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

来源:花图问答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知识与能力 价;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过程与方法 动的背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图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问题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 3.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4.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洋务运动 时 间 目 的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让清王原 因 朝认识到自己的落后 口 号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自强”“求富” 恭亲王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5.材料解读:

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

哉?

材料二: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6.教师讲述:为克服遇到的阻力,洋务派便以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捍卫中国的文化为由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的本体文化不变,以西方相关知识作为辅助。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埋下伏笔。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洋务运动简介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1.学生归纳: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口 号 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 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口号 为口号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4

代 表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福州船政局 铁厂、湖北织布局 官办性质,官僚衙门式管理,成官督商办性质,也存在同军事弊 端 本高、效率低 其 他 措 施 工业一样的问题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材料引入:从求强到求富的转变——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提示: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比较严重。于是提出要创办民用企业,振兴商务,以为国家提供钱财。他们首先想做的就是创办轮船招商局,以分夺洋人的利润。

目标导学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学生归纳: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 19世纪 60年代 19世纪 70年代 19世纪 80年代 成就 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发生变化 筹建新式海军 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2.教师讲解:洋务派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师,实力雄厚。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军备训练不当,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5

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破产。

3.学生归纳:左宗棠为何能够收复新疆?清政府分别于何时在新疆和台湾建立行省?

提示: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采取“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战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1884年;1885年。

4.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李鸿章对洋务事业的评价

5.小组辩论: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辩论 观点: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三、课堂总结

洋务运动只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臣为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管理制度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封建体制下洋务运动注定不可能走向成功。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独立自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6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节点。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脉络,分析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解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知识点的过渡不够灵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7

等,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