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来源:花图问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以及动力性冠状动脉阻力增加,血栓增 芦震宇 136200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仙城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15g,生地15g,纳少便结着,加陈皮10g, 竹茹10g,生山楂15g。方中黄连为君药 加,以及劳力负荷终止后胸痹不能缓解。 胸痹之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 《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 喉痹、逆气”。将饮邪痹阻胸中作为胸痹 用于清热解毒,莲子心清心除烦,半夏、瓜 蒌、薤白、莱菔子、化痰宣痹,赤芍、丹参祛 瘀通脉,皆为臣药,共奏清热毒,化瘀祛 瘀,达到宣痹通脉之效。 病历资料 患者,男,62岁,主因“阵发性胸骨后 的主要病机。以胸部疼痛、憋闷,甚则胸 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表现 的病症。多因素体阳虚,寒凝心脉,感受 寒邪,或忧思恼怒,瘀血内阻,肝郁气滞; 或久病不愈,房劳伤肾,进而损及心之阴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不稳定型心绞痛 热毒痰瘀互阻胸痹20.19O 疼痛1年,加重3天”,2011年3月16日 11:00时人院。患者主诉1年前,出现无 明显原因的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憋闷不 适,疼痛范围为手掌大小,无明显放散痛, 阳等引起;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聚湿生 痰,闭阻心脉;或劳倦伤脾,生化无源,心 经验推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 失所养,气血不足。常见主要类型:①寒 凝心脉型胸痹,证见心痛如绞、遇冷则疼 痛加重,甚则伴有手足不温,冷汗出,心痛 伴心悸,气短,恶心,烦躁。自服“速效救 心丸5粒”5分钟后感觉疼痛减轻。素日 按医嘱规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肠溶阿司 匹林及辛伐他汀等药物。疼痛等不适症 状多在劳累、情绪激动时发作。患者既往 有吸烟史20余年,10支/日,饮酒史10余 年,5~6两/日。高脂血症史6年。最近 冠心病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 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 于女性,在我国已呈明显增多的走势,称 为“人类第一杀手”。不稳定型心绞痛主 要包括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 缺血改变、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后早期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 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 彻背,心悸气短,苔白脉紧;②痰浊闭阻型 胸痹,证见心痛胸闷,纳少倦怠,咳痰黏 稠,苔白腻脉滑;③瘀血痹阻型胸痹,证见 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暗红苔薄、有瘀 斑,脉弦涩或结代;④心气不足型胸痹,证 见心痛伴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舌淡脉细 缓;⑤心阴不足型胸痹,证见心痛,心烦失 眠,头晕,口干盗汗,脉细数,舌红少津;⑥ 心阳亏虚型胸痹,证见心痛心悸,遇冷病 甚,四肢不温,神疲气短,脉沉迟,舌淡胖。 辨证施治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主要在 胸骨中上段,甚至波及心前区,疼痛范围 3天以来,多次出现无诱因的心前区疼痛 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不能缓 解。自发病以来出现夜寐差,纳食差,小 便调,大便干结,全身乏力等症状。查体: 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状态 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变化快,发病 率高,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 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因此加 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治是十分必要 的。冠心病在中医中被称为胸痹、惊悸、 怔忡、厥心痛或者真心痛。汉代医学家张 差。体型肥胖。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滑。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充盈,双肺无 干湿哕音,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低 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肿 大。