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来源:花图问答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

性评价

薛蕊;苏怀玲;李明

【摘 要】目的 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并经临床确诊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作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2.46±4.82)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7.68±4.16)mm,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2.48±5.7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16(025)015 【总页数】3页(P63-65)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阿替洛尔;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安全性 【作 者】薛蕊;苏怀玲;李明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969.4;R972+.4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致使患者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2]。阿替洛尔为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无膜稳定作用,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起强烈抑制作用,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造成全身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用于治疗高血压[3]。β1-受体阻断剂联合ACEI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4]。本研究中探讨了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订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5];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为基础病;年龄30~80岁。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窦性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塞;合并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既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具有药物禁忌证或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和阿替洛尔有过敏反应。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收并经临床确诊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Ⅳ级。按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作两组,各42例。治疗组中,男

22例,女20例;年龄38~79岁,平均(67.42±5.36)岁;原发病类型包括冠心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病情分级为Ⅱ级13例,Ⅲ级19例,Ⅳ级1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0~82岁,平均(68.27±5.48)岁;原发病类型包括冠心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病情分级为Ⅱ级15例,Ⅲ级21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吸氧治疗,并给予扩张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的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饮食低盐多蛋白,确保足够的睡眠与休息。对照组患者给予初始剂量为每次10 mg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商品名悦宁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080203,规格为每片5 mg),1次/日。治疗组加用联合阿替洛尔片(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58,规格为每片25 mg),初始剂量为每次12.5 mg,1次/日;用药第2周剂量增至每次25 mg,用药频率不变,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质情况逐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检查,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评价患者心功能的相关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参照《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评价治疗效果[6]。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心功能改善Ⅰ级或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无变化或加重或者患者死亡。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版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s和百分比形式,组间比较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果见表2。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Dd为(52.46±4.82)mm,LVESd为(37.68±4.16)mm,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低;LVEF为

(62.48±5.7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2.3 心率、血压、心功能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HR)、舒张压(SBP)、收缩压(DBP)、每搏输出量(SV)和心排出量(CO)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HR,SBP,DBP和S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 2.4 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指标正常,肝肾功能也无严重损伤。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干咳及头晕的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2例、1例、1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2例、1例。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发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及患者死亡率而被高度关注,近年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不断上升[7-8]。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始的心肌损伤发生后,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兴奋度都会有所提高,间接激活去甲肾

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等内源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长期、慢性的释放增多,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重构,继而使心肌损伤加重、心功能恶化,心肌损伤与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此消彼长,形成恶性循环,使慢性心力衰竭不断的发展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9-10]。因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应在于阻断内源性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及心肌重构的发展恶化[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马来酸依那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人体内经酶水解后产物结构为依那普利拉,水解产物有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生成与分泌,从而激活RAAS,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活性[12];另外,口服水解生成的依那普利拉还可有效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引起前列腺素的生成的增加,前列腺素有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可有效扭转患者心室重构的发生[13]。阿替洛尔作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为阻滞心肌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继而起到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心肌β受体的阻滞作用还将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降至最低,因此心肌反应性得以提升,心功能得以改善[14-15]。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血尿常规指标均正常,肝肾功能也无严重损伤,且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后患者药品不良反应较少。

综合所述,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献】

[1]王文骥.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213-214.

[2]陈宋璋.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3):131-132.

[3]Funck-Brentano C,Veldhuisen DJV,Ven LLMVD,et al.Influence of order and type of drug(bisoprolol vs.enalapril)on outcome and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 post hoc,analysis of the CIBIS-III trial[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1,13(7):765-772.

[4]Kang YM,Zhang DM,Yu XJ,et al.Chronic infusion of enalaprilat into

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attenuates angiotensin II-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cardiac hypertrophy by restoring neurotransmitters and cytokines[J].Toxicology&Applied Pharmacology,2014,274(3):436-444.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 076-1 09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7]王伟,邓移安.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J].当代医学,2012,18(2):133-134.

[8]欧阳业凡.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439.

[9]陈震,孙欣,徐曙东.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及交感活性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2):209.

[10]郭明,杨丽霞,周晓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5(1):83.

[11]Hawwa N,Schreiber Jr MJ,Tang WHW.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Chronic Reno-Cardiac Syndrome[J].Current Heart Failure Reports,2013,10(1):54-62. [12]SunJZ,CaoLH,LiuH.ACEinhibitorsincardiac surgery:current studies and controversies[J].Hypertension Researc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2011,34(1):15-22.

[13]柏玉池.阿替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7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 449.

[14]张金花,魏平.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314-316.

[15]Kim NY,Yoo YC,Chun DH,et al.The Effects of Oral Atenolol or Enalapril Premedication on Blood Loss and Hypotensive Anesthesia in Orthognathic Surgery.[J].Yonsei Medical Journal,2015,56(4):1 114-1 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