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来源:花图问答
第14卷第1期 2013年3月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bl_l4 NO.1 Mat.2O13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赵晓冬, 吕爱国, 李兴国, 王伟伟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 要] 针对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面临政策优势弱化、国际资本转移、土地资源紧 张、劳动力成本提高、低水平重复建设、发展定位模糊等问题,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 式入手,选取六个代表性开发区,通过构建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 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而从政策、区位、产业、环 境、科研、文化等不同角度对秦皇岛经济开发区提出发展建议,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 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瓶颈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92(2013)O1—0106—03 开发区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和研究热点。国外对开发区概念虽尚有争议,但对其作为 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园区及其综合型经济特区 等的统称这一认识却是共识,在这一共识基础上的研究具 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国内研究以国际借鉴、实证分析 和经验总结为主,相应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开发区理论研究 和应用实践。然而,由于开发区的新生独特性及研究手段 国外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贸易自由港等成功经验的基 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是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 要内容。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开发区的特定历史使 命。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依赖于政府财税优惠 政策、产业国际市场的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完善 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1984年到现在,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已经走 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1年)为创建和探索期;第 二阶段(1992--1998年)为高速增长期;第三阶段(1999 年以后)为稳定发展期。这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引进外资 的局限性,目前开发区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发展 模式理论研究及其分析方法创新等方面都亟待深化。 中国开发区的产生起源于改革开放,开发区的发展历 程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1980年,国务院在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4个沿海港口城市创建了经济特区,并赋 予这些地区在财政、税收、外汇、进出口、用地、用工等 方面享有特殊权利和一系列优惠政策。1984年,国务院又 先后批准建立了l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这14个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区,以吸收利用外资、拓展外贸出口及发展现 代工业为发展目标。自此,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了 一的历程大致相同,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转变、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过程。 目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已完成了粗放式创业阶 段,进入内涵式全面提高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技术 开发区普遍面临政策优势弱化、国际资本转移、土地资源紧 张、劳动力成本提高、低水平重复建设、发展定位模糊等发 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展瓶颈,都处在一个战略转折阶段,面临着转变和调整。能 否顺利实现转变,关系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模式及瓶颈 二、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n首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是在借鉴国内经济 蒌一198。4盖嚣 [收稿日期】 2013.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发区发展瓶颈及其对策研究”(HB12GL031)阶 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赵晓冬(1960一),男,辽宁沈阳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1期 赵晓冬等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107 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毗邻京津,联结华北和东北两大经 济区,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省会石 家庄480公里。全区规划控制面积128平方公里,分东区、 西区两区,东区位于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老龙头东侧, 西区紧邻著名避暑胜地北戴河。拥有海岸线6公里,海域 面积23.81平方公里。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目前国内少有的集国家级开 发区、出口加工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和省级软件产业基地等政策优势和载体服务于一体的经济 强区,现已形成“西精东重、西高东大”的产业特色。西 区发挥工业基础好、设施配套齐全的优势,侧重开发精密 型、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 突出西区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东区侧重开发重型、大型制 造业和现代物流业,集中布局港口依托重大装备制造、食 品加工及物流企业,突出东区临港型和高外向度的经济特 色,现己形成粮油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重大装备制 造、冶金及金属压延和玻璃建材等五大特色产业。201坶糠嚣甘褴,总纛^识嚣v 1年,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8-31亿元,占 全市的19.6%;财政收入31.97亿元,占18.9%;规模以上 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15.27亿元,占43.1%;实际利用外资 1.74亿美元:到位内资87.06亿元。 “十二五”期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定位 是:河北省现代产业集聚样板区;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战 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国家级数据产业创新示范区和服务外 包示范园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先导 区;秦皇岛市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先试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生 态新城区。 到2015年,秦皇岛开发区要在秦皇岛地区率先实现现 代化,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等各项指标要名列全省开发 区前茅:GDP达到36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 值占GDP比重达到40%。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87亿 美元,累计进区内资504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140亿美 元。届时,秦皇岛开发区将建成体现“龙头、创新、示范、 生态、文化、和谐”等特征的现代化经济强区、创新先导 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 三、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瓶颈 本研究选取了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人 力资源、经营成本、社会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环境、发 展与效率、产业结构、经济辐射力、国际化程度等10个一 级指标,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末从业 人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重等共28个二级指标对天津、 广州、苏州、青岛、南通、秦皇岛共六个代表性经济技术 开发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需 要指出的是,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研究虽采用的是 2010年的数据,但不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1.