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家会煤矿采空区管理制度17.1.2[1]

唐家会煤矿采空区管理制度17.1.2[1]

来源:花图问答
 编号:TF17-0101

华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唐家会煤矿

采空区管理制度

编 制 单 位 :通风钻探工区 编 制 时 间 :2017年1月1日

1

采空区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采空区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1044—2007)等规定和有关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一)采区、采煤工作面必须编制防火设计。采区设计中必须合理确定开采方法,明确采掘接替顺序,原则上不得布置孤岛面开采;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有防火措施,明确灌浆、注氮、消防管路安设的规格、长度、标准和位置等具体要求。

二) 煤柱的留设必须充分考虑自然发火、防治水、地应力因素,采煤工作面不得随意丢顶、底煤,对采空区遗煤必须标明位置和范围,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三)矿井必须建立健全消防洒水、灌浆、注氮和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等防灭火系统。

四)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水量、水压等满足要求,系统正常运行。

五)矿井可采煤层都必须经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自燃倾向性鉴定,掌握主采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煤自燃临界温度、各阶段预报指标气体等特性参数。

六)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回采工艺,测定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范围,确定工作面月最小安全推进速度。

七)以下情形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或专项)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一)净煤柱≤10m的沿空掘进工作面; (二)采掘工作面过老空(或距老空≤10m);

2

(三)采煤工作面停采、收作期间; (四)已注销火区周围进行采掘活动;

(五)近距离煤层开采在下邻近层进行采掘作业; (六)采煤工作面过构造可能丢煤的。

七)以下地点必须安设传感器,实现在线连续监测。

采煤工作面安设甲烷、一氧化碳、氧气传感器、工作面回风隅角安设甲烷、一氧化碳、氧气、粉尘传感器,工作面回风巷安设甲烷、一氧化碳、氧气、风速、温度传感器。

八)严格信息汇报制度。防火观测点及其他地点一氧化碳、氧气、甲烷等气体和空气温度变化异常、采空区水温及水量变化异常等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进行后续研究处理。

二、采空区密闭管理

一)加强采空区密闭墙位置前后5m巷道支护,对围岩(煤)破碎的地点,进行喷注浆加固。

二)收作面密闭墙必须采用双墙结构,墙体厚度≮1m,两墙间隔≮2.0m,中间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带压注实。做到墙内外形成压差、墙外无瓦斯积聚,达不到严密封闭效果的,必须扩大范围外封。

三)密闭墙的附属设施必须齐全,墙体要留设连通采空区的取样观察孔和措施孔,观察孔、灌浆孔、注氮孔、放水孔等的控制阀门必须引置栅栏外;栅栏距封闭巷口不超过0.5m,栅栏外5m范围内严禁安设电气设备;密闭墙必须编号、建立管理台帐。

四)采空区进、回风密闭墙之间的并联通风巷道内严禁设置密闭墙、风门、调节风窗等通风设施。

五)统筹好老空水探放和防火关系。需打开通往采空区的放水孔、观察孔、注浆孔等各类孔(管)进行作业时,必须设置“U”型

3

装置进行水封,并设专人看管,作业完毕必须及时关闭或封堵严实,发现采空区存在自燃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六)与采空区相连通的各类废弃不用的钻孔必须用水泥浆灌实或采取可靠的封堵措施,保证隔绝严密;受采动影响的报废及封堵钻孔应由专人定期巡检,钻孔必须挂牌管理,建立台账和巡查记录。

七)矿井应指定人员定期对塌陷地区进行检查,每周至少检查1次。若发现地表沟通采空区,则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地表回填方案及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相应的采空区地表回填管理台帐,并对地表漏风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三、采空区密闭墙周巡回检查分析制度

(一)每周取样测定和分析密闭墙内气体成分和温度(墙内水温),墙外的空气温度、一氧化碳、瓦斯浓度和墙内外空气压差等。所有测定和检查结果,必须录入密闭墙管理台账,且井上下各保留一份。

