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

来源:花图问答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测试题

(满分100分,5分卷面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7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

共32分)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3. 绿色化学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环保的产品 B.颜色为绿色的无害化工产品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产品 D.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 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花香四溢

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5.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6.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7.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B.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 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

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 8.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9.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 10.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 点燃酒精灯

11.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急于加药品时,也不可用手直接抓取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B.吃进的食物一断时间后被消化了

C.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 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

14、实验室用试管盛放固体物质并加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应该( ) A.试管竖直放置 B.试管水平放置 C.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15.化学式H2O所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 A. 表示水这种物质 B. 表示一个水分子

C.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D.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 1 页

学姓

校 名

学号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5分) 17.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剩饭馊了 B.滴水成冰 C.水沸腾了 D.菜刀生锈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C.凡是“绿色食品”均不含化学物质 D.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19、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石灰水被烤干了,没有留下痕迹 B.石灰水变成了白色固体 C.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 D.玻璃片上有雾出现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21.下列仪器中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置溶液,加热大量液体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8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28分)

22.不能用已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的原因是 ,一旦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 。 2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编号及名称按要求填空: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24. 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1) (2)

25. (1)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的时候,先把瓶塞拿下, 在桌面上。然后一手拿起瓶子(注意瓶上的标签应向着 ,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 标签),另一手略斜地把试管持好,使瓶口紧挨着(2)固体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大颗粒及块状的用 ,小颗粒及粉末状的用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只须 。 (3)使用胶头滴管的“三不”,即:滴管不能随意放在___________;不要残留试剂在滴管中;用毕应该用 。向试管中滴加药液时,为防止滴到试管外,应将滴管下端 于试管口的上方。 (4)灭酒精灯,应用 。

2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火柴折断 C、自行车轮胎爆炸 D、火药爆炸 E、冰块溶化 F、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G、滴水成冰 H、食物腐败 I、钢铁生锈 27、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 倾斜。加热时先 ,然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 加热。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8 .(3分)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做“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题时,对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将集气瓶盛满水,塞上带长短两根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如图,打开A、B两端的止水夹,在A端向瓶内

_________mL。 20.下列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有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 ) 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里。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最少量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吹气,待水全部排出后,关闭A、B两端的止水夹,即收集到一瓶呼出 的气体。能否从B端向瓶内吹气? , 理由是

29、(6分)几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

第 2 页

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所示.这证明焰心 。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不成立 ①灯焰处a为 ,b为 ,c为 。燃着时 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l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选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_________.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 熄灭后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答题卡 1 11 17 2 12 18 3 13 19 4 14 20 5 15 21 6 16 7 8 9 10 假设①:焰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小烧 心气体含杯,迅速倒转过来并且迅速倒入少量 二氧化碳 的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假设②:焰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 假设②成 心气体含试用火焰点燃 立 石蜡蒸气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玻璃管内壁出现 30.(11分)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点燃前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