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虫剂昕治烟蚜晒药效ifti 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 许清孝 史雄彬刘永能 曾维爱 [摘要]测定了70% ̄1t虫啉、5%吡虫啉、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5%啶虫咪、10%12a一羟基鱼藤酮等药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 明,5种防治烟蚜的药剂对烟蚜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0%12a一羟基鱼藤酮、5%吡虫啉、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治效果较 好,药后1天、3天、5天、7天的防治效果介于83 5%一94.3%,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烟蚜烟草 防效 烟蚜(Aphid)是烟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烟蚜的危害严重影响烟叶 校正防效(%):(防治区虫口减退率一清水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一 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就5种药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进行田间试验,旨 清水对照区虫口减退率)X 100; 在筛选适宜郴州烟区烟蚜的高效杀虫药剂,为防治烟蚜提供科学依据。 处理间差异显著性采用新复极差法检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1.1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烟蚜防治剂防治烟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 试验于2011-2012年度在郴州市烟草公司烟科所实验基地进行, 各试验药剂对烟蚜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10%12a一羟基鱼藤酮、5% 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 吡虫啉、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效果最好、药效快且药力持久,施药 1.2供试药剂 后7天,防治效果分别达91.1%、94.3%、94.2%;70c7d1{[虫啉、5%啶虫咪 供试防治烟蚜5种药剂分别是:70%PHi虫啉(温州农药厂);5%n1 ̄虫 防治效果较差,药后1、3、5、7天防效分别是介于62.8%一75.6%和 啉(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山东 67.5%一77.3%之间。表2统计分析表明:①10%12a一羟基鱼藤酮、5%n1 ̄ 玉成生化农药有限公司);5%啶虫咪(天门斯普林植物保护有限公司); 虫啉、25g/ ̄高效氯氟氰菊酯药后1、3、5、7天防效间均无显著性差异;② 10%12a一羟基鱼藤酮(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 10%12a一羟基鱼藤酮、5%吡虫啉、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分别与70%吡 1_3试验设计 虫啉、5%啶虫咪药后1、3、5、7天的防效都达极显著水平;③70%吡虫啉 试验设5种农药处理和1个清水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每处理3次 与5%啶虫咪的防效只在药后第5天达显著水平,药后1、3、7天防效均 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行,每行40株,共120株, 无显著性差异。 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随机选取3点,每点各选代表性的烟株5 所有药剂施药后,对烟株均没有发生药害,可放心使用。 株,共l5株作为本小区定点定株调查对象 表2烟蚜防治剂防治烟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1-4施药方法 当田间烟蚜数量达到每株50头以上时施药~次,若烟株上蚜虫未 药后1天 药后3天 药后5天 药后7天 药剂 达标时需人工接虫。施药方法:对烟叶正反两面均匀喷雾,药液用量为 编号 防效 差异 防效 差异 防效 差异 防效 差异 600g(m1)/ha,各处理用药量见表1。 (%) 显著性 f%1 显著性 f%1 显著性 f%1 显著性 表1供试药剂用药量 1 75.6 bB 70.5 bB 62.8 bB 67.4 bB 处理编号 药剂名称 施药方法 用药量 2 87.6 aA 84.8 aB 92.5 aA 94.3 aA 1 70%吡虫啉 叶面喷雾 1250倍(48g/ha) 3 84.0 aA 87.6 aA 93.3 aA 94.2 aA 2 5%吡虫啉 叶面喷雾 1000倍(600g/ha) 4 67.5 bB 72_3 hB 773 bB 71.8 bB 3 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 叶面喷雾 2000倍(600ml/ha) 5 83.5 aA 90-3 aA 94.0 aA 91.1 aA 4 5%啶虫咪 叶面喷雾 1000倍(600ml/ha)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不同的大小写字母 5 10%12a一羟基鱼藤酮 叶面喷雾 1000倍(600ml/ha) 分别表示0.O1、0.05的差异水平。 3、结论与讨论 6 清水 叶面喷雾 600ml/ha 使用药剂防治时,最好选在清晨,其使用效果比下午要好,因为下 1.5调查时间与方法 午有时因太阳光的照射,蚜虫会向植株的叶皱褶处躲藏,影响防治效 每小区定点15株,标记好。调查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第l、3、 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防治烟蚜的药剂对烟蚜均有一定的防 5、7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校正防效,观察并记录 治效果,其中以10%12a一羟基鱼藤酮、5%吡虫啉、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 有无药害情况。2011年4月12日接种,4)-I 26日清晨查完虫口基数后, 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天、3天、5天、7天的防治效果介于 进行喷雾。 83.5%一94.3%,值得推广应用;70%11 ̄虫啉与5%啶虫咪防治效果次之, 1.6计算统计方法 药后1、3、5、7天防效分别介于62.8%一75.6%和67.5%一77.3%。实验用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一施药后虫口数)/施药前虫口数× 药剂对烟株均没有发生药害。 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郴州市烟草公司科技基金资助项目“无公害烟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czYc2009002)。 作者简介:许清孝(1966-),男,学士,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科技与推广工作。通讯作者:曾维爱(1974一),男,博士,副研究员。 (上接第480页) 撞齐、订纸捻、配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线、包书 参考文献 角等。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2次印 清代最通用的书籍装帧形式也是线装,但是卷轴装、经折装、蝴蝶 刷 装和包背装等还有使用:卷轴装在清代多用于字画的装裱,其装裱工艺 [2]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十分精致考究;经折装除用于佛经及字帖外,也用于一般书籍;蝴蝶装 [3]陈兰.《浅析书籍装帧的创造性》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7 在宫廷印刷的书籍中也有使用;包背装在清代也有较多的使用,乾隆时 月第7期 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为包背装。 [4]王茜.《中国书籍与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综述》.潍坊高等职业教 综上所述,中国古籍的装帧形式是随着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 育,2009年651第2期 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一 [5]王燕.《中国古籍装帧演变述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种新装帧形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装帧形式的消失,而往往会出现 版),2007年第1期 新旧形式并存的现象,旧形式依旧会在某些书籍上采用。正因为如此, [6]朱霭华.《书籍装帧的纸材选择》编辑之友,2000年4期 后人才能从大量现存的实物资料中看到中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变,从 [7]孙占山.《中国古籍装帧形式源流考》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而了解中国古籍装帧的全貌。 版),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