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

来源:花图问答
 《西行漫记》读后感

埃德加·(1905.7.19 - 1972.2.15),著名美国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百度百科】

这本书我先大致翻了下,然后我发现了一个很震惊的事实,几乎在每章都有对于鸦片的对话,鸦片这个害人不浅的物质竟然已经深深地侵入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难怪中国积贫积弱如此地步!护国名将张国良也深受其害,但是最终凭借对国家的热爱他最终戒掉了毒瘾,重新成为了深受人们敬爱的大将!

这本讲述历史的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有着客观的态度去评判这一历史,比如他在第六章第二节“死亡和捐税”中描写了一段亲眼目睹的悲惨情景,“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即使是个二十岁的青年,行动起来也象个干瘪的老太婆,一步一迈,走不动路。他早已卖了妻鬻了女,那还算是他的运气。他把什么都已卖了--房上的木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象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一样。女人们躺在角落里等死,屁股上没有肉,瘦骨嶙嶙,乳房干瘪下垂,象空麻袋一样。”这跟历史课本中“民不聊生”“惨绝人寰”等空洞的词语有着直接的冲击,清晰地描写出那持续三年的西北大荒的真实写照!明确!犀利!喜欢通过与农民对话,了解农民的生活方式去了解红区的点点滴滴,他见证农民对红军由开始的“匪徒“?到最后的”夹道相迎“,在这四个月的旅行中,红区的样貌因为这些人物在脑海中越发清晰。

的讲述客观,犀利,身为局外人的他能够理智分析中国这一动荡时代,也和周恩来等领导人建立深厚的情谊,他对中国深沉的热爱 ,甚至死后也要求一半的骨灰要埋葬在中国,这样的,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