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内心的独特感受,表达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同时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喜怒哀乐就是情绪的形式,情绪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可见,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一、情绪的功能和情绪管理
情绪是人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活动的存有对于个体的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简单来说,情绪对人的功能体现在四个方面:
(1)适合功能。情绪是个体生存、发展和适合环境的重要手段,因为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能够发动身体能量,使个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便于个体适合环境的变化。
(2)动机功能。情绪能够对个体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或增强的作用,从而更有力地激发个体行为。
(3)组织功能。情绪能够影响到其他心理活动的组织。
(4)信息功能。情绪能够向他人传递个体的内心感受和需要。
既然情绪有这么多功能,个体要更好地发挥和使用情绪功能的积极方面,尽可能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情绪,避免和处理好消极情绪。能够说,情绪与我们如影随形,能否妥善管理情绪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人格发展、学业进步和人生幸福。
情绪管理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发展时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与教学相比,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学生身处文化和价值多元、知识和信息空前开放、自由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中学生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Q聊天、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动他们的个人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区分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正常情绪
很多教师时刻注重着中学生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他们怕情绪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业。教师一旦发现中学生的情绪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都希望马上把它调整到最好。但是中学生的情绪波动与成人不同,因为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的稳定性较差;他们的情绪波动幅度较成年人大,频
率也较成年人高;其情绪波动,甚至有时候消极情绪的产生,都属于在中学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情绪波动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当情绪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产生过度的不良情绪时,教师才有必要实行干预。如果教师过于干涉中学生正常范围内的情绪波动,反而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所以,区分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正常情绪波动是十分必要的。
三、协助中学生做好情绪管理
对于成年人来讲,情绪管理主要通过本人身体力行来实行。但是中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心理仍不够成熟,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情绪的水平,但自我调节的力量毕竟有
限。所以教师能够协助学生管理情绪,尽可能地防止他们产生情绪问题。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使他们能有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降低他们产生情绪障碍的概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