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火蚁作为一种入侵性非常高的有害生物,被列为全球100种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威胁到人畜的生命安全,导致田地不能耕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对其进行防治,必须要采取科学的对策和技术,合理利用药物,减少红火蚁的扩散以及蔓延。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关于红火蚁防治技术的经验以及做法,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红火蚁;危害;防治技术;经验;对策 前言:
红火蚁是一种高度危险行的外来入侵害虫,被很多国家列为重大疫情性害虫来防治其入侵。红火蚁攻击性强,会主动叮咬人和动物,被叮咬后会出现红肿、脓包、痛痒甚至会造成过敏性休克。我镇于5年前发现红火蚁活动迹象,近年来出现愈加频繁趋势,2021年提供扑杀红火蚁药物60余件,药物发放到县城周边河东、新民、江东等相关村、组,由县农业局牵头镇农业服务中心配合提供相关技术指导,统防统治面积约3000亩左右,药物发放及提供技术指导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具体方法现汇报如下:
一、红火蚁的危害
红火蚁来自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分布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不同国家。2004年我国在广东省湛江吴川首先发现,对于农业生产、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红火蚁取食植物细嫩部分及花果,危害农作物,还会与本地蚁竞争,赶走益虫,不但能破坏地区生态环境,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干扰,甚至威胁到人和动物的生命安全。在受到红火蚁的攻击之后,酸性毒液会进入体内,引起酸痛,还会产生表皮坏疽、瘙痒脓包等现象,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除此之外,红火蚁还能损坏建筑、电器设备、线路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红火蚁种群密度高,容易扩散和蔓延,所以需进行大规模防控。在2005年期间,我国甚至将红火蚁列入了有害生物、检疫害虫的名单。所以红
火蚁的防治非常重要,必须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对其进行杀灭,减少其带来的危害[1]。
二、红火蚁防治技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采用药物来防治红火蚁
在产生红火蚁的区域,可采用药物来进行处理与防治。一般选择触杀效果好的药剂,比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七氟菊酯、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从而对区域的草皮、花卉、植物等进行药物浸泡。在这个过程中,所栽培的土壤以及植物需要是湿润的。若是盆栽,那么就要对其喷洒毒死蜱药物、二嗪磷药物,药物有效成分大概占植物介质的0.002%左右,最后再进行洒水。
对于肥料、土壤、杂物中的红火蚁,同样要使用药物,比如毒死蜱、二嗪磷、氰戊菊酯、阿维菌素、氟虫氰等,通过药物来进行熏蒸、喷洒。其中药物的有效成分大概占介质的0.002%左右。用完药物之后,要进行搅拌和洒水,使其更加均匀,全面防治红火蚁。对于交通工具或者衣柜的红火蚁防治,则可以采用上面所说的药物来进行消毒,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药物的浓度。
(二)利用饵剂诱杀红火蚁
也可以采用食物残渣和药物来配置毒饵,通过工蚁取食毒饵并搬运回巢喂食幼蚁后杀灭整蚁巢。达豪0.1%茚虫威杀蚁饵剂适口性非常好,颗粒形状大小特别合适红火蚁搬运,是消灭红火蚁的首选药物,施用饵剂一般1-2周进行复查,根据防控效果和气候条件,不断查漏补缺施药,直到根除红火蚁。与此同时可在面包屑、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加入氟蚁腙、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毒饵可对红火蚁起到吸引的作用,并且产生胃毒的功效。一般情况下,采用地点小范围点施的方法,将红火蚁引诱到工蚁的地点来进行处理。具体施撒药方法如下:
单蚁巢施药:蚁巢密度低,分布较施药,将饵剂点施或环撒在蚁巢边缘10-50厘米范围,每巢15-20克。
普遍撒施:没有发现明显蚁巢但普遍可以诱集到红火蚁的区域 ,在发生区内均匀撒施饵剂 ,一般每亩剂量500-1000克。
单蚁巢施药+撒施:红火蚁发生严重,有明显蚁巢的较大面积发生区,除每巢点施20-30克饵剂外,还要按每亩1000-2000克剂量均匀撒施饵剂。
(三)利用粉剂处理
利用触杀型药物进行单个蚁巢处理,降达豪0.2%的高效氯氰菊酯杀虫粉剂具独特机理,粉末粘附虫体性能强,有利于红火蚁个体将粉末带回巢内,传染其他个体和蚁后。具体方法可用铁锹快速松动蚁丘,深度10厘米以上。觅食比较活跃并且6小时内无雨时,灭蚁效果最好。待红火蚁大量涌出时再均匀撒施粉剂,最好边松土边施药。将整个蚁丘完全破坏施药,梅巢施药50-150克,蚁丘较大时加大用量。
(四)针对四周环境进行清理
不良的环境也会为红火蚁的生存制造条件,为了防止红火蚁滋生,还要对四周环境进行清理。对于住宅区,要时常清理地面以及墙角,清除掉多余的物品、食物残渣,尤其是食物残渣,更是容易吸引和繁殖红火蚁。对于住宅附近的杂物和杂草也要进行清理,而且建立排水沟,在四周水沟边喷洒石灰。
如果是荒坡地,由于蚁巢密度很大,必须要采用除草剂。等到杂草被除掉后,露出蚁丘,然后再喷洒毒死蜱、七氟菊酯等药物。只有除掉了杂草,才能防止红火蚁通向田地。在园林内,则要在树干以及地面喷洒石灰水,避免红火蚁滋生。最后还要对垃圾进行清除,禁止堆放垃圾和杂物,并且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从而防止为红火蚁创造适宜的环境,并减少红火蚁的传播。
(六)进行跟踪监测和检查
在对红火蚁进行了防治之后,要在2到5周之后,挖开其中一些巢穴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巢穴中仍然存在红火蚁,那么则要继续采用药物进行灌巢处理。或者是在其中喷洒一些诱饵,对红火蚁进行继续扑杀,直到彻底杀灭。
同时,在防治工作开展了一个月之后,也要在附近的区域设置不同的监测点,从而覆盖整个防治区域。每个监测点的面积大概是50㎡左右。而且需再设置一
部分诱捕器,做好监测方面的工作。每次大概诱捕三天左右,每个月开展一次诱捕工作。在保证红火蚁防治效果的同时,也起到随时监管的作用。
三、结束语
红火蚁的繁殖能力、适应能力较强,如果缺乏天敌,就会快速的繁殖和扩展。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对其进行重视,加强对各种绿化植物、田地的监测,如果发现红火蚁,则要选择简便、高效、经济的防治技术,并且对防治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这样才能防止红火蚁扩散和传播,减少其带来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彭业成,谭福洋,施祖珍. 桑园红火蚁的灭杀防治技术初探——以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为例[J]. 广西蚕业,2021,58(03):62-66.
[2]张燕雄. 红火蚁生物学特性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探讨[J].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0):176-177.
[3]彭业成,谭福洋,施祖珍. 桑园红火蚁的灭杀防治技术初探——以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为例[J]. 广西蚕业,2021,58(03):62-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