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解析:A中的CO2是非极性分子;C中与氢结合的四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按照此顺序,各物质的稳定性依次减弱;D中水分子不是直线形的,而是V形结构。
答案:B
2.(2015·上海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溶解度:小苏打<苏打 B.密度:溴乙烷>水 C.硬度:晶体硅<金刚石 D.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解析:小苏打溶解度大于苏打的溶解度,A正确;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正确;晶体硅的硬度小于金刚石的硬度,C正确;乙烯的碳碳键长小于苯碳碳键长,D错误。故选D。
答案:D
-1-1
3.已知氢分子键能为436 kJ·mol,氧分子键能为498 kJ·mol,氯分子键能为243
-1-1
kJ·mol,氮分子键能为946 kJ·mol。参考以上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1-1-1
A.N—N键键能为×946 kJ·mol=315.3 kJ·mol
3
B.氮分子中的共价键比氢分子中的共价键键长短 C.氧分子中氧原子是以共价单键结合的 D.氮分子比氯分子稳定
解析:氮分子的N≡N中的三个键不是等同的,A错;虽然氮分子中N≡N键键能>H—H键键能,但氢的原子半径远小于氮原子,键长是成键两原子的核间距,H—H键键长 4.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3-2-- C.还原性:As>S>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角度分析,要了解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A选项中P的原子半径大于Cl,A错;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故B选项中热稳定性:HCl>HBr>AsH3,D选项中酸性:H2SO4>H3PO4>H3AsO4,B、D均错;S和Cl 2--3-2- 处于同一周期,故还原性:S>Cl,而As和Se处于同一周期,还原性:As>Se,而S 2-2- 和Se又处于同一主族,还原性:Se>S,故C正确。 答案:C 5.下列有关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胞中所含粒子数即为晶体的化学式 B.若晶胞为平行六面体,则侧棱上的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 C.若晶胞为六棱柱(如图),顶点上的粒子为6个晶胞共用 D.晶胞中不可能存在多个粒子 解析:晶胞中的粒子数不一定为晶体的化学式,如金属铜的晶胞中,铜原子个数为4,A错;平行六面体即立方体,侧棱上的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B错;C项正确;1个晶胞中一般都有多个粒子,D错。 答案:C 6.(教材改编)下列物质中存在配位键的是( ) +-- ①H3O ②[B(OH)4] ③CH3COO ④NH3 ⑤CH4 A.①② B.①③ C.④⑤ D.②④ ++- 解析:水分子中各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H3O是H和H2O中的O形成配位键,[B(OH)4] -- 是3个OH与B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还有1个OH的O与B形成配位键,而其他项均不能形成配位键。 答案: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解析: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周期表副族中某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A错;形成XY2型化合物的X、Y可以分别是ⅡA族和ⅦA族,如MgCl2,此时原子序数相差5,X、Y也可以分别是ⅣA族和ⅥA族,如CO2,此时原子序数相差2,B正确;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氯化氢的沸点低于氟化氢的沸点,C错;CO2晶体是分子晶体,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D错。 答案: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任何晶体中若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C.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D.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沸点一定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高 解析: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为分子,如H2O与NH3,A项不正确;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B项不正确;S的熔点比Hg高,C项正确;N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但H2O的熔、沸点比N2高,因为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不仅与其极性大小有关,还与氢键和范德华力有关,D项不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8.(14分)(2015·福建卷)科学家正在研究温室气体CH4和CO2的转化和利用。 (1)CH4和CO2所含的三种元素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CH4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固态CO2属于分子晶体 b.CH4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是极性分子 c.因为碳氢键键能小于碳氧键,所以CH4熔点低于CO2 3 d.CH4和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sp和sp (3)在Ni基催化剂作用下,CH4和CO2反应可获得化工原料CO和H2。 ①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族。 ②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1 mol Ni(CO)4中含有________mol σ键。 (4)一定条件下,CH4和CO2都能与H2O形成笼状结构(如下图所示)的水合物晶体,其相关参数见下表。CH4与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2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②为开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有科学家提出用CO2置换CH4的设想。已知上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586 nm,根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角度分析,该设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解析:(1)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故答案为H、C、O。 (2)a选项,CO2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体时属于分子晶体,正确;b选项,甲烷中C—H键虽然是极性键,但因为分子为中心对称结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错误;c选项,甲烷与二氧化碳都是分子晶体,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决定,与共价 3 键的强弱无关,错误;d选项,根据甲烷与二氧化碳的成键特点可知,它们分别是sp和sp,正确。 226268282 (3)①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3d4s或写成[Ar]3d4s,根据价电 子特征可判断该元素位于Ⅷ族。 ②Ni(CO)4中,4个配位键也是4个σ键,再加上每个CO中还有1个σ键,故分子中一共有8个σ键,1 mol该物质中有8 mol σ键。 (4)①“可燃冰”分子间一定有范德华力,同时在水分子间还存在氢键。 ②根据题目所给信息,CO2的分子直径小于笼状结构空腔的直径,并且CO2与水的结合能大于CH4的结合能,故CO2能置换CH4。 答案:(1)H、C、O (2)ad 226268282 (3)①1s2s2p3s3p3d4s或[Ar]3d4s Ⅷ ②8 (4)①氢键、范德华力 ②CO2的分子直径小于笼状结构空腔直径,且与H2O的结合能大于CH4 9.(14分)(2015·山东卷)氟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1)下列有关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a.Ca与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 -- b.F的离子半径小于Cl,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 c.