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 12(放兴丽)

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 12(放兴丽)

来源:花图问答
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研究报告)

保山市永昌小学 放兴丽 【内容摘要]】寄宿制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卫生习惯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学校的实际,利用教室、寝室、食堂、操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寄宿制 养成教育 一、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趋向缓慢,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这使得学校生源呈急剧减少的局面。加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人们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有的托付祖辈照看,有的托付亲戚朋友代管,让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学生”。目前在不少学校“留守学生”已占到了相当比例,成为了班集体中一个较有影响的群体,孩子留守与教育问题严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的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促进教育能够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直效之举。

养成教育是一个传统的课题,它在人类教育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公认。养成教育又是一个新课题,它的复杂过程和内在机制,是人们需要通过长期实践而探索的问题。当今儿童少年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价值观念新取向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要素、本质、功能及其它实施途径和方式。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养成教育是各级学校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根据学校实际,进行每日行为规范记录,紧紧围绕“一日常规”训练展开,并着重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作了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能力”是指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生存能力、

劳动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等。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养成及其教育的内容应以“温”、“饱”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下限,而以学习生活和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生活作为上限,以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不会产生特别的障碍,具备了必要的心理准备、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 1、寄宿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在当代社会,学生们的家庭优越感特强,父母百般呵护,大部分学生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现在到学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打饭、放餐具、洗澡、洗衣服,另外还要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周的零花钱,适应学校的食膳。小到牙刷、毛巾、鞋子、被子、餐具的摆放,都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制度,为了帮学生度过“磨合期”,我们从点滴做起,化难为易。通过学习与练习,学生掌握了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寝室练习,我们又进行比赛,评出最佳叠被子能手,让先进步的同学成为后进步同学的榜样。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寝室的同学你追我赶,进步很快。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自立歌》所说: 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

从刚到学校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习惯成自然,一切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采取措施:

(1)树立榜样。榜样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在同寝室的同学中选一个榜样,每天指导生活用品的摆放等。事实证明,当榜样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就会奋追直上„„另外教师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我利用班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他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 经过帮助和引导后,让学生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习惯是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它往往是不假思索就自动作出的反应,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更严重者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由此,对于小学生养成教育,教师责无旁贻。

2、实行目标管理

有目标就有奋斗的动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使学生的奋斗目标更明确。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结合我校的实际拟订了《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寄宿学校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标准》、《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餐桌评比规则》,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学生行为都有所依。而每一种制度规范,要求都具体细致、丝毫不得马虎,如宿舍卫生,我们应要求学生将毛巾、牙刷摆放有统一样式,地面干净,要花纹清晰,无污水。日常用品摆放整齐,做到五个统一:(被子摆放统一,鞋子摆放统一,牙刷、牙杯摆放统一;脸盆摆放统一;毛巾叠放统一),在个人卫生方面做到五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洗鞋袜、勤理发。正是由于规范具体明确,所以既便于执

行,又便于检查。

3、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

(1)“爱我寝室,美化寝室”评比活动

寝室是寄宿学生的另一个家,家是温馨的地方,她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自由的,为了让学生住的开心,我们放开手,让他们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要求人人动手,我们不注重美化的结果如何,主要是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兄弟连心,快乐一生。”“温馨家园。”“寝室是我家,姐妹是成员。”寝室布置下来,不管是男生寝室还是女生寝室都各具特色。

(2)、让学生参与管理

在每个班中选拔值周员,在全校学生中抽出“精兵强将”组成监督岗,让学生参与管理,从自理能力上升为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还影响整体素质。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卫生意识不高,卫生习惯不好。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搞好校园卫生是我校一贯来的优良传统,自从寄宿制学校建校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对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1、学校加大卫生设施、资金投入

要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为此,学校在每个教室的放置了掷纸篓,让学生养成不乱丢果

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我们学校有一句流行话:“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2、通过宣传,提高认识

1)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时间,结合最近发生的由不卫生而致病的活生生的例子,提高警惕,认识讲卫生的重要性。 2)少先队大队部邀请卫生院专家来学校进行《预防流感》、《怎样保护牙齿》、《预防中暑》以及《预防红眼病》等有关卫生方面教育。卫生院的专家向学生讲述了一些不讲卫生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有的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通过一个个典型鲜活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讲卫生的重要。

3、寓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

1)开展以卫生知识、文明举止、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我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我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2)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文明餐桌评比活动。每周进行星级寝室评比,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寝室管理规范化,建立学生寝室管理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守时观念。

如文明餐桌评比,我们安排专门人员,对寄宿生进行教育、指导,让学生学会按时就餐,不挑食等,并注意就餐纪律和用餐后餐具的整理,要求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做到桌上无剩菜,地上无饭粒,培养他

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安排值周教师和值日生对学生就餐后的餐桌进行检查量分,进行文明餐桌评比,做到有检查、有评比。

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 3)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

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的精神。 为此学校成立了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负责全校卫生监督工作和班级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工作,并且进行记录讲评,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督促全校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无论你什么时候踏进我们的校园,展现在你面前的都是整洁与美丽。 4)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组成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包括指甲、头发、衣服等,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的依据。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

案例分析

李瑞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一个非常坏的习惯。他喜欢把指甲留长,放在嘴里咬,说过几次后,收敛一下,可过了几天,病又犯了。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在家里也是这样做。这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坏习惯,需要指导改正。我找到一位爱清洁的同学跟他同桌,隔天提醒他剪指甲,我又拿一些典型事例,告诉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一个人很重要。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看到别人都这么爱干净,也以别人为榜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进步了。我让他当卫生监督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病又犯了。我以监督员“威胁”他,不好好干,就撤消卫生监督员,他很在意这个岗位,发誓要好好干。

李瑞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

德育专家关鸿羽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

的开始阶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努力我校制度更加完善,学习风气更浓、校貌大为改观,良好的班风已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规范,校园随时随地干净整洁,教学秩序井然,环境优雅舒适,家长反响良好,多次得到兄弟学校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总之,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由于在寄宿制之下,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紧密结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情并做得恰当到位”,这个人无疑是优秀的。对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对寄宿制环境下的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在恰当的时候到达教室、食堂、寝室、运动场、集会等地点,并以恰当的方式做在这些地方该做的事情且做的恰当到位,试想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井然,校园必然阳光而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寄宿制小学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

保山市永昌小学

放兴丽 2011年12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