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温岭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温岭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来源:花图问答
温岭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作者:王坚敏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1期

摘 要:驾驶员培训是道路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运输安全的第一关。从源头上加强驾培行业管理,提高驾培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对温岭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创新思路,转变经营方式,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树立品牌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驾驶员 培训 现状 发展思路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服务是以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学员的驾驶技能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有偿驾驶培训服务。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驾驶已从单纯的职业技能转变为更多地体现出生活技能的内涵,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生活需求。驾驶培训的对象和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个性化的特点,这些都对我市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温岭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现状

1.驾驶员培训机构基本情况。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属台州市管辖,靠近温州地区。全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0多万人。我市现有18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其中1家摩托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练车875辆,持证教练员1206人,训练场地合计占地300多亩,年培训能力4.2万人次。

2.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经济组成和经营特点。在温岭市18家驾培机构中,国资企业有2家,其余16家均为私营企业,分独资和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中有个别驾校由教练员自购车辆参与驾校经营,其余都由驾校自己购置教练车辆;在经营方式上,都是在各自的培训点设置报名点,收取培训费用;温岭市驾校培训点基本上是围绕市区展开的,在各乡镇都有布局,配置基本合理。驾校的规模大小不一,最小的是拥有20辆教练车的顺达驾校,最大的是拥有116辆教练车的蓝翔驾校。

3.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经济组成和经营特点。在温岭市18家驾培机构中,国资企业有2家,其余16家均为私营企业,分独资和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中有个别驾校由教练员自购车辆参与驾校经营,其余都由驾校自己购置教练车辆;在经营方式上,都是在各自的培训点设置报名点,收取培训费用;温岭市驾校培训点基本上是围绕市区展开的,在各乡镇都有布局,配置基本合理。驾校的规模大小不一,最小的是拥有20辆教练车的顺达驾校,最大的是拥有116辆教练车的蓝翔驾校。

二、驾培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市的驾培行业管理,通过严格审核许可条件,建立健全质量信誉考评体系,对驾驶员培训机构的培训合格率、学员重大交通事故违章情况、教练员教学质量等定期进行考核,并通过制定统一的驾驶培训合同文本,督促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教练员签订劳动合同、和学员签订培训合同,规范了驾驶培训机构的经营行为。并通过开展驾培市场专项整治,查处了违法经营的培训机构和违规教练员,建立了淘汰退出机制,维护了公平竞争环境,培训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但在规范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市驾培市场存在的问题:

1.教练员一教多车现象长期存在。驾驶培训学员的考试目前由台州市交警支队考试科负责,台州交警支队考试科设定一辆教练车每月参加科目二、科目三考试的学员指标数平均为4个人。实际上,驾驶培训行业的教练员们培训能力每月为8至10名学员左右,这就造成实际培训人数与考试指标的差距。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温岭市驾校的教练员(包括台州)承包2辆以上的教练车进行教学。而驾校为了保证其经济效益,拼命增加新的教练车来增加其考试指标数,但实际在教的教练员和车辆数并未增加,造成了车辆和人员的闲置。

2.教练员教学方式与水平有待提高。驾驶员培训行业迅速扩张,造成从业人员迅速增多。目前教练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要求不高,安全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所下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语言粗暴的情况,在全市驾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教练员个人素质问题,同时也存在着驾校在管理教练员队伍方面的问题;个别驾校对教练员粗暴对待学员的行为听之任之,不闻不问,此举不仅影响教练员与学员的沟通,同时也影响了驾校的声誉,助长了教练员队伍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练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质量的高低。

3.超标准收费、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按照浙价服(2011)363号《浙江省物价局关于调整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收费管理规定有关事项的通知》,小型手动档汽车(C1)基准收费标准为每人3445元,驾校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等因素在基准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上下不超过20%的浮动,照此计算,加上代收的考试费用等620元,学车的培训费用最高不能超过4800元。由于近年来学员排队赶考,培训市场供不应求,造成了收费居高不下,超标准收费现象经常发生;其次是臺州市交警支队考试科对驾校学员的考试实行名额制,各驾校拼命追求合格率。

4.取巧应试教学现象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因个别驾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安全驾驶知识理论教学环节,这样培训出来的学员就先天不足,缺少一定的安全理论知识。在培训过程中,个别学员在科目二实际驾驶技能训练上训练时间短,达不到48学时的规定时间要求,教练 “帮助”学员,购置“跑码机”,虚增学员IC卡培训时间,指导学员苦练“技巧”应付考试,成为“应试教育”,培训了“马路杀手”。

5.培训计划简单粗糙。在学员培训中,各驾校没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学员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导致节假日学员拥挤、约车困难而工作日相对较少。部分驾驶员培训机构服务意识不足,培训方案对所有学员“一刀切”,个性化培训方案提供不足。 三、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的设想和建议

要想实现驾培质量的提升,必须通过驾校、教练员、管理部门三者联合,各负其责,规范教学,保证质量。

1.优质管理:信息化让管理更精准。高效、精准的管理不仅能对驾培机构进行更有效的监管,也能为驾校学员解决上车难、考试难等问题。在此,信息化管理已成为驾培行业管理的重要趋势。驾培管理应从信息化建设入手,提高行业监管力度。驾培学时管理系统除了具备基本的学时记录功能,还应有指纹识别、GPS监控等手段,对培训学时、培训人员、培训区域等信息进行精确认定,确保学时数据的真实、可靠。

2.安全优质服务:驾校也推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要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考评内容包括驾校的安全责任体系、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经费投入、安全装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队伍建设等指标,考评结果将作为驾校级别评定与质量信誉考核的重要参考内容。可以促使驾培机构更重视安全教学、安全管理。一是加强行车安全培训。二是安全管理要完善。

3.优质驾校:要精不要多。按照“合理布局,有序竞争”的原则,着力解决驾培机构分布不均及小、散、弱的状况,鼓励现有驾培机构做大做强做精,提升硬件、改善服务等方面,创建优质驾校。

4.优质从业者: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是关键。提高教练员素质是提升驾驶培训质量的关键。驾驶教练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和教高的文化素质,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驾驶操作技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强化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通过对教练员队伍进行诚信考核,对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教学安全、教学质量、教学行为、参加再教育情况,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合格的教练员进行继续教育“回炉再造”。

通过以上的各项举措,在多方的大力合作下,我市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质量会更上一层楼,更多的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的高素质驾驶员会不断涌现。

作者简介:王坚敏(1974—),男,汉族,浙江省温岭市,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