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输液操作的目标?
答:成功穿刺、安全留置、血管保护。 2、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空气栓塞、肺水肿。 3、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因素?
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患者皮肤消毒不严、患者血源性传播、导管在穿刺前被污染、输液接头被污染、药液被污染. 4、常见静脉炎的种类?
答: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5、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答:合理选择血管,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滴速、消毒待干等. 6、机械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
答: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固定不牢、快速及大量输液。 7、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答:因为软管与针芯紧密贴合,穿刺前要转动针芯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8、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答: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9、常见静脉血流量?
答:手背至肘部静脉〈:95ml/min 肘部至肩部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10、堵管的常见原因?
答:过度活动,体位变化导致导管异位、冲管不充分导致血栓形成、多种药物混合产生药物沉淀
11、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答:72—96小时。 12、留置针的穿刺角度? 答:15—30度。 13、选择静脉和导管的基本原则
答:①选择最适合病人病情及疗程需要的输液工具
②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③在满足治疗输液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的导管 14、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答:对接受治疗者无害、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不使废弃物对他人造成伤害.
15、安全留置针的概念?
答:“安全”是指杜绝可能的血液的接触和针尖扎伤的可能性,安全型留置针必须具有防止血液接触和针刺伤的设计。 16、输注何种液体时,输液接头需要每24小时更换? 答:输血、胃肠外营养(TPN)。
17、INS标准规定冲管时冲管液的最少量? 答:导管及其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17、冲管液的种类? 答案:生理盐水.
19、封管液的种类?
答:生理盐水、0-10单位/ml的肝素盐水。 20、化学性静脉炎的处理措施?
答:停止再次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
21、为了检验导管功能,在冲管之前一项重要操作步骤是? 答:抽回血.
22、给予导管冲管的时机包括哪些?
答:导管植入后立即冲管、液体的输入速度不正常、经导管抽血前后、不同药物输注之间。
23、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答: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其中血液传播的方式:静脉注射吸毒、接受血液或血制品、医源性感染等. 24、医护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答:被艾滋病病毒阳性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物刺伤皮肤、破损的皮肤、伤口接触到HIV阳性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感染的血液或体液飞溅到口腔或皮肤粘膜。 25、哪些操作可能导致针刺伤或锐器伤?
答:注射、血液标本的采集、冲管与封管、伤口换药等。 26、INS规定导管冲封管应选择多少ml管径注射器? 答:10ml以上.
27、发生针刺伤应该怎么办?
答:当发生针刺伤,应当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用流动水冲洗伤口,最后用碘酒消毒伤口,同时向你的上级报告纪录,并做常规检查。
28、皮肤消毒时为何要待干?
答:结合消毒液种类,一般需待干达到延长消毒时间、保证灭菌效果;避免在穿刺时将消毒剂带入血管,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29、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原则?
答:在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下,使用最短、最细、最少腔的导管。 30、发生导管内回血的原因有哪些?
答:胸腔压力的变化、肌肉收缩、冲管技术不当、冲管不充分等。 31、INS建议不适合经外周短导管实施的输液治疗包括哪些? 答: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 物、渗透压〉600mOsm/L的液体。
32、由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 什么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答:下肢静脉.
33、预防穿刺点渗出的措施有哪些?
答: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不完整的皮肤上穿刺、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有效固定,防止导管脱出、规范的置管操作.
34、什么情况下应立即更换输液接头?
答:从导管里取出血培养标本之前,输注血液制品之后、输液接头内
有血液或者残留物、怀疑被污染的时候。 35、标准预防原则是什么?
答: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6、标准预防包括哪些措施?
答:(1)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2)操作前后洗手;(3)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时,应戴手套、防渗口罩、防护眼镜;飞溅严重时穿戴防渗透的隔离衣或围裙;(4)可以事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输液器具;(5)在进行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锐器伤害;(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回套针帽,禁止直接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7、国际型号留置针与国内头皮针型号的比较?并说明外周留置针不同型号的颜色? 头皮针 5# 7# 9# 12# 14# 外周留置针 24G 22G 20G 18G 16G 外周留置针颜色 黄色 蓝色 粉红色 绿色 灰色
38、使用留置针时,皮肤消毒范围和敷贴的大小? 答:皮肤消毒范围8x8cm, 敷贴6x7cm 39、简述静脉炎的分级: 级别 临床症状 0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有脓液流出 40、冲封管的目的?
答:冲管的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封管的目的: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 42、目前临床冲封管实践中,存在哪些风险?
答:缺乏无菌条件、污染、锐器物、针刺伤、用药量误差。 43、2011版的INS指南中,术后患者如使用肝素盐水进行冲封管,在哪个时间段要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 答:第4天—第10天
44、在哪种操作后,需要更大容量的冲洗液?
