇汤园小学五〇二班 李欣然指导老师 顾振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鞋。来到鞋店,妈妈让营业员给我拿了一双37码的运动鞋,我试了试:?哇!还挺合脚。?接着妈妈又让营业员给她挑了一双,妈妈一试,大小刚好。我觉得妈妈的皮靴很漂亮,就拿来瞧一瞧。不看不知道,看了也不知道:咦?妈妈的鞋码
怎么比我的还小?我的鞋是37码,妈妈的鞋是24码。我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这鞋上的数字是不是印错了,怎么你的鞋比我的还小,我的是37,你的怎么只有24??妈妈和营业员一听,笑了起来。营业员阿姨说:?小朋友,鞋上的数字没错,是你理解错了。你的鞋标的是多少‘码’,而你妈妈的鞋标的却是多少‘公分’。那我的鞋是多少公分??营业员阿姨笑着说:?你自己算呀,你把你的鞋码加10,然后再除以2就得出你的鞋是多少公分了。?我算了算: (37+10)÷2=23.5。?我知道了,我的鞋是23.5公分。?营业员阿姨和妈妈点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原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连买鞋也要用到数学。?妈妈点点头:?对呀!只要擅长观察生活,你就会有更多的数学发现。?
编号(biān hào):032
巧用假设(jiǎshè)法解决问题
如东县饮泉小学(xiǎoxué)502班 郑佳鑫指导老师 王爱霞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我的数学成绩一向(yīxiàng)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假如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chéngjì)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设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设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明晰,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见此情景撒腿就向电影院跑去。
编号:039
不同的题目 不同的解法
苴镇德耀小学 502班 张璐超指导老师:金铁梅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练习题:一张长方形红纸,长100厘米,宽60厘米,要
把它做成底是20厘米,高是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我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很快就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要求最多可以做多少面,就是想这张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先分别求出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 20×15÷2=150〔平方厘米〕,再想6000平方厘米里有几个150平方厘米,6000÷150=40〔面〕,这样就求出了最多可以做40面。
我正为自己的解法沾沾自喜(zhān zhān zì xǐ)呢,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一张长方形纸,长21厘米,宽17厘米,做成两条直角边长都是4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旗,最多能做多少面?我很快地读完了题目,发现这一题和上一题差不多呀!我马上用刚刚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21×17=357〔平方厘米〕4×4÷2=8〔平方厘米〕357÷8=44〔面〕……5〔平方厘米〕。怎么会除不尽呢?我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老师,老师说:?假如沿着长剪,能剪多少段4厘米呢?沿着宽剪呢?? 假如沿着长剪,能剪5段4厘米,还 余1厘米,沿着(yán zhe)宽剪,能剪4段4厘米,也还余1厘米,余下 的局部不能再剪一个三角形了呀!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yuánlái)第一 题的方法(fāngfǎ)根本不适用第二题。我重新画了一下示意图: 这一道(yīdào)题的解法是这样的:先算沿着长剪,21÷4=5 〔段〕……1〔厘米〕,能剪5段,再算沿着宽剪,17÷4=4〔段〕……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1〔厘米〕,能剪4段,5×4=20〔个〕,一共能剪20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能剪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0×2=40〔面〕,这样最多能做40面小旗了。老师听了我的答复,快乐地表扬了我。
通过解答这两道题,我明白了: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也不能用固定的一种解法,每道题都有不同的解法,不能墨守成规,解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在学会一种方法后触类旁通地去解答不同的题目,这样你会发现数学海洋中的更多乐趣!
编号:051 积终究有几位
如东县兵房镇丁店小学502班 陈金花 指导老师:曹德宣
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我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判断题引起了我们不小的争议。这道题是判断?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一样。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
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那么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那么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
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假如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0.125×0.8的积本来是0.1000,但因小数末尾的零可以省去,便得到积为0.1,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一定是四位小数的情况!
针对大家的不同意见,我认为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来的原始积混为一谈。做1.25×0.08时,我们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yòumiàn)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局部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没有。我们在判断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对原始的积进展判断,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我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非常开心。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考虑,我觉得学习数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假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能多动脑筋,有些自己开场认为很难的题目也能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是多么有成就感呀。 编号(biān hào):066 把复杂(fùzá)问题简单化
丰利(fēnɡ lì)镇丰西小学五年级 陈慧慧 指导老师:任银泉
问题:在一家体育商品(shāngpǐn)专卖店中,规定羽毛球论盒卖,要么5个一盒,要么8个一盒,不能拆开盒零卖。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买到哪些数量的羽毛球?哪些数量的买不到?
解题思路:但凡可以买到的羽毛球的数量,一定能用假设干个5与假设干个8的和来表示。假如能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数,那么从这些数向后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假如我们假设有5个连续的自然
作者VX:免费范文
作者VX:免费范文
数分别为:a、b、c、d、e,那它们后面的每一个数都可以用〔a+5〕、
〔b+5〕……得到,也就是说,从a向后的所有数量都可以由假设干个5与假设干个8的和来表示。
经过实验证明,不难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28=〔5×4+8×1〕,29=〔5×1+8×3〕,30=〔5×6〕,31=〔5×3+8×2〕,32=〔8×4〕。因此,从28向后的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 在1-27这27个数中:5=5×1,8=8×1,13=5×1+8×1,15=5×3,16=8×2,18=5×2+8×1,20=5×4,23=5×3+8×1,24=8×3,25=5×5,26=8×2+5×2。所以这些数量的羽毛球也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
由此看来,在不允许拆开盒零卖的情况之下,1、2、3、4、6、7、9、11、12、14、17、19、27这几个数量的羽毛球在这家专卖店买不到,其余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买到。
?小学5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5篇?
内容总结
〔1〕篇一:数学论文400字 货比三家选耳机
今天,我陪着哥哥一起去买耳机
〔2〕篇三: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1] 很多很多的小论文 编号:001 换 句 话 说
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 任一鸣 指导老师:陈志刚 [题目1]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的价钱相等 〔3〕这样就可以先算出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 4.4÷〔6+5〕=0.4〔元〕
从而求出日记本的单价是:0.4×2=0.8〔元〕
作者VX:免费范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