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词语或成语补充完整。
尽( )尽( ) ( )花接木 ( )地而坐
以( )克( ) 粉身( )骨 茅塞( )开 山( )水秀 狡( )三窟 不( )其烦 意味( )长 ( )先恐后 振( )人心 2、选词填空。
湛蓝深远 人烟稀少 清澈见底 提心吊胆 郁郁葱葱 面如土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清新甜润 赞叹不已 美中不足 田地荒芜
① 山上的森林_______________ ,村前河水_________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_____。
② 西门豹到了邺以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西门豹把巫婆丢下漳河后,官绅们都__________________,吓得______________ 。
③ 这些龙画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活的一样,游人纷纷前来观看,__________________,大家觉得 _________________的是这些龙都没有眼睛。
3、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最后流入东海。全长6211千米。
“青”指( ) “滇”指( ) “渝”指( ) “鄂”指( ) “赣”指( ) “皖”指( ) “沪”指( ) “湘”指( )
4、有些成语被故意改动一个字后成了一个广告词,请你将广告词中的别字改正过来。
天长地酒( ) 鸡不可失( ) 咳不容缓( ) 百衣百顺( ) 骑乐无穷( ) 默默无蚊( ) 随心所浴( ) 有杯无患( ) 钱途无量( ) 5、推理思考题
有四个朋友住在一个小城镇里。他们的名字是甲、乙、丙、丁。他们一个是,一个是木匠,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医生。一天,甲的儿子摔断了腿,甲带儿子去找医生。医生有个妹妹是丙的妻子。农民没有结过婚,他养着许多母鸡,乙经常去农民家里买鸡蛋。每天都能见到丙,因为他们是邻居。
请问,甲、乙、丙、丁四人中谁是?谁是木匠?谁是农民?谁是医生? 答: 是。 是木匠。 是农民。 是医生。
阅读
42根刺
高尔基小的时候生活很贫苦。他曾经到一个绘图师家里当徒弟,绘图师的妈妈是个狠心的老太婆,最讨厌高尔基读书。一天晚上,她看见高尔基点着蜡烛在看书,便气呼呼地把蜡烛吹灭了。高尔基没办法,只好到月亮下看书,或者爬到神龛(kān)底下的凳子上,借着长明灯的光去读书。
一次,高尔基偷偷把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装在一个空罐里,用棉线捻(niǎn)成一根灯芯(xīn)做成了一盏灯。他在灯下看书入了迷,忘记给火炉上的茶壶加水,等到发觉,那个茶壶已经烧坏了。老太婆知道了这件事,拿起一根木柴就朝高尔基的背上打去,柴刺扎进皮肉,高尔基的背肿 (zhǒng)得像个馒(mán)头。
第二天,医生从高尔基的背上拔出了42根刺。医生不平地对高尔基说:“你可以向提出控告。”高尔基摇摇头说:“只要她答应让我看书,我就不提出控告。”
老太婆害怕高尔基到告她,只好答应高尔基的要求。
书籍为高尔基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
1.如果让你给文章换个题目,你会给它取一个什么题目?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高尔基是前苏联的著名作家。 ( ) (2)“高尔基没办法,只好到月亮下看书,或者爬到神龛底下的凳子上,借着长明灯的光去读书。”这个句子是排比句。 ( ) (3)“高尔基的背肿得像个馒头。”这句话是比喻句。 ( ) (4)“42根刺”这个题目主要反映老太婆太狠心。 ( ) 3.把句子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医生不平地对高尔基说:“你可以向提出控告。”高尔基摇摇头说:“只要她答应让我看书,我就不提出控告。”
4.回答问题。
(1)高尔基为什么不控告老太太,他有什么品质?
(2)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高尔基勤奋好学?
5.这篇短文主要反映了( )。
A.高尔基少年时的苦难生活。 B.老太太对高尔基很残忍。 C.高尔基爱读书胜过一切。 D.高尔基成为大作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