答:输血后、输注甘露醇之后、采血后、胃肠外营养(TPN)之后. 45、使用外周留置针时,应使用哪种冲洗液进行导管冲封管最好? 答案:应尽量选用与机体组织生理相平衡的0.9%氯化钠溶液。 46、使用无针输液接头时,正压封管是? 答案:先夹紧小夹子,再拔除注射器。
47、静脉解剖中那一层会受到化学性刺激敏感,产生痉挛,可能导致收缩,截断血液向周围组织的流动,造成细胞坏死和坏疽 答案:血管
中膜。
48、针尖穿刺置那一层即可见回血? 答案:血管中膜。
49、根据哪个指标鉴别是外周还是中心静脉导管? 答案:导管尖端是否上腔静脉。
50、纱布敷料更换的推荐频率? 答案:每2天更换一次。 51、上腔静脉的体表定位点?
答: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52、敷料更换的原则有哪些?
答:透明的半透明敷料(TSM)应该每5—7天更换一次,纱布敷料应该每48小时更换1次、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透气敷料、当穿刺点覆贴变潮湿、松动、污染时应立即予以更换、禁止将导管或者置管部位长期浸在水中。可以进行淋浴,但需要对穿刺点进行保护,妥善保护导管体外部分.
53、正常体液PH值?多少视为强酸?多少视为强碱? 答:7。35—7.45,〈4。1为强酸,>9。0为强碱。 54、渗透压多少为等渗范围? 答:240—340mosm/L。 55、静脉瓣的机理和作用? 答:顺血流方向开放,防止血液逆流。 56、静脉感染分为
答: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两类 57、封管后为什么会有回血?
答:封管液中的晶体渗透压与血液中的胶体渗透压是相对平衡的,封管液中无胶渗压,由于血液中胶渗压的缘故,可能会将一些血细胞带入导管。此外,置管部位血管的压力变化易导致回血现象。 58、皮肤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59、冲封管的金标准是什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答:ACL,A(assess)导管评估、C(clear)冲管、L(lock)封管. 60、皮肤上的微生物有
答:常驻菌和暂住菌,洗手可以除掉暂住菌 61、简述留置针与头皮针操作时的区别:
答:头皮针 留置针 消毒范围 直径5cm 直径8cm 选择血管 从远端到近端 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 选择穿刺点 血管一侧进针 血管上方直刺 进针角度 5—15度 15—30度 进针速度 快 慢 进入血管后 停止进针或进针少许 进针少许后退针芯0.2cm,送软管 固定 普通胶布 无菌透明敷料 ,保留时间 2-4小时/一次性静推 72-96小时 62、世界艾滋病日是那一天? 答:12月1日。
63、医务人员常见的血源性感染意外事故的原因有: 答:针刺、切割、抽血和直接接触四种。 64、CRBSI的中文全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65、血管上的哪一层损伤最易发生静脉炎:内膜层。 66、如何达到“输液治疗的最佳实践”?
答:程序化操作、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减少病人费用、提高
病人满意度、减少劳动强度、减少针刺伤. 67、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于1972年成立。 68、化学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血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 4.留置时间过长 5.消毒剂未干 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69、药物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 答: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4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 70、静脉输液的范畴?
答:液体与电解质的治疗、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全血与血液成分输注、镇痛治疗、营养治疗。 71、常见药物的PH值?
环丙沙星3。3—4。6 氯化钾5.0 万古霉素3。5 环磷酰胺3.0-9。0 长春新碱3。5—5 表阿霉素3。0 顺铂3.5-6 盐酸多巴酚丁胺3。5 72、常见药物的渗透压?
PN 1100—1400 20%甘露醇1100 50%GS 2526 右旋糖苷2000 造影
剂〉1000
73、输液速度与静脉炎有什么关系?
答: 静脉输液时,若输液速度大于血液流速,则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 液流率大于血流率时,将出现: 血管侧压力增高,易出现机械性静脉炎; 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更易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血液回流受阻,没有大量的血液稀释药物,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增高; 易出现化学性静脉炎;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壁失去正常的血液营养供给,易出现渗漏.
74、输液接头使用的原则是?
答:常规3—4天进行更换,特殊情况除外,输液接头首选无针系统,以保证安全连接,应使用螺口连接、每一次连接输液通路前,均应消毒无针输液接头,建议使用酒精、碘酊、或者洗必泰葡萄糖酸盐/酒精。
75、预防发生导管栓塞而进行的护理干预包括?
答:在置入过程中,不能有导管通过穿刺针被撤除;探针不应被再次插入到导管之中;护士不应该在非耐高压血管通路装置中使用高压注射;为了防止导管的损伤,冲管时使用的注射器的大小应该和生产厂家的说明书的要求保持一致;在锁骨下静脉的穿刺部位,应该警惕夹闭综合症发生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76、职业暴露的情况?
答:血液喷溅到医务人员的眼镜、鼻腔、口腔等粘膜、接触病人的粪便或尿液、被血液污染的利器刺伤、配置化疗药时不使用生物安全
柜。
77、输血反应包括?
答:急性溶血、非溶血性发热、过敏反应. 78、使用头正中静脉进行静脉穿刺须谨慎的原因? 答案:在肱动脉前交叉.
79、静脉输液时,若管路连接分开会面临空气栓塞的风险最大的血管是?
答:颈内和颈外静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