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必修(2) 章 节:第二章第三节
一、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地域文化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城镇化
1.概念2.标志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提问]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新课导入]:
出示“智利瓦尔帕莱索城市景观”图,导入。
[新课教学]:
一、地域文化 1.文化具有地域性
文化如同空气,我们置身其中,须臾不能脱离。
1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它们可能与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有许多不同,这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4. 地域景观的类型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人手。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1)自然景观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5. 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出示图片]:
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及剖面示意图。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 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
图2.33展示了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而地域文化就蕴含在其中。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
2
布在相对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图2.34),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3.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例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图2.35)。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
1. 城镇的色调、色彩---- 深厚的文化底蕴 (1)我国江南城镇----粉墙黛瓦 (2)意大利佛罗伦萨----黄橙交织
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 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
(3)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颜色五彩缤纷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2. 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1)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
例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一一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在全国各地的矩形院落中独树一帜。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一一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鲜明的古都特点 (2)一座城镇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而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例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我国古代都城----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3. 城镇景观的设计要融合地域文化
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
3
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课堂小结] 一、地域文化 1.文化具有地域性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4. 地域景观的类型 5. 城乡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 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
2. 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3.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 城镇的色调、色彩---- 深厚的文化底蕴
(1)我国江南城镇----粉墙黛瓦 (2)意大利佛罗伦萨----黄橙交织
(3)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颜色五彩缤纷 2. 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1)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 (2)一座城镇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3. 城镇景观的设计要融合地域文化
[课堂练习]
(2015·江苏地理,1~2)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4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答案 (1)D (2)A
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据图分析,当时东京城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人口高度集聚,商业繁荣发达,最有利条件选择D项。
第(2)题,考查城市功能。东京当时为北宋都城,以行政功能为主,A项正确。
[布置作业]
举例说明城乡景观反映地域文化。 六、教学反思
1.乡村土地利用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周围。在村落内部,住宅往往围绕公共服务设施分布。
2.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常形成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经济、政策、文化、环境、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随城镇的发展而变化。 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具有改善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传承历史和文化等重要意义。 5.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6.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区域的发展相互促进。
7.世界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紧密相关,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但目前发展速度快。
8.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失业率高、贫困等问题,需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解决。
9.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10.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各自特点,文化景观蕴含着地城文化。 11.地城文化影响聚落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建筑景观、建设规划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