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于谦[注: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朝钱塘(今杭州)人,他为官正直清廉,敢于为民请命,兴利除弊 ] 的《石灰吟》,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选出其中一句与其他三句所描述的变化的类型不同的是( )
A、千锤万锤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
3.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为减缓此现象,人们选用的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一氧化碳 B.木炭 C.无烟煤 D.氢气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大理石 B.干冰作制冷剂 C.可用于灭火 D.在蔬菜温室中作肥料
5.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南京市区某十字路口测定空气污染情况时发现CO的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
A.机动车排放大量废气 B.商店较集中 C.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D.人流量太大
6.易燃物和易爆物极易发生燃烧或发生爆炸的条件是( )
A.遇到明火 B.遇到高温 C.遇到撞击 D.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 7.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
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所有物质都可以燃烧 B.只要物质的温度达到了它的着火点,就一定能发生燃烧 C.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能够燃烧
D.有些缓慢氧化是有害的,有些缓慢氧化则是有利的 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
A.燃烧木炭 B.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煅烧石灰石 D.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10.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C + O2
2CO、C + O2
CO2,已知在一定的
条件下12 g碳与20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的产物是( )
A、只有CO B、只有CO2 C、既有CO,又有CO2 D、无法确定
11.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12.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共用之处是( ) A.都有剧烈的发光放热现象
B.三者都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都有热量放出 C.反应都必须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D.生成物中都有大量气体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隔绝空气可使燃烧着的可燃物熄灭 B.爆炸、燃烧、缓慢氧化都是物理变化
C.木块和木片相比,木片易点燃是因为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D.物质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会使气态生成物体积突然膨胀,引起爆炸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
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用石灰水浸泡鸡蛋可以保鲜
15.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C.将二氧化碳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6.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一氧化碳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空气 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氢气和空气
17.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D.用扇子搧灭
18.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盛入开水并在烧杯底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口上盖一个很薄的铜片,上面左端放一小块白磷,右端放少量干燥的红磷粉末。下面对于这个实验应有的现象和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因为在空气中,白磷被加热到了着火点,而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
B.水中的白磷燃烧,因为水温已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 C.铜片上的红磷、白磷都燃烧,因为它们都和氧气接触。
D.水中的白磷、红磷都燃烧,因为水温已达到了它们的着火点。 19.含有碳元素的混合物是 ( )
①二氧化碳,②石灰石,③甲烷,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⑥石油,⑦乙醇,⑧煤,⑨醋酸,⑩水煤气。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①③⑤⑦⑨ D.②④⑥⑧⑩
20.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简答题(共28分) 21.(2分)要使燃着的物质灭火,可以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2.(5分)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____________,将上述试液加热煮沸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分)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蝗螂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4分)如右下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 (5分)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白膜),其成分是 ,此污渍 (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要清除此污渍,可采用的方法是加 (填写该试剂的名称),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5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空气中二氧化碳正常的体积分数为 ;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4)为了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继续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 27.(2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与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8. (3分)有一天,一位山区农民吩咐大儿子到久未开启的地窖里拿地瓜,不想,过了很久,还没见他拿回来;于是叫他的小儿子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小儿子到窖口呼喊,未见回应。便自己下到地窖里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不想下去之后,看到他的哥哥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于是想赶快爬出来叫人,可是突然一阵头晕,他自己也倒在了地上。等到这位农民意识到不对而去地窖看时,发现兄弟二人已经无法挽救了,他后悔不迭。这是多么惨痛的悲剧!而又是多么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只要稍微懂得一点化学常识,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
(1)兄弟二人葬身于地窖之中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地窖之前,用简易的方法即__________实验就能确定进入地窖是否会有生命危险。 (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常识,是很有必要的。你还能举出一例说明学习化学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生活的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5分)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21分) 30.(13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序号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为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用 ,收集装置可用 或 。(5分) (2)你所学过的知识中,A装置还可以用来做 的实验(举一例)。(2分) (3)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2分)
(4) 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常温下混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 (5)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气体不能被稀硫酸吸收,可被水吸收,用碱液(如NaOH)吸收效果最好。因此,我们应选用右图所示的 洗气装置(填A、B还是C),在洗气时,二氧化硫气体应从该装置的_____端通入(是填a还是填b)。(2分)
31. (8分)某班同学在做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1)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2分) (2)在实验过程中有三位同学的气球出现了不同的情况: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开始变大,然后慢慢瘪下去; 乙同学的气球被气浪冲出,他捡起气球后扎好继续做实验; 丙同学的气球却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由此你认为谁的实验会成功? 同学。
(3)若三位同学都把称量后的锥形瓶倒立在水中,则它们的锥形瓶中都有水进入吗? 同学的有; 而且 的锥形瓶内水位最高。(2分) (4)看到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丁同学想:要使实验的成功率比较高我宁愿选择不生成气体的、
不与空气反应的药品,如:____和 。(请你帮他选择两组实验的药品,提示:可以填写药品的化学式,也可以填写药品的名称,共2分)。
33.已知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共制得了二氧化碳4.4 g:
(1) 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下,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克?(5分)
(2)若该实验室中的石灰石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请你算一算,他实际上所取用的石灰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克?(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BDAA DCDBC BBBDB BCADB 二、填空简答题
21.降温致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
22.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碳酸受热分解 二氧化碳可与水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
23. 缺氧窒息;CO中毒
24.试管内液面上升,且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25.碳酸钙 不能 盐酸或硝酸 CaCO3+2HC1==CaCl2+H2O+CO2↑ 或CaCO3+2HNO3==Ca(NO3)2+H2O+CO2↑
26.(1)0.03% (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矿物燃料的燃烧 (3)光合 (4)改变燃料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7.2CO+2NO
催化剂 2CO2+N2
28.(1)容易后天不支持呼吸 (2)灯火
(3)冬季生炉子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400C29.(1)3CO2+4Na2Na2CO3+C;
800大气压(2)水更宝贵;
以人为本,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 三、实验题
30.(1)B D B C D (2)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3)B D (4)SO2+H2S = 2S↓+2H2O (5)C b 31.(1)气球膨胀 锥形瓶内有大量白烟,瓶壁发热 (2) 甲
(3) 甲乙 甲
(4) 硫酸铜 氢氧化钠 四、计算题
32.(1)10:3:12 (2) 40% (3) 4g 33.(1)10g (2)12.5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