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适合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户外SF6断路器的检修要求,本文以平开LW6系列SF6开关为例,部分内容可包括GIS金属封闭开关装置,国外进口六氟化硫断路器可以参考。 2 检修周期 2.1大修周期
2.1.1断路器运行15年应进行1次本体大修
2.1.2操动机构在本体大修时必须进行机构大修(包括动力元件)。机构大修除结合本体大修外,还需7~8年进行1次。
2.1.3已按大修项目进行临时性检修的断路器,其大修周期可以从该次临时性检修的日期起算。 2.2 小修周期
2.2.1小修周期一般为1~3年1次。
2.3 临时性检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退出运行维护: 2.3.1 SF6气体压力迅速下降低于规定值或年漏气率大于2%时; 2.3.2 回路电阻大于厂家技术要求时; 2.3.3 绝缘不良、放电、闪络或击穿时;
2.3.4 因断路器卡涩现象引起不能分闸或分合闸速度过低时; 2.3.5 开断短路电流次数达到30次或自行规定值时;
2.3.6 开断故障电流以和负荷电流累计达到3000kA时或自行规定值时; 2.3.7 机械操作次数达到3000次或自行规定值时; 2.3.8 存在其他严重缺陷,影响安全运行的异常现象时。 3 检修项目 3.1 大修项目
3.1.1 SF6气体回收及处理; 3.1.2 灭弧室解体检修; 3.1.3 支柱装置解体检修; 3.1.4 操动机构解体检修; 3.1.5 并联电容器检查、试验; 3.1.6 并联电阻检查、试验;
3.1.7 进行修前、修后的电气及机械特性试验; 3.1.8 去锈、刷漆; 3.1.9 SF6压力表校验; 3.1.10 测试调整及试验;
3.1.11 现场清理及验收。 3.2 小修项目
3.2.1 清扫和检查断路器外观;
3.2.2 如为液压操动机构则检查油过滤器及液压油的过滤或更换;如为弹簧操作机构应检查转动部位的润滑情况,进行清扫和添加新的润滑油。 3.2.3 液、气压元件的检查,如渗漏油、漏气;
3.2.4 检查、清扫操动机构,在传动及摩擦部件加润滑油,紧固螺栓; 3.2.5 检查清扫瓷套管、外壳和接线端子,紧固有关螺栓; 3.2.6 检查并紧固压力表; 3.2.7 检查辅助开关;
3.2.8 检查紧固电气控制回路的端子,更换模糊的端子标签; 3.2.9 有条件的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3.2.10 检查连锁、防跳及防止非全相合闸等辅助控制装置的动作性能; 3.2.11 根据锈蚀情况对外观进行油饰装修; 4 检修的准备工作
4.1 检修人员必须了解SF6气体的特性和管理知识,熟悉断路器的结构、动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应有一定的电工安全知识和机械维修经验。
4.2 检修应在清洁的装配场所或符合安全生产规定条件的场所进行。 4.3 检修所需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4.4 根据运行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书面执行计划,确定检修内容,明确检修重点并制定技术措施。
5 现场检修标准及注意事项 5.1 环境条件
5.1.1解体检修时,在晴天进行,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0%。
5.1.2户外施工应做好防尘、防潮措施,对罐体可用热风通风,使罐体内保持干燥,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封盖。
5.1.3分解的零部件应运入SF6检修室进行解体。若无正规的SF6检修室可建立临时SF6检修室,要求室内的地面、墙面、门窗应打扫干净无尘埃,地面可铺橡胶块。
5.1.4每天开门前及收工后,要对检修室进行清洁工作,采用真空吸尘器进行,防止尘埃飞扬。 5.1.5解体后的零件,包括瓷套、绝缘件、金属件等应放入烘房进行干燥处理。若现场无烘房,应创建简易烘房,可在室内安置若干个远红外灯泡及远红外电炉板,将零件搁置起来,不直接着地。
1
5.2 检修人员的防护要求
5.2.1 解体检修时,检修工作人员应穿专用工作衣、帽、围巾、戴防毒面具或防尘口罩,使用乳胶薄胶手套或尼龙手套(不可用棉纱类)、风镜和专用工作鞋。 5.2.2 进出SF6检修室,应用风机或压缩空气对全身进行冲洗。 5.2.3 工作间隙勤洗手和人体外露部位,重视个人卫生。 5.2.4 工作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和通风良好。 5.2.5 工作场所严格禁止吸烟和吃食品。
