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 姓名_____ 总分_____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请把选项填在答题栏里):
2 3 4 5 6 7 8 9 题号 1 答案 题号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2、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当时的社会局面不包括: A、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减轻 B、人口大幅度增长 C、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D、大运河上漕运繁忙 3、武则天曾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思想?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4、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这两个人是:
A、房玄龄、杜甫 B、房玄龄、杜如晦 C、魏征、杜如晦 D、房玄龄、魏征
5、唐朝长安城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商业区在: A、宫城 B、皇城 C、东市和西市 D、京城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玄宗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白瓷、邢窑青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C、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D、唐朝时期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7、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8、唐朝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这是因为
A、科举制的推动 B、唐朝经济繁荣 C、中外交流频繁 D、迎合统治者的喜好 9、唐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
A、吐蕃 B、回鶻 C、南诏 D、靺鞨 10、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结盟 B、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C、使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 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11、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12、下列哪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诗经》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大唐西域记》
13、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实际上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李冰 B、李春 C、郑板桥 D、鲁班
14、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画圣”“诗圣”分别指:
A、华佗、顾恺之、李白 B、华佗、顾恺之、杜甫 C、张仲景、吴道子、李白 D、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15、下例关于澶渊之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宋兵败求和 B、北宋屈辱议和
C、使宋辽之间长久和平 D、有利于宋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16、建立西夏王朝的是
A、冒顿 B、元昊 C、阿骨打 D、阿保机 17、北宋时,“号为冠天下”的丝织品出现在( )地区
A、四川地区 B、江浙地区 C、两广一带 D、山东地区 18、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
A、洛阳 开封 B、开封 杭州 C、开封 长安 D、洛阳 杭州 19、和汉唐不同,宋代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节省布料 B、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C、便于穿着 D、国家规定 20、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才形成的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22、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梦溪笔谈》—沈括 B.《念奴骄·赤壁怀古》—李清照 C.《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D.《送子天王图》—吴道子 2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24、《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2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特点是()
A、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封建社会发展,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D、封建国家分裂,封建经济繁荣 二、材料解析题: (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地回答。本题38分) 26、仔细观察下面两幅运河图,请回答问题:(11分)
(1)图A是谁在位时开通的?此河两端及中心分别是哪里?(4分)
(2)图B是什么时期的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两条运河的走向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开通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苏湖”具体指哪两个地方?(2分)
(2)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是什么意思?(1分)
(3) 上述材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我国经济在宋朝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三:“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
请回答:
① 材料一画面精美,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1分)
② 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1分)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2分)
③ 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2分)三种发明分别
指什么?(3分)
④ 合上述材料,请你试举一例说说我国古代这些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
“秦皇,汉武稍逊风骚;唐宗,宋祖略输人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沁园春·雪》
请回答:(10分) (1)“唐宗”指的是谁?他在位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结果怎样?(6分)
(2)“一代天骄”指的是谁?他是什么民族的首领?他有什么功绩?(4分)
三、历史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作答,融入生活实际,鼓励创新。本题12分)
30、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探究,请回答: (1)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朝哪一位皇帝对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他采取什么样民族政策?他被少数民族首领共同拥戴为什么?(3分)
②列举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两例。(2分)
(2)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①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2分)
②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2分)
(3)深入探究:通过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3分)
一、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4 D 2 D 15 A 3 B 16 B 4 B 17 A 5 C 18 B 6 B 19 B 7 C 20 B 8 A 21 B 9 B 22 B 10 B 23 B 11 D 24 B 12 D 25 C 13 B 二、26、(1)图A是谁在位时开通的?此河两端及中心分别是哪里?(4分) 隋炀帝 涿郡 余杭 洛阳
(2)图B是什么时期的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3分)
元朝 便利南粮北运
(3)两条运河的走向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开通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元朝的运河比大运河要直且位置东移 促进经济的交流 27、阅读下列材料:(6分) (4) 材料一中“苏湖”具体指哪两个地方?(2分)
苏州 湖州
(5)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是什么意思?(1分)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6) 上述材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我国经济在宋朝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
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自然条件优越,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28、(1)材料一画面精美,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1分)
雕版印刷术
(2)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1分)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2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字体工整 装订精美
(3)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2分)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3分)
中国人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4)合上述材料,请你试举一例说说我国古代这些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9、(1)“唐宗”指的是谁?他在位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结果怎样?(6分) 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吏治,戒奢从俭,重用人才和虚心纳谏,国家安定 经济繁荣 出现贞观之治 (2)“一代天骄”指的是谁?他是什么民族的首领?他有什么功绩?(4分) 成吉思汗 蒙古族 统一蒙古 建立蒙古国 30、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朝哪一位皇帝对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他采取什么样民族政策?他被少数民族首领共同拥戴为什么?(3分) 唐太宗 开明 天可汗
②列举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两例。(2分)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2)①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2分)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②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2分) 可以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深入探究:通过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3
分)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历史是由个民族共同缔造的,虽然民族间有过冲突和战争,但和平友好是民族交往的主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