四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不 仲景首次在《金贵要略》中总结出胸痹的 名称。本文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 心绞痛(热毒痰瘀互阻型胸痹),疗效十 分显著,效果明显、可靠。现将以往治疗 经验作以介绍,以利于临床推广。 病因病机 约手掌大小,常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 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性质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可因劳累、 正常心电图,心肌缺血(Ⅱ、Ⅲ、AVF、V4、 V5、V6、sT段下移0.1mV)。心肌酶指标 显示在正常范围内。西医诊断:①男性, 老年,病程长。体质肥胖。②既往有长期 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病史6年。③ 症状:心前区憋闷样疼痛,范围手掌大小, 无放散痛,初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5 情绪激动所诱发。疼痛可在休息(停止 原来活动)或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硝 酸甘油片”3~5分钟内消失。痰浊闭阻 型胸痹,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 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治法:通阳泄浊,豁 痰宣痹。证见心痛胸闷,纳少倦怠,咳痰 黏稠,苔白腻脉滑。给予清热解毒,化痰 祛瘀,宣痹通脉治疗。方用清营祛痰活血 汤1号,组成:黄连15g,赤芍15g,莲子心 6g,全瓜蒌10g,半夏10g,薤白10g,川I芎 10g,丹参10g,加减:胸痛剧烈者,加没药 6g,乳香6g,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 心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0g,心悸失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主要包 分钟症状可缓解。④心电图示不正常心 电图,心肌缺血(Ⅱ、Ⅲ、AVF、V4、V5、V6、 sT段下移0.1mV)。西医诊断:①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Ⅲ级。②高脂血症。西医治疗:给 予扩冠、营养心肌、改善心脏血液循环、调 整血脂、对症治疗。药物给予异山梨 酯20mg入0.9%氯化钠50Oral中,1次/ 日静滴。拜阿司匹林100mg,1次/日口 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数不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均有严重的阻塞性缺血性心 脏病,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引 起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和内膜损伤,出现 血小板聚集,产生血管收缩物质血栓素 A2,而由于正常内皮细胞产生的抗聚集 物质如前列环素、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 活物和内皮源弛缓因子等浓度则降低,引 起冠状动脉引缩,管腔狭窄加重乃至闭塞 眠者,加炒枣仁10g,阴虚火旺者,加麦冬 服。辛伐他汀20mg,1次/日睡前口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20期(第14卷总第3”期)199 沦著・社区中医药 CHINESE COMMUNI DOC10RS 补中益气汤合负压置换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党参20g,白术12g,当归9g,陈皮6g,升麻 韩桂亭刘林沈宏光 (56.4%);②进步:鼻塞消失,脓涕基本 6g,柴胡6g,炙甘草5g,加减法:鼻窦积脓 加皂角刺12g,车前子15g;中甲息肉样变 加僵蚕15g,半枝莲15g;头痛加全虫12g, 消失,鼻黏膜充血肿胀基本消退,x线或 CT扫描检查,鼻窦部分密度稍显增强,鼻 236027安徽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黏膜肥厚征消失99例(38.5%);③无 效:脓涕减少鼻塞减轻,鼻腔黏膜肿胀稍 川芎12g,白芷12g;鼻涕自黏加细辛3g, 桂枝10g,茯苓12g;鼻涕黄稠加黄苓12g, 生苡仁20g,桑皮15g,鼻窦黏膜增厚加三 有减轻,鼻道可见分泌物,x线或CT扫描 检查基本同治疗前或稍有好转13例 (5.1%) 摘要 目的:慢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上 棱12g、莪术12g,地龙15g;遇冷风加重或 易感冒加黄芪30g,防风12g,桂枝6g。日 的常见病,为寻找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 疗法: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合负 压置换相结合的方法。