5.2.6 断路器解体时,发现内部有白色粉末状的分解物,应使用真空吸尘器或用柔软卫生纸擦除,不可用压缩空气或其他使之飞扬的方法清除。若有人被外逸气体或有毒粉尘侵袭,应立即对其清洗后送医院诊治。
5.2.7 下列物品应作专门处理:真空吸尘器内的吸入物,防毒面具的过滤器、全部揩布及纸,断路器灭弧室内的吸附剂,气体回收装置过滤器内的吸附剂等不可在现场加热或焚烧,将上述物件装入双层密封的塑料袋内,有待集中处理。断路器灭弧室内的吸附剂,不可进行烘燥再生。 6 断路器本体解体检修工艺
6.1 解体后的零件,瓷套或壳体,可用四氯化碳或无水酒精等清洗剂进行彻底清洗。 6.2 清洗后的所有零部件,包括瓷套应进烘房烘燥处理,一般应烘燥12~24h,温度控制在70~80℃,待自然冷却后进行组装。现场无烘房,采用临时烘燥处理措施。
6.3 在解体拆卸过程中,对任何相连部件,均应做好记号,在组装中不可互换错位,应保持原来的位置与方向。
6.4 断路器内的活动件,包括压气活塞、动静触头等,应使用专用油脂,油脂应薄涂,与SF6气体接触的活动件等,严禁使用含硅的油脂。
6.5 组装中,内部所有螺栓紧固情况及轴销,边扳等的连接情况,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必要时应在每个检查过的螺栓或轴销上做标记。
6.6 组装后,在封盖前应仔细检查内部,用真空吸尘器反复仔细地对内部清洁,防止灰尘、水分、纤维侵入及防止异物留在内部。 6.7 密封面的处理工艺如下
6.7.1密封槽面不能有划伤伤痕,密封槽内和法兰平面不能生锈。必要时,可用800#水砂纸及金相砂纸打磨光洁。
6.7.2用四氯化碳或无水酒精,清洗密封面和槽,用无纤维的高级卫生纸反复揩擦,确认密封槽内无任何纤维及异物。
6.7.3所有拆下的密封圈必须全部更换,新密封圈和橡胶类制品不准用汽油清洗。可用无纤维高级卫生纸蘸四氯化碳或无水酒精对密封圈仔细清擦,并仔细检查,应无气泡或径向划痕,
2
才可使用。并将O形密封圈在槽内试放,确认其正确性。
6.7.4分别在密封槽内涂适量的密封脂,在O形密封圈上也涂适量的密封脂,然后放入槽内。含硅的密封脂不可涂在与SF6气体接触的密封圈内侧部位。
6.7.5 对密封圈外侧的法兰面可薄涂中性凡士林或2#低温润滑脂,以防法兰面锈蚀或腐蚀。法兰连接缝及螺栓可用703密封胶或胶玻璃用的硅胶密封。
6.7.6 法兰连接或封盖时,应用力矩扳手均匀地紧固螺栓,其力矩应按制造厂规定。 6.7.7 解体检修后组装应按制造厂的有关技术要求及标准执行。 6.7.8 断路器内无SF6气体或在真空状态下不可分、合断路器。 7 关于抽真空和气体处理工艺要求
7.1 用气体回收装置回收开关SF6气体;(基本操作顺序:开真空泵→开断路器阀门→达到真空度后→关断路器阀门→停真空泵)。
7.2 对断路器气室抽真空(专人负责),当真空度达到133.32Pa以下起计时; 7.3 维持真空泵运转至少30min;
7.4 停泵并与泵隔离,静止30min后读取真空度A值; 7.5 再静止5h,读取真空度B值;
7.6 要求B-A<66.66Pa(极限允许值133.32Pa)否则,进行检漏并重复7.2~7.5步骤 7.7 检测新气瓶气体微水含量(应小于8ppm,质量比)记录当时天气情况(温、湿度); 7.8 对气室充SF6气体至0.05~0.1Mpa,静止12h测量含水量应小于450ppm(体积比),可认为处理合理,若大于450ppm,应重新抽真空并用高纯度N2(99.999%)充至额定压力,进行内部冲洗、干燥;
附:1、非额定压力下含水量估算: P1H1/t1= P2H2/t1 2、温度折算方法(查图)
7.9 若含水量小于450ppm(体积比),可将SF6气体充至额定压力,静止12h以上,重新测量含水量应不大于150ppm(体积比)。
7.10 关于含水量的标准,规定交接和大修后,灭弧室及其相通气室为150 ppm(体积比),其他气室为250 ppm(体积比),运行中灭弧室及其相通气室为300 ppm(体积比),其他气室为500 ppm(体积比)。 8 充气及补气的工艺要求: 8.1 充气设备
8.1.1 应使用吸湿率低的专用管道(一般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较适宜),必须使内部经常保持清洁干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管道,以防止将水份及杂质带入设备内部(橡胶管道不宜做充气管道)。 8.1.2 SF6充气装置,减压阀等应放在干燥处或恒温室保存,长期保持干燥。 8.1.3 充补的SF6气体必须保证在合格范围内。
3
8.2 操作顺序
