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高三考物理复习试

浅谈高三考物理复习试

来源:花图问答
http://kzsg.6to23.com

浅谈高三物理复习

高三如何复习、如何面对高考……这些可能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老师要回答的问题。对于高三如何复习我用下面这十六个字表示:立足基础、注意方法、提高能力、学以致用。

这十六个字从基础开始,从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开始,终止于致用,终止于知识的应用。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是为了提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其出发点则必须立足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面对知识,而不应该面对习题。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课后习题,都是为了进一步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吃透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对于高三物理复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谈高考

1、高考理综的试题结构

几年来理综试题的编排形式基本上没有变化,比较稳定。四年来理综试题都分I、II两卷。I卷是单选题,题量(1-22)22题,占132分,以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先易后难按学科集中编排。II卷是主观题(23-34)12个题,占168分,包括填空题、计算题、实验设计题等内容,03年II卷的变化比较大,试题的编排顺序物理的位置被提前,但最后仍是较难的物理压轴题,四年都是物理内容的压轴题。

理、化、生三科的占分比例要求接近三科在高中教学中实际比例。 2003年理综题中的物理试题占110分,占总分36.7%,比02物理占114分占39%减少。

2、03年《考试说明》的变化

(1)、删除的内容

力矩的概念、气体的性质、电场中的导体、同种电池的串联、电磁振荡、透镜、光电管及应用、玻尔模型。实验部分:研究电磁感应现象、验证玻尔定律、测定透镜的焦距、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增加了长度的测量。

高中物理五大部分(力、热、光、电、原子)中,热和光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在03年的试题物理总分中,力47分42%,电39分占35.5%,其余三部分共24分占21.8%。力学和电学主干知识还是考查的重点。

2003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调整的表现为:在能力考查上更加注重体现理科特点,理综考查的是看你是不是学理科的料,是否具有理科的思

http://kzsg.6to23.com

维;在知识考查上体现与新的高中教学大纲的联系性和过渡性;在题型上更加合理发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增加了2个题);在试卷题目结构上增加了透明度;在试题难度上保持了稳定性;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分析综合能力的目标中,增加了“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化学计算,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

例:电学中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给出的是U—I图线,那么I—U图线应该怎样画。图线上的一点、一条线各表示什么意思。就是一个图像问题。

3、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1)、稳定性

高考试题近年来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高考题没有偏题、怪题、甚至没有难题。高考注重考查的是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考查的是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是对知识的记忆。例:85年有个高考题,若不知绳子二端速度关系是不会做的。

高考题中不会出现平时的原题,特别是后面的大题。高考题或者是平时题目的变形、或者是依据某一物理模型设计的、或者是平时学习过程中容易被老师、学生忽视的问题。

例:放在焦平面上的方格纸在透镜的另一边能看到几个完整的方格。大家知道放在焦平面上的物体不能成像,但是在另一侧能不能被看到呢?这就是一个平时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典型问题、细致研究。

例如:

规律:P0 1、最短

E0

m1v0(m1m2)v

Ep112m1v0(m1m2)v222

对应完全非弹性碰撞(粘),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http://kzsg.6to23.com

2、原长

m1v0m1v1m2v2 1m1v021m1v121m2v22

222解得:

m1m22m11vv0 v2v0

m1m2m1m211对应于弹性碰撞。系统的动能不变。

此时V1为正还是为负,是由m1和m2的质量关系决定的。 3、最长

m1v0(m1m2)v Ep1m1v021(m1m2)v2

22对应完全非弹性碰撞(粘),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和最短是一样的。 4、初态

在这个题目中包括了完全非弹性碰撞和弹性碰撞二个问题,可以说是将这二个问题放大了来看。以后解题时,涉及到此题目无非就是考察其中的一部分。例如:

例:(1)、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回到车的左端时的速度?

