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造就人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第一初级中学江旭潮 俗话说: “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 熏陶是潜移默化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 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有 助于班集体建设,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实施昵? 一、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 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苏霍姆林斯基 说: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 教育的效果就越大。 环境暗示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教育方法。因 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 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用苏霍姆林 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 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 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 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美化班级物质文化,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 1.让黑板报开口说话。黑板报由四人小组轮流负责,在选 择文章上提出,至少有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每期出黑板报时, 都能看到学生那份认真,那份分工合作的精神。黑板报可分设为 几个栏目,即班务公开、思想交流、光荣榜、学生成果展、美文 欣赏、每日一诗等,具体的版面设计、布置全由学生做主动手,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享受美的熏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也促 使班务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同时取得科任老师的配合,定 期、不定期进行作品的展览或内容的更替,如英语作文的展出、 课外知识的拓展、美术作品的展览等,让学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2.让名言字画说话。张贴字画,怡情励志,也可全班轮流 每日一个同学写一条激励学生学习成长类的警旬名言在黑板上方。 3.让花草说话。培植适宜室内生长的花草,比如兰花、芦 荟,仙人掌等,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提神悦目,当然还可以陶 冶情操。而且这些植物本身就是一位位无声的老师,兰花的高 雅,芦荟的忠诚,仙人掌的坚忍不拔等。 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校班 级纪律卫生评比中常获第一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开玩笑说: “老师,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流到我们班就不动 了,是不是被我们种的花给迷住了!”学生在动手创设教室环境 中,学到了课本上所没有的东西,享受着另一份学习的快乐! 二、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以班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 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 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 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 发展。因此,我们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 科学完善,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制度,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 在制度中融进对学生的学习、做人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学生也就 祛除了排斥的情绪,而去享受制度文化陶冶! 三、优化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类班级活动对学生 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让班级活动丰富起来,除了前面我提到 的“十坚持”以外,还可以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如学科兴趣小 组、写作小组、阅读小组、体育小组、美术小组等。这些班级文 化团体会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着学生。还可以利用多种渠 道,配合学校的工作安排,创办班级图书角、班级通讯小组、阅 读兴趣小组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使得班 级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 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享受着活 动教育的魅力。 现在每个班都开班会,但班主任的重视程度却并不相同。我 观察10 的体会是:及时有序地召开班会,精心策划每一次班会,让每一 次班会都与众不同。比如:刚组建班级,可召开《相识是首歌> 主题班会,让每一位学生面对集体介绍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让大家敞开心胸,建立互相悦纳的关系:组建班委会可召开《展 现真我风采》的竞选班会;第一次得“纪律卫生模范班”红旗, 召开《当听到我班得“纪律卫生模范班”红旗的时候》让学生谈 感受。 我发现每一个成功的班会之后,班级的心更齐了,劲头更足 了,同学的发言由最初的“让我讲”变成了后来的“我要讲”。 抓住每一个契机,及时的利用班会对学生施以影响教育,会让学 生终身受益。 四、强化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融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之 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又高于他们。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 是班风。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 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 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 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1.班训是强化班级精神文化的主要方式 班训往往用最简练的语言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以近似于口号 的方式来表达。我在班级中分阶段地、循序渐进地提出班训,这 些不同阶段的班训,又是一个整体,它们不是不同的奋斗目标, 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处在不同阶段上的奋斗方向。 通过班训的口号形式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感召学生,为学生指明 方向,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生活自然快乐充实。 2.用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加强班级精神文 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自己不喜欢唱歌,但我发现学生爱唱歌,于是我想: 为什么不能投学生所好,寓教育于歌唱之中呢?何况学生快乐的 年龄应该用歌声点缀。我平时很注意搜集那些歌词健康向上的歌 曲,如《隐形的翅膀》、《明天会更好》、《真心英雄》、《朋 友》、《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祈祷》等。后来经过表决,全 班决定用《隐形的翅膀》做班歌,其他的收进“我们喜欢的歌 曲”库里,在班歌比赛,小歌手比赛时,就派上用场了。这样学 生想唱就唱,唱响的是健康。 3.发挥“牢骚本”的交流功能,强化班级精神 文化 “牢骚本”其实相当于大家熟知的周记,不同在:不用周周 交,想交就交,平时我只是按组抽阅。它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班主任可以在同学生交流中了解他们,学生 也同样可以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了解教师,是非常适合的一种强化 班级精神文化手段。在“牢骚本”的批阅中,班主任必须认真仔 细,必须充分为学生阅读并解决其实际问题,有认真态度下的评 语,或讨论式的、或鼓励式的、或自我反省式的、或着力于解决 问题的承诺式的等等,若是有些共性的问题,则需要召开主题班 会或通过下班教育的机会解决,若是学生有创造性地提出建议, 或提出一个不可公开的对其他人的秘密性的问题,则及时、个别 地交流或辅导都很必要。 “牢骚本”是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影 响学生行为,强化班级精神文化的最好方式之一。 有了班级精神不等于学生就走上了我老师所想的路,这还需 要我们不断去强化他们的意识。我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求学生对 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是否与班级精神一致,做得好的要保持, 做得不好的要努力!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 会起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班主任应做一 个有心人,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倾注人文关怀,让学生去 享受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