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均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 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3+ (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 已知AlF6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ClF3、BrF3等。已知反应Cl2(g)+3F2(g)===2ClF3(g) -1-1 ΔH=-313 kJ·mol,F—F键的键能为159 kJ·mol,Cl—Cl键的键能为242 kJ·mol-1-1 ,则ClF3中Cl—F键的平均键能为________kJ·mol。ClF3的熔、沸点比BrF3的________(填“高”或“低”)。 2+- 解析:(1)a项,Ca与F间不仅存在静电吸引,同时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电子与电子 -- 之间也存在静电排斥,错误;b项,因CaF2、CaCl2均为离子晶体,F的离子半径小于Cl,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离子所带电荷数成正比,与离子核间距成反比,故CaF2晶体的晶格能大于CaCl2。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故CaF2的熔点高于CaCl2,正确;c项,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晶体构型不一定相同,错误;d项,CaF2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正确。 (2)由信息可知,CaF2(s) Ca(aq)+2F(aq),Al与F可形成配离子AlF6, 3+ 2+ 3- 2+ - 3+ - 3- 从而促进了CaF2溶解平衡的正向移动,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F2+Al===3Ca+AlF6。 1 (3)OF2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1×2)=4,成键电子对数为2,因此 2分子构型为V形,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 (4)设Cl—F键的平均键能为x。根据反应的焓变=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 -1-1 和可知,Cl2(g)+3F2(g)===2ClF3(g)的ΔH=242 kJ·mol+159 kJ·mol×3-6x=-313 -1-1 kJ·mol,则x=172 kJ·mol。ClF3和BrF3为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因ClF3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BrF3,故ClF3的熔、沸点低于BrF3。 答案:(1)bd 3+2+3- (2)3CaF2+Al===3Ca+AlF6 3 (3)V形 sp (4)172 低 10.(14分)(2015·海南卷)(1)下列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乙醚的沸点 B.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C.氢化镁的晶格能 D.DNA的双螺旋结构 (2)钒(23V)是我国的丰产元素,广泛用于催化及钢铁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①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钒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实际拥有的阴、阳离子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③V2O5常用作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SO2分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________对,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SO3气态为单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SO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该结构中S—O键长由两类,一类键长约140 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0 pm,较短的键为________(填图2中字母),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σ键。 3 ④V2O5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Na3VO4),该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A.乙醚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乙醚的沸点与氢键无关,正确;B.乙醇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氢键有关,错误;C.氢化镁为离子化合物,氢化镁的晶格能与氢键无关,正确;D.DNA的双螺旋结构与氢键有关,错误,选AC。 32 (2)①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ⅤB族,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4s,电子排 布图 ②分析钒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利用切割法计算,晶胞中实际拥有的阴离子数目为4×1/2+2=4,阳离子个数为8×1/8+1=2。 24 ③SO2分子中S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3p,价层电子对数是2对,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 2 形;SO3气态为单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SO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 3 图所示,该结构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该结构中S—O键长由两类,一类键长约140 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0 pm,较短的键为b,该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 ④钒酸钠(Na3V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NaVO3。 答案:(1)AC (2)①第4周期ⅤB族 ②4 2 23 ③2 V形 sp杂化 sp杂化 b 12 ④正四面体形 NaVO3 11.(16分)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 (4)Y与Z可形成YZ4。 2- ①YZ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 ②写出一种与YZ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 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解析:根据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102 可知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3d4s,X为Zn元素。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 22624 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Y为S元素,Z是O元素。 1 (1)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8×+6 8 =4。Y离子的数目为1×4=4,X与Y离 子的个数比为1∶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 3 (2)H2S中S原子采取sp杂化。 (3)H2O与乙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H2S与乙醇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 2-32-2- (4)SO4中S原子采用sp杂化,SO4为正四面体形结构。与SO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可以是CCl4或SiCl4等。 2+ (5)[Zn(NH3)4]Cl2中NH3与Zn形成配位键,配位键属于σ键。NH3中有3个σ键,所以 23 1 mol配合物中共有16 mol(或16×6.02×10个)σ键。 3 答案:(1)①4 ②ZnS (2)sp (3)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4)①正四面体 ②CCl4(或SiCl4等) 23 (5)16 mol(或16×6.02×10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