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 步入化学殿堂
一、选择题(此题20小题,共4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下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融化 B.衣服晾干 C.酒精挥发 D.食物腐败 2.以下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研制新药物 ②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以下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 ...
A B C D 4.以下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选项是〔 〕 ......
A B C D
5.家庭厨房中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未吃完的饭菜变馊 B.天然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水沸腾 D.菜刀生锈
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7.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A.发热发光
B.生成新物质
C.颜色发生变化 D.状态发生变化
8.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9.以下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B C D
10.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1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以下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2.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13.文言同学在化学课上发现蜡烛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他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一样的实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教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14.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5.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酒精灯 ④石棉网 ⑤试管夹 ⑥铁架台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6.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局部后,俯视读数为2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17.以下表达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C,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18.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以下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没有规定用量时,液体取1-2ml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三
D.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要量取的量程 19.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0.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
二、填空与简答(此题7小题,共60分)
21.〔5分〕以下仪器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③ _________。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仪器,说明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一点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现有以下仪器:
mL504030201020C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洗涤试管应使用 。〔填仪器名称〕
〔2〕〔2分〕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请给出区分以下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请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及.........结论〕 ..
(1) 水和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氧化碳和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请指出图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分〕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以下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不良后果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26.〔12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展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局部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以下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c b a
外焰 内焰 焰心
【观察与思考】
〔1〕发现火柴梗的_____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反思与结论】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
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烧杯〔如以下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和碳元素。
【反思与评价】请你对小刚同学设计或结论予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探究三:探究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蜡烛的长度是否有关。
小军同学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过一会儿蜡烛会熄灭。这是为什么呢?小军同学又进展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蜡烛的长度有关系吗? 【建立假设】假设蜡烛燃烧的时间与蜡烛的长度成正比。
【收集证据】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两只同样大小的大烧杯分别倒扣在燃烧的蜡烛上,用秒表计时,重复实验四次,分别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蜡烛燃烧的时间 长蜡烛 23.1 8 s 23.19 s 短蜡烛 26.06 s 24.94 s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第三次 第四次 20.02 s 15.16 s 21.45 s 19.10 s 【获得结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同样大小的倒扣的烧杯中,较长的蜡烛燃烧时间较短,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评价】为什么蜡烛燃烧的时间与蜡烛的长度不成正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3分)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江一杰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__的观点正确。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 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比拟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下,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比拟两瓶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上下,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参考答案:
1---5:DDCCC,6---10:CBBBC,11---15:CCBDA,16----20:ADCBD 21.⑴量筒 漏斗⑵ ④ ② ⑶合理即给分
22⑴滴管,试管刷⑵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1/3处。⑶滴管、量筒⑷滴管、量筒
23⑴分别嗅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无气味的是水。
⑵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的原气体为二氧化碳,木条燃烧一会又熄灭的是空气。
24.(1)用手拿试管加热(或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 试管口没有向上倾斜加热 (2)锌粒没有放在横放的试管口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3)试管夹不应从试管的上部往下套 25.
错误操作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不良后果 试剂流入胶头并腐蚀胶头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偶尔有盛液流下,腐蚀标签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试管炸裂 污染试剂瓶内试剂 试管底被捣碎 26. 探究一:〔1〕a (2)外焰 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探究二:【分析结论】CO2和H2O 氢元素 【反思与评价】没有考虑蜡烛芯对实验的影响;是否含氧元素无法判断等合理答案
探究三:【获得结论】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长度不成正比 【交流评价】可能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不易沉降到烧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烧杯的上部致使长蜡烛先熄灭
27.日照后,⑴将集气瓶装满水,在公园中倒掉,盖上毛玻璃片。⑵向两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清晨的空气中浑浊多。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3〕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光照后的空气中燃烧的时间更长。光照后空气中氧气含量高。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