(二)每周取样球胆必须经过色谱分析仪器进行采空区气体化验,发现异常要及时分析比对数据,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当发现密闭墙内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超过24ppm时,必须每天取样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四)密闭墙墙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0ppm,墙外必须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五)采空区密闭后,应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将密闭墙内氧气浓度降至5%以下。并定期巡视检查墙体内气体情况,直至达到规定浓度之下。

(六)空区密闭墙内等地点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0ppm以及出现指标性气体、防火指标数据达临界值的,及时汇报矿调度,矿调度必

4

须在当班内汇报西部公司调度室,发生自然发火事故时必须立即汇报。

(七)每次对密闭墙进行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检查时两人一前一后,相互照应。

(八)密闭栅栏外5m范围内,不得摆放电气设备,不得作为临时车场和贮物场所。

(九)当通风系统发生较大调整时,必须对影响区域密闭墙内、外的瓦斯、一氧化碳和氧气等进行全面检查。

四、采空区防火管理

一)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和分析制度。

(一)总工程师负责确定井下各地点防火观测点的布置、测定方法、次数和内容;

(二)煤矿应对预测预报及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及时整理和分析观测结果,一旦发现某一指标出现异常变化或达到临界值,应及时采取措施。

二)以下地点必须进行防火预测预报,建立台账: (一)采空区密闭墙内、外;

(二)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采空区(测点必须进入采空区或煤岩体内不少于300mm);

(三)中、底分层工作面两巷对应的上分层采空区; (四)距邻近采空区宽度≤10m的煤柱内;

(五)采空区抽采管路、地面钻井抽采管路、顶(底)板抽采巷管路;

(六)其它需要设点检查的地点。 三)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措施

5

(一)灌浆

1、充分利用矿井灌浆系统开展预防性灌浆。对于不能一次采全高或有下层煤开采的工作面,其切眼和收作线范围内遗煤较多的地点应实施预防性灌浆措施,总结分析灌浆防灭火效果。

2、矿井灌浆系统每月至少运行一次,每次运行时间不少于2h,确保系统正常。

3、采煤工作面两巷灌浆管路距工作面不超过50m。

4、灌浆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避免过长距离或倾角大的仰斜敷设。

5、必须建立灌浆设备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灌浆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等规章制度。

6、在采取灌浆防灭火措施前,必须提前编制灌浆安全技术措施,并应包含灌浆前疏水和灌浆后防止溃浆、透水的措施。

7、矿井要完善灌浆防灭火基础资料管理,包括:灌浆防灭火系统图、灌浆记录、设备运转维修、灌浆管路检查维护记录等。

(二)注氮

1、要对疏放水采空区、氧气浓度大于5%的采空区和防火指标异常的采空区应实施注氮措施。

2、采煤工作面采用随采随注的注氮方式时,要针对采空区氧化带范围实施注氮,并关注工作面回风隅角氧气浓度,杜绝熏人事故。

3、注氮管路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足够的机械强度,并经过防腐处理。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

4、制氮机运行期间操作人员要每小时检查注氮机出口的O2浓度、流量、温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确保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

(三)束管监测

6

1、矿井必须利用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对工作面采空区设点定期监测分析,每月至少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1次,保证系统畅通,运行正常,监测准确。

2、对采空区气体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进行注氮作业,确保工作面防灭火主要气体指标降到规定临界值下。

(四)人工检测

对工作面支架每隔20架设点进行架后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 检测,且每班必须按照设点计划进行工作面其他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正常巡视检查。

(五)严格高分子化学材料使用管理。密闭墙、采空区内严禁使用化学注浆材料;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化学防火材料的,必须选用西部公司准入供应厂家提供的合格产品。矿总工程师必须组织编制使用化学材料安全技术措施,现场严格执行。

(六)指定人员每旬观测、分析相邻采空区的漏风量、漏风方向、空气温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等状况;

(七)采用均压防灭火的工作面,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后执行。

(八)采用均压防灭火的工作面应有完整的区域风压和风阻资料及完善的检测手段。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