8.2.1 与高压设备连接前应先用合格的SF6气体对管道进行冲洗,去除减压阀和管道内的空气和水份。也可以利用真空泵对整个充补气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顺序为抽真空 关真空泵阀门 停抽真空 开启断路器充气阀门 开启钢瓶阀门 打开减压阀 充补到额定压力
关闭钢瓶阀门 关闭断路器充气阀门 拆除连接断路器充气阀门的接头 断路器阀门装上封盖。
8.2.2 充补气后断路器内部的压力应按照SF6气体的温度、压力曲线进行修正。 8.3 注意事项:
8.3.1 补气、充气后,应称钢瓶的质量,以计算补入断路器内气体的质量,钢瓶内存有的气体质量应标在标签上,并挂在钢瓶上。
8.3.2 充补气后至少隔12h,才可进行含水量的检测。
8.3.3 当密度继电器发生补气信号,初次可带电补充,并加强监视。若在一个月内又出现补气信号,应停电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并检查密度继电器动作的可靠性。
8.3.4 对多次开断的 断路器解体检修后的SF6气体,应经吸附剂净化处理,并做生物毒性试验,合格后方可充入设备。
4
附SF6气体管理工艺流程: 必要时,先测量 断路器机械特性 用气体回收装置回收气体并抽真空 SF6气体净化 安全措施与准备工作 空气相对湿度≤80% 解体,吸除粉末情况,处理故障及检修 用真空吸尘器、四氯化碳及无水酒精清洗 用高纯N2冲洗内部两遍 开启封盖,人员撤离现场30分钟 新吸附剂经200~300℃ 干燥 12小时以上 预测钢瓶含水量 < 8ppm (m/m) 各法兰结合面及 连接局部包扎 或局部包扎点5h后
5
拆卸零部件进烘间,干燥并自然冷却 组装、调整 不允许快速份、合闸操作 内部检查、吸尘 用真空吸尘器 装吸附剂、封盖 30分钟内完成 抽真空至100Pa, 稳定5h后继续抽30分钟 真空不合格 充0.05~0.1MPa SF6、N2混合气体 充SF6气体0.05~0.1MPa 静止5h后检漏 局部包扎检漏处理 静止12h后测量含水量应≤450ppm(v/v) 时间过长需更换吸附剂 充SF6气体至额定值 含水量不合格 静止5h后局部检漏 静止12h后测量含水量应≤150ppm(v/v) 泄漏量<30ppm 年漏气率测量应≤1% 附SF6气体温度曲线:
6
9 危险源分析与控制 9.1危险源分析
序号 作业内容或地点 断路器 1 两侧引线拆装 1、引线掉落 2、传递引线时误登带电设备架构 3、装引线时未戴手套和正确使用工具 4.感应电压伤人 检修前后的机械、1 、接、拆交、直流电源时,发生短路灼伤作业人员 电气参数测试 2 2、进行电气参数试验时,低压触电 3、作业人过于靠近被测试的设备。 4、低压交流电源未装有触电保安器。 触电 高空作业检修 3 搬运作业 1、高空作业车重心不稳 2、高空坠落 在施工现场搬运检修架等长、 大物件时触碰带电部位 吊装作业 1、吊绳的受力不均 2、起重工器具选择不当 SF6泄漏 旧密封圈的废弃 液压油泄漏 废气、粉尘、吸附剂处置 倒塌伤人 人员伤亡 触电 坠落伤人 坠落伤人 人员中毒 污染环境 污染环境 全体人员 危险源 可导致事故 伤人及设备损坏 触电 人员受伤 人员受伤 触电、烧伤 触电 触电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涉及人员 全体人员 4 5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6 充放气作业 7 更换零配件 8 液压机构检修 9 灭弧室解体 污染环境、人员中毒 全体人员
7
9.2 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内容或地点 危险源 1 断路器 两侧引线拆装 1、引线掉落 2、传递引线时误登带电设备架构 控制措施 绑扎牵引下放 专人监护 涉及人员 全体人员
3、装引线时未戴手套和正确使用工具 正确使用工具 4.感应电压伤人 2 检修前后的机械、1 、接、拆交、直流电源时,发生 电气参数测试 短路灼伤作业人员 2、进行电气参数试验时,低压触电 3、作业人过于靠近被测试的设备。 遵守规程 遵守规程 接临时接地线 遵守规程 全体人员 4、低压交流电源未装有触电保安器。 安装保安器 3 高空作业检修 1、高空作业车重心不稳 2、高空坠落 4 搬运作业 在施工现场搬运检修架等长、 大物件时触碰带电部位 5 吊装作业 1、吊绳的受力不均 2、起重工器具选择不当 6 7 8 9 充放气作业 更换零配件 液压机构检修 灭弧室解体 SF6泄漏 旧密封圈的废弃 液压油泄漏 废气、粉尘、吸附剂处置 检查重心 选用合适工器具 标准作业 深埋处理 深埋处理 深埋处理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检查车辆放置 系好安全带 应两人放到搬运 全体人员 全体人员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