小结:可以说一个典型问题如果涉及到10个知识点,那么我们做题所遇到的题目可能仅考察其中的二、三个知识点。若你平时对典型问题,做到了细致分析,10个知识点都搞清了,那么,无论如何出题你都会,这叫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建议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收集、整理这些典型问题,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看,熟练地掌握它。

例:等效单摆问题、类平抛运动。

(2)、高考难题少

高考试题分为难、中、易三档,三档试题的比例为2∶5∶3,还有一

http://kzsg.6to23.com

种提法是2∶6∶2,不管哪种提法,中低档题都占全卷的7成。若总分按750分算,中低档题差不多占525分,而03年高考分数线二本是450分,一本是487分。去年二本是500分,一本是544分。

高考题的区分度不在难题上。高考分数的差异不是看你难题的得分情况,而是看你会做的题目能否准确地、快速地、不耽误时间地做出来。看你应该到手的分数能否顺利地拿到手,特别是尖子生。例:02年的高考最后一题,好多学生剪错了绳子。

高考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贯彻学科内综合为主原则,难度呈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区分度。尤其是中档题区分度更好。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了素质教育导向功能,能有效地测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高考的难题,更准确地说叫繁题,涉及到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使用的物理规律比较多。 例:

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

射向B球,如图

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与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

(2)求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例: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

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http://kzsg.6to23.com

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拆。按物理过程拆分为几个阶段来考虑,每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简单题。

(3)、进一步明确对实验能力的考察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都是实验性学科,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方向之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实验试题所占的份量达到或超过了15%,实验题不一定考查课本上的实验。可能给出一一定的器材,提出一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一个实验。

我们平时在实验方面的几个问题:

1、平时对实验课不认真,不重视。2、平时练习,实验题目的少。遇到的不到15%。3、有的学校实验器材不全,有些实验不能做。

(4)、跨学科的综合题受到削弱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来看,高考试卷的跨科综合试题首次受到削弱,比如,03年理科综合中,此次增加了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其中增加的选择题物理、化学各一道,而以往由物理、化学综合在一起的一道题则已删去。原来的生化综合题一题两问,现在也已改为生物和化学两个小题,所涉及的知识分别为生物和化学两个学科,而非原来的综合知识。

这种题目叫拼盘。

二、谈复习

1、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一般不太重视课本内容,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而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从教材出发,立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例:有的同学没有课本,或在复习中从课本上看不出来什么。

(2)、高三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多而繁。若没有一个合

http://kzsg.6to23.com

理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复习,很容易产生混乱。

(3)、很多学生认为复习就是做题,不注意条理知识,不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4)、一般的资料习题多,并配有答案。但是对内容的复习则较少,大都是走马观花,点到为止,使学生很容易造成认为复习就是做习题,陷入题海之中。

2、我们高三是如何复习的

(1)、由老师先写出一个单元要复习的内容,对老师可以认为是上课复习要用的教案,包括内容提要、学法指导、典型例题、练习习题。作为《教》的部分。

(2)、将老师写的知识内容以填空、问答的形式给出,例题没有答案。作为《学》的部分,印发给学生。

(3)、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学》结合课本提前预复习本单元知识。 (4)、课堂点拨

教师用《教》精讲内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分析难点。学生用《学》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教与学结合。

(5)、课后巩固

学生结合课堂再复习,解决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构建知识框架。

(6)、练习提高

学生实践练习,教师指导应用,并检测本章知识,查缺补漏。

体现几点

1、第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搞清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哪些搞清了,哪些没有搞清,使得听课有重点,课后一定要再复习,解决课堂上所没有解决的问题。

http://kzsg.6to23.com

2、促使同学重视课本。老师的目的放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和应用上,放在基本技能的培育和提高上。高考不是竞赛。

例如:我们学校有些学生竞赛成绩很好,在复赛中获奖。但高考分数并不高。这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过关引起的。简单地说这种同学是难题会做简单的题不会做。

3、对学生,高三应该如何复习。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平时的复习中紧跟老师,懂得和老师配合与协调。高考的要求和变化已渗透在了老师平时的教学中,那么如果在高三复习中你和老师同步、不脱离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将高考的要求和变化渗透到了你平时的学习中了。

三、复习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订出计划,合理安排,按计划行动。

物理知识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前面内容没有学好,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的。所以复习不能的漏洞。

高考考什么:随便翻到一页,出一个题。

2、条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从整体是把握知识

物理复习”梳理”比做题更重要。不可只埋头苦干,而不管路在何方。 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不同之处:1、分别适用于求解时间问题和位移问题。2、应用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个是矢量式,一个是标量式。