秦皇岛开发区经济总量较低。2010年秦皇岛开发区 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80.29亿元,在六个开发区中名列最 后,仅相当于广卅I和天津开发区的约九分之一;秦皇岛开 发区财政收入为25亿元,仅相当于广卅I开发区的十五分之 一,甚至与在城市规模上与秦皇岛大致相当的南通相比, 秦皇岛也大为逊色,财政收入不及南通的二分之一。经济 总量低、规模小,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优势;财政收入低,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受到限制。 坶簟人坶妥 ^万元v纛雨 2.秦皇岛开发区发展效率有待提高。研究选取了GDP 增长速度和从业人员人均GDP两个二级指标对六个开发区 的发展与效率进行了比较。2010年秦皇岛开发区GDP增 速为16.6%,在六个开发区中位居末位,比最高的天津 (25.1%)低8.5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秦皇岛开发 区仅为16.5万元/人,远远低于其他5个开发区,大约相当 于青岛开发区的一半(32.9万元/人),还不到苏州开发区 的三分之一(50.2万元/人)。从以上指标来看,秦皇岛开 发区落后较大,发展效率亟待提高。 壤市 3.秦皇岛开发区技术创新环境有待改进。从累计高新 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五个二级指标 对6个代表性开发区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秦皇岛开发区 在累计高新技术企业数上高于南通l1个,高新技术企业产 值占总产值比重与南通开发区相当。但在其他指标上,秦 皇岛开发区则全面落后。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这一核 心指标,秦皇岛开发区仅为49亿元,比位居倒数第二的南 通相比低80亿元,大约仅相当于天津开发区的2%。可见 秦皇岛开发区必须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  108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 均簟人量Go,^万瓮v 企业发展,增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切 实改善园区技术创新环境。 赣南 4.秦皇岛开发区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从反映国际化 程度的两个二级指标——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园区进出口总 额来看,2010年秦皇岛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1.47亿 美元,进出口总额23.83亿美元,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开发 区。应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广泛吸引外资。同时研究实施 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园区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 四、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对策 1.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 争取中央政府和河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2011年l1月,国 务院正式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将 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 承接地。河北省政府也制订了优先支持沿海地区发展的政 策,这对秦皇岛开发区而言可谓天时、地利俱备。接下来 的工作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河北省的政策,做好政策具 体落实,充分发挥临近京滓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在产 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 合,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构筑承接平 台,促进京津的产业转移,成为京津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 区域。 2.利用交通枢纽地位,积极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随着秦皇岛火车站扩建、北戴河新机场落成、津秦客运专 线的开通,秦皇岛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秦皇岛 与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的流 动将更加顺畅。秦皇岛开发区应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积 极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3.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改善园区技术创新 环境。据统计,2010年秦皇岛开发区工业高新技术企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10%,远低于全国开发区的平均 水平,而同期的青岛开发区为72%,天津开发区为45%。 2010年秦皇岛开发区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分别为572 件和381件,同期天津开发区分别为2500件和1202件, 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不及天津开发区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秦皇岛开发区应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力度。 4.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 秦皇岛开发区内有河北省唯一的“国家A类大学科技园” ——燕山大学国家科技园,开发区周边有燕山大学、东北 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河 北建材学院、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等众多高校。秦皇岛 开发区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 所的科技研发、人才资源,积极推进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 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5.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园区。秦皇岛最大的优势 在于自然环境,近年来秦皇岛开发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 上的天数都在350天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在50%左右, 这些指标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名列前茅。要继续做好 环境保护,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进入, 以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人们来此投资落户。 6.充分利用秦皇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秦皇岛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文化 产业的天然禀赋(全市现有A级景区30家,其中4A级以 上景区16家)。2011年,秦皇岛市获得“中国最佳休闲城 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城市休闲国家标准试点 市”等称号。秦皇岛开发区应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整 体发展规划,研究将二者相结合的可行性措施,使旅游产 业为开发区发展服务,优化开发区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l】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EB/OL].http://city.sina. tom.cn/ciyt/t/.htm1. [2】张晓欢,常旭,沈体雁.中国开发区研究热点问题[J】.特区 经济,2012(8). 【3】康艺凡.开发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 横,2006(6). [4] 熊军,胡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 对策,2001(1). [5】孙蚌珠.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中的转变和调整[J】.中共福建 省委党校学报,2000(6). [6 高国力.当前我国开发区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湖北 6]经济学院学报,2006(5). [7】吕爱国,赵晓冬,郄少健.河北沿海地区数据产业发展可行 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 【8]张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 刊,2008(4). [9] 吕钟.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方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2 (33). 【lO]刘满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效率比较研究[J].江 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 【责任编辑田春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