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评价工作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结合客流量预测和工程技术方案研究情况计算项目的支出费用和效益,对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和作出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财务评价是从微观效益层次上的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宏观效益层次上的评价。
由于在经济评价中采用的一些基础数据,如运量,资产投资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估计项目在经济上的风险。对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都可行的项目可以通过,反之应予以否定,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不可以的项目一般应予否定,对某些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如国民经济评价结论好但财务评价不可行的应重新考虑方案,必要时可向政府提出经济优惠措施的建议,使项目具有财务生存能力。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指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财务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收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等财务状况,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它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又称为企业经济评价,西方发达国家一般称为财务分析。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体现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这里的投入主要分两部分:其一是,在项目建设期内,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建设费用的投资总额;其二是,项目投产后,生产营运期间的营运支出和更新费用。
产出主要是指在项目营运期内项目实现的营运收入,主要包括道路通行费收入、广告收入及其它业务收入等。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构成,主要由基础设施和营运设施投资两部分组
成。这种投资结构是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区别于其它工业项目投资的重要特点。基础设施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不仅可以为轨道交通营运业务服务,而且也为与相关的许多企业事业部门服务。
基础设施投资在项目总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反映为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大,项目建设周期长,项目建成投产后,其主要经济效益体现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作出较大贡献,即国民经济效益。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来说,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通常要比一般工业项目要弱些。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具体步骤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各项基础资料,分析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组织机构情况,各类人员的编制与工资构成;相似企业的运营收入、成本核算、利润和分配情况;企业缴纳税金的种类、缴纳标准和办法;债务构成,借款条件、利率和还款方式;主要生产设备的配置,各种机械、车辆和其它设备等的数量、完好率、利用率,固定资产的种类、原值、净值,分类折旧率,大修理提存率。
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能力,预测财务分析所需要的各项参数和确定计算条件
财务评价预测的运营收入、运营费用、各项费收以及企业留利,应以现行财务制度为基础。依据己经发生的近年相似项目运营收支报表综合详细测算,既要考虑到各项收支的上涨系数,又要考虑经济发展速度,不要过高测算各项收入,也不要过低测算各项费用,以避免造成计算效益指标的失真,影响经济评价的质量。
3).明确资金来源、借款条件、偿还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管道形式应该多元化,主要来源可以有:
(1)资本金;
(2)通过国内专业银行以贷款形式借入资金;
(3)借入国外金融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 (4)吸引国外投资,接受国外技术和经济援助; (5)政府或国内企业法人的投资;
(6)发行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
上述各项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政府、法人投资和股票外均涉及借款条件、利率及偿还方式。因此,使用借款要慎重,必须要和企业的财务效益密切结合,项目本身一般应具备如期归还借款本息的偿还能力。
4).编制财务报表,计算各项效益指标
基本财务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和运用表、资产负债表、财务平衡表。
辅助报表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估算表、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财务效益指标主要分两大类:
①财务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狰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等。
②财务清偿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借款偿还期、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研究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用合理的价格计算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收益。现在对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多采用的是“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法”即采用“有项目”的情况和“无项目”的情况进行对比的方法。“有项目”是指为满足客运量需求而拟建的项目在实施后将要发生的情况,“无项且”是指不实施拟建项目,在计算期内将要发生的情况。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投入作为费用,而将不建设快速轨道交通需要修建道路、增加公交车数量来缓解交通拥挤的投资运营费用作为效益来对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此方法的采用由于替选方案的确定使得可比度增加,使得可以量化的因素增加,因而计算的面比较全。但是此方法就项目经济评价来说还是有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此方法计算的效益为一种相对于替选方案的效益,不是项目所产生的绝对效益。比如,将满足未来增加的客流需要增加的公交投资等作为效益计算,实际上并没有反映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即从国家角度分析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作用,只是仅仅考虑了一种运输方式相对于另一种运输方式的各种费用的节省。
(2)此方法在实际采用中容易变为两个方案的比较,即将建设此项目与不建设此项目进行比较得出一个较优的方案。但实际上经济评价是对此方案的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可能存在两个方案的经济可行性都比较差,而方案比较总会得出一个较好,另外一个较差的结论。再者由于不同的部门总存在一些差异,这样就使得经济评价中主观性增强,不能客观的反映事实。方案比较可以将经济评价指标作为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方案比较不是经济评价的最根本目的。
(3)采用“有无对比法”进行经济评价过程中,在替选方案的选定时(多为地面道路公交),实际上只能考虑在客流数量上达到一致,而不能在满意度上达到一致。
(4)即使对两个方案作比较,比较采用的指标一部分采用绝对值,一部分采用相对值,评价指标采用的原则不一样,实际上是无法进行综合评价的。
可见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采用“有无对比法”,虽然有着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从经济学我们知道,资源是稀缺的,必须在资源的相互竞争中的用途中作出选择。这种选择必须借助于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角度考虑,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项目的建设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项目的建设与生产,要从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吸取大量的投入物(产品、财务等)。国民经济评价就是评价项目从国民经济中吸取的投入与向国民经济提供的产出对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的经济目标的影响,从而确定评价项目对大系统有利与否。国民经济评价使得在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使国家获得最大的净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并不产出具体的实物,但是它的确是实现人流和物流空间位置移动的体现。因此本文从项目的投入产出对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而不仅仅是考虑费用的节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在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过程中,由于许多数据来自预测与估算,由于客观上缺乏足够的信息,或者是没有全面考虑所有的情况,因此,对未来的情况无法做出精确无误的预测。正因为如此,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难免会与预测情况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风险,为了分析不确定性对项目综合评价的影响,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是对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项目评价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研究由于未来客观条件变化对不确定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项目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程度。通过改变建设项目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取值,来观察项目经济效益所发生的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项目的敏感因素,并确定其敏感程度,以预测项目承担的风险。
敏感性分析不仅可以使决策者了解不确定因素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启发评价者对较为敏感的因素重新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此外,敏感性分析还可以用于区别项目建设方案敏感性大或小,以便在经济效益相似的情况下,选者敏感性小的方案,即风险性小的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