例:足球经V的速度应面尽来,被人踢了一脚,原速返回。 例:求解匀变速运动一般要用到5 个公式

VtV0at

SV0t12at 2Vt2V022as

2v0vt2sv0vt VVt/2Vs/2t22sat2

在应用这5 个公式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矢量式,同线问题要规定正方向。2、只有二个是独立的,据任意二个能推导出其余三个。3、知三求二。4、因为公式多而独立的少,所以关于匀变速运动的问题常常是一题多解。5、正因一个题一般有不同的解法,所以,应该找了最简单的解法。要找最简单的解法,首先应该明白各式的

http://kzsg.6to23.com

特点。

这些,在平时的复习中教师可能都要讲到,通过听课要把它先记下来,然后在解题的过程中灵活的动用。即使老师没有讲到,如果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遇致到也应该将它总结出来。这就是条理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例: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研究办法不一样。

平抛运动:因为水平不受力,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所以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研究办法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特征。

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可知它是一个变速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在变,再据速度的变化得到加速度公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受力特征。研究办法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特征来判断物体的受力特征。

例:力学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不一样。

学习过程: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定律、动量、能量。 解决问题的思路:先看二个守恒定律能否用,因为,守恒定律和中间过程无关,求解一般比较方便。再考虑用二个定理。再考虑用牛顿定律。

学习过程和解题思路是相反的。

3、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 解题所用到的知识来源于课本,而我们有的同学在复习中中没有课本。资料上前面总结的内容不看,上课不听,例题不看。只知做题不知知识。

还有一个表现,因为平时老师强调物理重在理解。所有有些同学在学习中不重视物理知识的必要记忆。大家知道,物理公式要比数学公式少的多,但有些同学物理公式记不全、记不住。

例:电场中的的公式

FKWABQqFE UAB ABr2qqWABEPAEPB UEd

CQsQ U4KdEd注意:对待知识的三步。记忆—理解----运用

例:在如图的电路中,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这是首先要记忆的东西。其次,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第二步,对知识的理解。再次,第三步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例如:

http://kzsg.6to23.com

变阻器的阻值R为何值时 (1)、R消耗的功率最大? (2)、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3)、R0消耗的功率最大?

4、解决问题依据规律、不可依据经验

有的同学做题时,依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和做题的经验,而不是从规律出发,只要能做出来就行,而不去搞清它的来龙去脉。不是说根据哪个规律应该得到什么结果,而是说:我想是这样,我认为应该这样。

例: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用到了二个物体规律,一个是合力为零,一个是牛顿第三定律。搞清了这一点,哪么将物体放在电梯中,当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也就搞清了为什么压力大于重力了。

5、各种题目相互比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形似质同题、形似质异题。

例:人船模型

ms1Ms2 s1s2L

例1、气球和人静止在空中,要使人沿绳子安全地滑到地面上,绳子的最短长度是多少?

例2、木块和铁块通过绳子连在一起,在水中静止。剪断绳子,木块上升的高度为s时,铁块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例3、球和光滑的滑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球由静止释放,滑到最低点时,滑槽向左运动的距离是多少?球滑到右端最高点时,滑木槽向左运动的距离又是多少?

6、重视动手能力的训练。不但要勤于动脑,也要勤于动手。

有的同学平时做题时,特别是简单题,感到自己会做,只看不做,或

http://kzsg.6to23.com

胡乱画画,知道怎么做就行了,原因可能有二个1、懒于动手,2、想多做些题。这种同学考试时,有的题明知道会做就是做不出来,这就是由于平时不注意动手能力的训练、动手能力差引起的。

7、典型问题,细致研究

整理出来,整理到笔记本上。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8、做题时不看答案、平时考试及单元检测认真对待、不要怕老师有讲不到的地方。要相信老师。

9、不要怕有复习不到的地方。有的同学怕在复习中有的题型甚至有的题没有做到而高考考到。所以复习时做大量的题,以题目的数量来判断学习的进步程度。不可取。首先: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题都做完。其次:做过的题再做你不能保证全都会做。再次:做题、练习和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知识、提高能力,平时复习应该面对知识,而不应该面对习题。

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少一个问题。切不可对每一个一知半解,如果这样,在考试中一定会吃大亏的。特别是在3+X的高考中。因为3+X的题目一般分值都比较大。

建议同学每一科要有一本基本资料。一定要把这本资料上所有的内容很好的掌握、吃透。

例:一个学生一本书上的题重复作了3遍。 10、方法来源于知识。

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源于知识的特征,不可离开知识而空谈方法。 例如:平抛运动的研究办法是分解到二个方向上研究。所以,解决平抛运动的办法,也是一分为二、先分后合、以直代曲。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http://kzsg.6to23.com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http://kzsg.6to23.com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