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喜燥怕潮,性情温顺。翅短羽毛裂,不宜飞翔.善于就巢孵化育雏。成鸡的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强。因品种纯化,小雏的生活力非常娇弱,成活率约50%左右。后来经人工的精心培育和改良,成活率已提高到85-91%。生长速度比土鸡慢。性成熟约5-6个月,母鸡年产蛋为80-lOO枚。母鸡体重一般约750-1000克左右;公鸡100O--1250克左右。饲食与普通鸡相似。115.乌骨鸡怎样进行饲养管理?乌骨鸡的饲养方法有笼养、圈养和放养等多种。
(1)饲养乌骨鸡的鸡舍:乌骨鸡喜燥怕潮,场地应选择高而通风、阳光充足、冬暖夏凉,不积水的小山丘。方向以坐北朝南为好。鸡舍内要干燥,要设地下火道,或装置不逸出烟气的保温设备。在春寒湿重的季节里,应在鸡舍地面铺一层木屑或谷壳,其他季节可垫沙粒。要经常保持舍内清洁卫生。
(2)孵化育雏:小量的可用母鸡进行孵化育雏;大量孵化可用人工孵化育雏。人工孵化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分别选用电孵器、煤油灯孵化器进行孵化,也可用地下火道保持室内恒温的方法进行孵化。用煤油灯孵化的方法,是通过煤油灯火焰来维持孵化器上下水箱内的恒温来进行孵化的一种方法。一般温度控制在华氏100度,湿度为70%。要每天将蛋翻动3-4次,临出壳前两天湿度可增至80%,经21天雏鸡出壳。孵化率达70%以上。
雏鸡出壳后48小时内,喂水不喂食。饮水中可加入少许PP粉作肠道消毒用,以冲洗胎粪胎毒,然后喂食。食料要营养丰富,以米粉或玉米粉为主,加核黄素、维生素A、D,少许骨粉、盐酸胆碱、磺胺类药物等。每天喂5-6次,还须喂青料一次。若饲养管理不当,一星期内的雏鸡死亡率可达10-20%,多是由于消化不良和白痢所致。发病的原因是由于种蛋带菌,并传染给后代。对有病的雏鸡应予隔离或淘汰。雏鸡生长不良的可以分开饲养,以增喂维生素A、D,并特别注意防潮保温,保持空气新鲜和环境的安静。除6-9月外,其他时间均要有保温设备,如简易保温伞、地下火道等。经15天精心育锥后,雏鸡体重可达100-120克,这时再转入仔鸡群饲养。(3)仔鸡饲养;
饲养仔鸡的方法以放养最好。此法能加速生长速度,但应根据仔鸡的特点,进行分群饲养。每群约200-300只。舍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10只左右为宜,每舍1,500只较好,一人管理。
饲料按大米粉、玉米粉80%,豆粉,菜子饼粉10%,鱼粉4%,骨粉及其他6%的比例配成。此外,还可适量加入土霉素。每天喂4-5次(分别在6时、10时、14时、18时喂给)。为了增加维生素,提高仔鸡成活率,每天还须喂青料一次。饮水要保证供给,饮水中可加入呋喃西林,以预防肠道疾病。地面要保持清洁干燥,舍内垫的木屑、谷壳每星期更换一次。室温保持28-30℃。仔鸡一个月后遍生长丝毛,活
力增强,晴天可放入运动场,使其增加运动量。若发现不喜走动、精神差、不觅食的,应隔离饲养或治疗。如患白痢,可用穿心莲片、土霉素、磺胺脒治疗,效果较好。仔鸡45天后体重达200-250克,这时可转入中鸩群饲养。
(4)中鸡群的饲养:中鸡的饲养管理与仔鸡相似。每天饲喂4次精料和一次青料。饲料与仔鸡饲料差不多,但可适当增加一些颗粒性饲料,如谷子、玉米渣、小麦粒、砂粒等。中鸡应多放入运动场内,使其增加运动量。中鸡经三个月的饲养后,乌骨鸡的“十全”特征逐渐显示,能明显地区分出公母。中鸡多易感冒。但只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搞好舍内清洁卫生,就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
(5)成鸡饲养:150-180天以后,乌骨鸡的外部形态特征已显现出来,并具有繁殖性能。成鸡在产卵前应分群饲养。选作留种的鸡群宜小,以12-15羽鸡为好,公母之比以1:10为宜。生产鸡群以200-300羽为一群。成鸡舍内需放置栖架和产卵箱。饲料以谷子、高粱、玉米渣,豆粉,鱼粉、骨粉、土霉素等为主,也可粱、玉米渣,豆粉,鱼粉、骨粉、土霉素等为主,也可喂其他饲料。青饲料每天喂一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