结果:257例痊愈 1剂,水前3次,将药混合浓缩约200ml, 早晚各服100ml,7剂1个疗程,一般2~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鼻渊”范 畴,多由外邪侵犯,急性迁延,余邪未清, 反复感邪,邪毒滞留鼻窍、脏腑虚损,脾气 56.4%,总有效率94.9%。结论:本法经 济安全,可避免手术之苦,故是一种适用 的治疗方法。 个疗程。(2)负压置换法:利用吸引器使鼻 腔产生问断性负压,从而将鼻窦内之空气 和分泌物吸出,再借负压作用于将药物灌 入鼻窦内,以达到治疗目的。方法如下: 虚弱,清阳不开,肺气失充,浊邪上拢以致 病,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气,清 肺化浊。方中黄芪、党参、甘温益气为主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负压置换鼻窦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 20.191 ①取仰卧垂头位;②取微温之0.5%麻黄 素液配以1%抗生素(可根据药敏试验取 之,但青霉素类要作皮试)、地塞米松、糜 蛋白酶等混合液约2~3ml,缓慢滴入治 药,配伍升麻,些胡、升举阳气,白术、陈 皮、当归、甘草健脾、益气、养血、和中。另 生黄芪又能固表,增强机体抵抗力,升麻 散火、解毒,柴胡解肌清热,故能取得良好 疗效。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上的常见病 之一。多由急性炎症迁延而致,且易反复 发作,给患者在工作、学习上带来诸多不 便及痛苦。为寻找该病的有效疗法,以提 高治疗效果。试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 疗侧鼻腔,淹没窦口;③将橄榄头塞闭治 疗侧前鼻孔,开启并调节吸引器负压,使 其控在<180mmHg;④变压置换,约1分 钟,隔日1次,5~7次1疗程。⑤若患者 因事不能按时到院治疗,可教会患者自行 补治,方法如下:患者先将鼻腔分泌物擤 净,取仰卧头低位,每侧鼻腔滴药2ml,然 后用拇食指捏住前鼻孔,自行向内抽吸5 ~慢性鼻窦炎由于鼻窦的特殊解剖特 点,窦口狭小而位置较高,引流不畅,配合 负压置换以清除窦内腐肌,减轻炎症刺 激,使药液直接进入窦腔,故能起到事半 功倍之疗效。 减配合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 者25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 常见病之 一本组患者257例(病变浸犯两个窦腔 以下),其中男162例(63%),女95例 (37%);年龄<9岁28例(10.8%);10~ 19岁78例(30.4%),20~29岁89例 6次,即用自己鼻抽吸的力量,使鼻腔 ,目前临床卜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定疗 和鼻窦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入鼻窦内,每 天可自行2~3次。 结果 效,但由于鼻窦的特殊解剖特点,而致疗 效欠佳,且易反复发作,试用补中益气汤 加减合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25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痊愈56.4%,有 效率94.9%;本疗法经济安全,又可使患 者避免手术之苦,故是一种适用的治疗方 法。 (346%);30~39岁41例(16.0%),>40 岁21例(8%);病程1~20年,其中5年 以内142例(55.7%)。 ①痊愈:鼻塞、脓涕、头痛完全消失, 鼻黏膜恢复正常色泽,鼻腔及各鼻道清 洁,鼻窦X线或cT扫描检查正常145例 诊断:痰浊闭阻型胸痹。中医治疗:给予 治疗方法:(1)补中益气汤,黄芪20g, 中医辨证:患者男性老年人,心气不足,无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丰十,2005. 力推动血行则血瘀脉中,每因劳累后加 重,肾气虚则心脾气虚,脾气不足,运化无 力,痰浊内生,瘀久化热,而见烦躁不安, 心烦不寐,与瘀血内结则痰火瘀血痹阻心 脉,故见胸部闷痛不适;舌脉均为瘀血,痰 浊互阻之象;综观本病,病位在心,涉及 脾、肾,证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中医 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宣痹通脉为法。组 方:黄连15g,赤芍15g,莲子心6g,全瓜蒌 lOg,半夏10g,薤白10g,川芎10g,丹参 10g,更加珍珠母10g,炒枣仁30g。共5 剂。服药结束后复诊,患者胸闷、胸痛等 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显著,故药方不 变,1周后症状缓解。 2李七一,方祝元[M].中医诊治心脑血管 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神,2001. 3 丁书文,李晓,李运伦.心系疾病中的热毒 学说【j].中国药学学报,2004,19(10): 592 200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20期(第14卷总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