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惠安嘉惠中学研究报告

福建惠安嘉惠中学研究报告

来源:花图问答
福建惠安嘉惠中学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的实施也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做主要目的。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一线教师课堂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这场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有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

3、《新课程实施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在我国深化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的

一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项目,它以“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技术和工具的有效结合,将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有效、灵活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便捷获取知识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2007年,我校参与了《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深入,我们深感对此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知能并重、全面发展。(一)将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及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有效地应用到各科教学活动中,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保证学生考试成绩有提高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英语听说交流能力及动手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三)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四)利用诺亚舟学习

机携带方便的优势及无限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能随时学习、随处学习。

具体目标主要包括:(1)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及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更多“习得”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各科的综合能力。(2)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可以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打下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4)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尤其是听说)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表达。(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参与课题的(甚至是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三、研究内容。

探讨如何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拓展课程资源,转变学习方式,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1.立体互动学习的研究:是指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多感官投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中达到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它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学科教学探索,着力探索在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

基于多媒体资源支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学习法。并根据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出一套可以增进学科课堂互动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立体互动学习法,让实验班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获得能力的提升。2.如何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来拓展各学科的课程资源?①以课本知识为主线,借助相关的网络资源来深化和升华教学内容。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范围和学识水平,教师从相关的资源网上下载各种材料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如何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①使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整体统一授课转变为个性主动探究、自主合作学习。②使课堂教学由封闭式、单向式的知识传播向开放式、多向式的信息传播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培养学生运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4.如何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来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活动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主要是探索在手持式学习系统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并进一步总结提炼上升为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实践活动设计主要是充分利用手持式学习设备的便携性,设计和开发出适于学生在课外开展的趣味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随时随地学习的乐趣、体验移动学习。5.如何通过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

用,来改进各学科的教学方法?①结合各学科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有效地利用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来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②灵活地把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研究方法。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 为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我校及时组建了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郑锦山全面负责,教务主任林政刚主任具体负责课题管理。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实施研究前,我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学习。一方面课题参与老师积极熟悉学习机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网络知识、课件制作的培训,积极更新资源储备。一方面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外校课题开展的先进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参与课题的老师都成长为科研能手。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教师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在

研究中,采用实验教师和课题组指导人员互相合作进行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方法,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每个实验教师都可以看成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者、实践者和探索者,促使他们在行动研究中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反思,不断优化,课后进行评议、小结、反思、提升,再次针对教法、学法进行修改后再实践。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另一方面由于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在国内还属首创,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很大的尝试性,教师对于理念、技术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偏差,所以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需要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深入课堂,观察学生和教师,及时收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对教学实验中所提供的事实进行观察总结,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实验教师共同努力,提炼出适合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教学中的模式,再以点带面,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利用。 3、设计性研究法

设计性研究是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最初提出的有关原理,对先期研究得出的结果进行修正。设计性研究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看其效果如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设计性研究的目的不只是改进实践,它承担着改进实践和完善理论的双重使命。设计性研

究需要在现实的学习情景中进行,其中会涉及到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研究者并不需要努力控制各种干扰变量,而是在自然情景中考察设计方案中各个要素的实施情况,尽量使设计最优化。

4、准实验研究法 研究过程主要以准实验研究为主。由于研究主要在实验学校展开,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在学校现有的自然分班的情况下,选定实验班和平行班,实验教师固定,主要的自变量为实验教师在有手持式设备的多媒体教室和普通教室中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因变量为学生学习效果(成绩、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态度。假设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之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通过连续的多个学期,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实验,最后通过测验和调查等方法检验效果。此外还辅之于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及测验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五、取得的成果 1、教师专业成长

对于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加强实验老师与参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强化集体备课的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及时交流学习心得,纠正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这一年里,课题多次组织成员共同学习、研究《数学画板》的使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践结果得出: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中,适时、合理的使用学习机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课题组成员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比赛,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

林政刚:2009~2010学年度评为县优秀教师;论文《浅析分段函数》发表在江苏《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年第12期 胡月红:参加 2008~2009学年度县青年教师创现场竞赛活动,评为“五好”青年教师;说课单项比赛第二名;论文《抓重点 破难点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获县二等奖。 廖培英:2008~2009学年度评为校优秀教师,校“五好”青年教师;2009年7月获全国作文大赛指导二等奖;<骆驼祥子>导读教案获县“名著导读设计”二等奖;2009年4月教学案例<>不拘一格为背诵—记<出师表>获市初中语言课堂教学案例三等奖。 陆燕琴:2008~2009学年度评为校优秀教师;获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的初中指导奖县级一等奖 2、学生成长

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自我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不断拓宽自我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和伙伴

互助,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收集、归纳、整理、分析、加工各种信息的知识与能力,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开拓创新,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完成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优化整合。利用手持学习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思考,分析讨论,寻找问题,并针对应的问题,借助学习机这个信息技术工具,尝试创造性实践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问题解决和表达交流能力。 课堂上实时互动和反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使所有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学生两人手中使用一个手持设备,与一个与计算机联机的接收器,就可以进行随堂测验活动或游戏比赛活动。它打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提高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也能马上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补救教学。

存在问题、结论和建议:

本课题实施时间为一学年,时间比较短,我们认为存在下列几点不足:

1、学生对其功能掌握不够熟练,若能从初一开始到初三结束,一个周期,就更能够培养学生使用手持式学习机收集处理信息,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2、教师对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数据库资源扩充不够,对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还应更

深入。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实验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手持式网络学习机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认真总结分析,我们认为有一下几个因素:

1、 手持式学习机的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增进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2 、手持式学习机的综合性,特别是对数学、语文、英语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是提高学生多种学科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3 、手持式学习机的探究性,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大胆猜想,进行验证,是增强学生开拓创新的重要因素。

4、手持式学习机的合作性,对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其责任心,能发挥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