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516259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0.18
(21)申请号 201920379402.5(22)申请日 2019.03.25
(73)专利权人 深圳飞易达电机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
道平湖社区隔圳东路51号1栋一楼(72)发明人 唐仕超 邹兴隆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477
代理人 张志凯(51)Int.Cl.
H01R 39/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包括转轴、电枢铁芯、换向器本体、耐磨上壳体、耐磨下壳体、固定球座、转动珠、贴合柱、挤压板、挤压弹簧以及空心柱,风扇左侧安装有转轴,电枢铁芯右侧装配有换向器本体,耐磨上壳体安装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上侧,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耐磨下壳体,固定球座固定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下侧,固定球座内部安装有转动珠,空心柱安装在耐磨下壳体内部,空心柱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下端面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下端面固定有贴合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新型DC马达换向器稳定耐磨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耐磨效果好,稳定性佳,使用便利。
CN 209516259 UCN 20951625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包括转轴、电枢铁芯、换向器本体、稳定耐磨机构以及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铁芯左侧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左侧安装有转轴,所述电枢铁芯右侧装配有换向器本体,所述稳定耐磨机构设置在电枢铁芯右侧;
所述稳定耐磨机构包括耐磨上壳体、耐磨下壳体、固定球座、转动珠、贴合柱、挤压板、挤压弹簧以及空心柱,所述耐磨上壳体安装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上侧,所述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耐磨下壳体,所述固定球座固定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下侧,所述固定球座内部安装有转动珠,所述空心柱安装在耐磨下壳体内部,所述空心柱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下端面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下端面固定有贴合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上壳体底部和耐磨下壳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卡条,所述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开设有卡槽,且固定卡条与卡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球座和转动珠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球座规格相同,两个转动珠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柱、挤压板、挤压弹簧以及空心柱构成稳定组件,且稳定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稳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球座下端面开设有转动口,且转动口直径小于转动珠直径,所述耐磨下壳体内壁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与转动珠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下壳体下端面左侧开设有活动孔,且活动孔与贴合柱相匹配。
2
CN 209516259 U
说 明 书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DC马达又称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换向器是直流电机电枢的一个重要部件。电机转动时起换向作用,是直流电机上作为电流换向,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俗称整流子。[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新型DC马达换向器稳定耐磨效果不够好,长期使用容易磨损,影响新型DC马达换向器的安全正常使用,不方便新型DC马达换向器进行长期使用,现在急需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耐磨效果好,稳定性佳,使用便利。[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包括转轴、电枢铁芯、换向器本体、稳定耐磨机构以及风扇,所述电枢铁芯左侧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左侧安装有转轴,所述电枢铁芯右侧装配有换向器本体,所述稳定耐磨机构设置在电枢铁芯右侧,所述稳定耐磨机构包括耐磨上壳体、耐磨下壳体、固定球座、转动珠、贴合柱、挤压板、挤压弹簧以及空心柱,所述耐磨上壳体安装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上侧,所述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耐磨下壳体,所述固定球座固定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下侧,所述固定球座内部安装有转动珠,所述空心柱安装在耐磨下壳体内部,所述空心柱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下端面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下端面固定有贴合柱。
[0006]进一步地,所述耐磨上壳体底部和耐磨下壳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卡条,所述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开设有卡槽,且固定卡条与卡槽相匹配。[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球座和转动珠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球座规格相同,两个转动珠规格相同。[0008]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柱、挤压板、挤压弹簧以及空心柱构成稳定组件,且稳定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稳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球座下端面开设有转动口,且转动口直径小于转动珠直径,所述耐磨下壳体内壁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与转动珠相匹配。[0010]进一步地,所述耐磨下壳体下端面左侧开设有活动孔,且活动孔与贴合柱相匹配。[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耐磨上壳体、耐磨下壳体、固定球座、转动珠、贴合柱、挤压板、挤压弹簧以及空心柱,该设计方便新型DC马达换向器进行长期使用,解决了原有的新型DC马达换向器稳定耐磨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耐磨效果。
3
CN 209516259 U[0012]
说 明 书
2/3页
因耐磨上壳体底部和耐磨下壳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卡条,换向器本体环形侧面
开设有卡槽,且固定卡条与卡槽相匹配,固定卡条和卡槽方便耐磨上壳体和耐磨下壳体的安装拆卸,因固定球座和转动珠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球座规格相同,两个转动珠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换向器本体在耐磨上壳体和耐磨下壳体内转动时,减少接触面积,减少磨损,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耐磨效果好,稳定性佳,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中稳定耐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中A的放大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中B的放大图;[0018]图中:1-转轴、2-电枢铁芯、3-换向器本体、4-稳定耐磨机构、5-风扇、41-耐磨上壳体、42-耐磨下壳体、43-固定球座、44-转动珠、45-贴合柱、46-挤压板、47-挤压弹簧、48-空心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20]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DC马达换向器,包括转轴1、电枢铁芯2、换向器本体3、稳定耐磨机构4以及风扇 5,电枢铁芯2左侧设置有风扇5,风扇5左侧安装有转轴1,电枢铁芯2 右侧装配有换向器本体3,稳定耐磨机构4设置在电枢铁芯2右侧。
[0021]稳定耐磨机构4包括耐磨上壳体41、耐磨下壳体42、固定球座43、转动珠44、贴合柱45、挤压板46、挤压弹簧47以及空心柱48,耐磨上壳体 41安装在换向器本体3环形侧面上侧,换向器本体3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耐磨下壳体42,固定球座43固定在换向器本体3环形侧面下侧,固定球座 43内部安装有转动珠44,空心柱48安装在耐磨下壳体42内部,空心柱48 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47,挤压弹簧47下端面安装有挤压板46,挤压板46 下端面固定有贴合柱4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新型DC马达换向器稳定耐磨效果不够好的问题。[0022]耐磨上壳体41底部和耐磨下壳体42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卡条,换向器本体3环形侧面开设有卡槽,且固定卡条与卡槽相匹配,固定卡条和卡槽方便耐磨上壳体41和耐磨下壳体42的安装拆卸,固定球座43和转动珠 44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球座43规格相同,两个转动珠44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换向器本体3在耐磨上壳体41和耐磨下壳体42内转动时,减少接触面积,减少磨损。[0023]贴合柱45、挤压板46、挤压弹簧47以及空心柱48构成稳定组件,且稳定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稳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换向器本体3环形侧面,固定球座43下端面开设有转动口,且转动口直径小于转动珠44直径,耐磨下壳体42内壁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与转动珠44相匹配,转动口和转动槽方便转动珠44的稳定转动,耐磨下壳体42下端面左侧开设有活动
4
CN 209516259 U
说 明 书
3/3页
孔,且活动孔与贴合柱45相匹配,活动孔方便贴合柱45的活动。[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DC马达使用中换向器本体3出现转动时,换向器本体3转动通过转动珠44在固定球座43和转动,使转动珠 44在耐磨上壳体41和耐磨下壳体42内转动,减少换向器本体3的磨损,挤压弹簧47伸出带动挤压板46伸出,挤压板46伸出带动贴合柱45从空心柱48内伸出,使贴合柱45与DC马达安装位置稳定贴合,从而使耐磨上壳体41和耐磨下壳体42与DC马达稳定贴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耐磨效果。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
CN 20951625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951625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