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立医院DSA设备的综合效益分析

公立医院DSA设备的综合效益分析

来源:花图问答
公立医院DSA设备的综合效益分析

作者:黄健美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34期

摘要:通过对A 公立医院新增的 DSA设备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探讨大型医疗设备DSA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此抛砖引玉提出采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综合效益评价,促进公立医院合理、高效地使用大型医疗设备。

关键词:DSA 设备;本量利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普遍存在重投入轻效益的现象,对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更多的关注学科发展、科研要求、技术更新等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缺乏对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在医改新形势下,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医院及业务科室也逐渐开始关注资产的经济运营效益。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财务管理,能够实现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从而成就高效的医院资产运营。

通过对A 公立医院新增的DSA 设备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借此抛砖引玉提出采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综合效益评价,促进公立医院合理、高效地使用大型医疗设备。

一、分析对象与研究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 简称DSA,是采用数字减影技术,为各种血管介入治疗提供技术支持。DSA 设备主要应用于冠心病、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DSA 设备购置成本和维保费用高昂,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日常的使用管理,都需要进行科学地效益评价。

本研究以A 公立医院2015-2017 年的DSA 设备相关的经济运行数据为基础,采用本量利分析等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对新增DSA 设备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为医疗设备的绩效评价和医院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结果

( 一)A 公立医院现有DSA 设备情况A公立医院导管室现有3 套DSA 设备,其中于2016 年5 月新购置一套DSA 设备( 价值925 万元)。自投入使用后,导管室的手术台数相应增加了3181 台,科室业务收入也相应增加。( 见表1)

( 二) 新增DSA 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

1. 导管室DSA 设备相关运行支出

根据导管室DSA 设备运行成本的实际情况和各类支出的经济性质,按照成本形态分为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其中固定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维保费及人员支出;变动支出主要包括绩效工资、水电费等其他费用及供应室分摊的费用。其中单位变动支出为每台手术分摊的变动支出。

表2 中新增的DSA 设备按使用年限5 年计提折旧,年折旧费为185 万元(925万/5);该DSA 设备质保期1 年,三年维保费234 万,年均维保费为78 万元(234万/3)。其他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法,由2016 年-2017 年实际数据测算取得。

2. 新增DSA 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2016-2017 年的收支及工作量数据,采用本量利分析等项目投资决策方法,选取盈亏平衡点手术台数、设备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三个指标,对该DSA 设备的经济效益及实际运行状态作出评价。

(1) 盈亏平衡点手术台数

盈亏平衡点手术台数= 年固定支出/单位边际贡献,其中单位边际贡献等于台均收费水平减去单位变动支出。

如表2,新增DSA 设备的盈亏平衡手术台数为923 台,即为避免发生设备投资亏损每年必须达到的最低手术台数为923 台。而新增的DSA 设备所带来的实际年总手术台数为1912 台,远高于盈亏平衡手术台数。

(2) 设备投资收益率

设备投资收益率= 年收支结余/ 设备投资原值*100%=303.61/925*100%= 32.82%。该DSA 设备年投资收益率折算成月均投资收益率为2.74%。据相关资料,大型医疗设备利润率可转化为设备运行状态[1]。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该DSA 设备投资收益率2.74%,定为二级( 收益率2%-8%),运行状态良好。

(3)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 设备投资原值/ 年收支结余=925/303.61=3.05 年。

如表2 所示, 新增的DSA 系统的年收支结余为303.61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05 年,表明该设备投资的回收状况较好。

( 三) 新增DSA 设备的社会效益分析

随着医学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人对各类创伤小、疗效快、快捷高效的诊疗技术的需要不断增多。为满足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新增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SA) 设备不仅能提高医院的综合诊断水平和临床科研实力,也能为广大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医疗诊断环境,使病人享受到低创伤、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此外,随着医改的推进,公立医院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DSA 设备的引进必然会提高医疗业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住院天数、床位周转率、患者满意度等与科室绩效考核相关的非财务评价指标也相应得到改善,从而引导科室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非单纯依靠创收来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

三、结论及建议

效益评价是公立医院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评价,能够促进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成就高效的医院资产运营。

为了能够更全面、精确地评价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建议医院采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同时,公立医院还应强化医疗设备效益责任挂钩制度,提高相关人员责任意识,对已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及效能分析,以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