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指在医学院校学习各类医学知识的⼈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腔医学、⾷品卫⽣与营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医学检验、⿇醉学、医学影像学等⽅向。医学⽣毕业论⽂⽬的在于培养学⽣的科学研究能⼒;加强综合运⽤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学习所达到的学业⽔平。
医学⽣毕业论⽂范⽂1
摘要:当今的医⽣除了肩负着解除患者病痛的职责外,还能够为患者提供周到的⼈⽂关怀。⾯对社会需求的改变,漯河医学⾼等专科学校对⼝腔医学⼈才培养⽅案提出了新的改⾰要求,强调重点培养学⽣的⼈⽂素质要将⼈⽂素质的培养放在⾸位,采⽤学分制的培养⽅案,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的⾼素质应⽤型⼝腔医学⼈才。 关键词:⼈⽂素质;⼝腔医学;教育 1社会需求发⽣了变化
⼝腔医学专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因具有⾃⾝独⽴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每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都与临床医学专业分学科进⾏。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的医师资格认可⽅式,其通过率也是检验和衡量各医学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类⽂明程度的提⾼,要求⼝腔医⽣具备较⾼的⼈⽂精神,懂得患者⽣理和⼼理需求,同时还要处理好整个社会的关系。患者到医院后要从⽣理和⼼理加以关注,不能只见“病”,不见“⼈”,不⼊“⼼”,留不住患者,达不到治疗效果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为了满⾜社会的需求,除了培养学⽣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强调培养学⽣的医德医风和⼈⽂素质。⼈⽂素质教育是指将⼈类优秀的⽂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使其内化为⼈格、⽓质、修养,成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 2⼈⽂素质融⼊⼈才培养⽅案 2.1制定课程标准完善顶层设计
漯河医学⾼等专科学校⾃20xx年开始就不断提炼⼈才培养⽅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的⼈才培养⽬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服务单位从事⼝腔疾病诊治、⼝腔保健知识宣传等⼯作的⾼素质应⽤型⼝腔医学⼈才。根据⼈才培养⽬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标、能⼒⽬标和⼈⽂素质⽬标,将教学⾏为与⼯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2.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是医学⼈⽂精神,是医学对⽣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腔医⽣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类,其中选修课如《⼤学⽣⼼理健康教育》、《⼈际沟通技巧》、《医学⼼理学》《卫⽣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学⽣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学⽣职业⽣涯发展的⾃主意识,树⽴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理性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并努⼒在学习过程中⾃觉地提⾼就业能⼒和⽣涯管理能⼒。就⽬前⽽⾔,加强⼈⽂课程的⽐重,不但不会影响⼝腔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且还能够促进学⽣的全⾯发展[3]。 2.3“校院融合、四个⼀致”教学模式改⾰
学⽣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强调培养学⽣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能⼒[4]。“校院融合、四个⼀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岗位胜任⼒⽽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线医⽣相⼀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致,课程内容与⼯作任务相⼀致,⽣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线的医⽣,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临床⼈⽂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的⼈⽂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化和⼈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将⼈⽂素质融⼊实训项⽬。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际沟通能⼒和团队协作能⼒,将素质教育进⾏到底。 3⼈⽂素质融⼊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素质融⼊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赛;教研会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励教师跨学科进⾏⼈⽂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师的学识和⼈品来影响学⽣的三观,对医学⽣的医学⼈⽂素质的提⾼起着⾔传⾝教的作⽤。何爱华[5]认为师德建设构成⾼校德育⼯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素质融⼊社会实践活动
⼈具有⽣物学特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直是科学⽂化和⼈⽂⽂化的统⼀[6]。在⼝腔医学的教学安排中⼤⼒倡导学⽣社会实践活动,提⾼⼤学⽣职业⼈⽂素质⽔平和岗位胜任⼒,以迎合新世纪对医学⽣的⼈⽂素质要求。20xx年⼝腔医学系成⽴了“8020”⼝腔保健协会,旨在宣传⼝腔保健知识和预防⼝腔疾病的相关措施,提⾼⼈群⼝腔保健意识、培养⼤学⽣⼝腔健康服务能⼒,⼒求通过协会的努⼒使⼈类在80岁的时候⼝腔内还保留有20颗能够⾏使功能的⾃然⽛。利⽤暑假及每年爱⽛⽇进⾏⼝腔健康知识进校园、为社区⽼⼈及幼⼉园学龄前⼉童进⾏义诊和⼝腔保健知识宣传等。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步推动⼤学⽣⼈⽂素质教育向深度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腔医学的发展,要求⼝腔医⽣除了具备⾼超的医术外还应具备⼀定⼈⽂素质,这也是今后教育不断发展的⽅向。⼈⽂素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种情感和情操;⼈⽂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仅靠灌输和读书获得,更重要的是经历后的感悟[7]。 参考⽂献
[1]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xx,(6):1085-1086. [2]胡显章.中国⼤学⼈⽂启⽰录[M].成都:华中理⼯⼤学出版社,1999:30.
[3]洪军,王伟,何成彦.重视临床医学⽣的⼈⽂素质教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xx,(7):991-993.
[4]沈励铭,朱晓卓,徐伟静.对加强⼝腔医学⽣临床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职业教育,20xx,(8):25-26. [5]何爱华.⾼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J].⿊龙江⾼教研究,20xx,(11):75-77.
[6]⾼琴,周昌菊.浅议教师的师德与临床阶段医学⽣的素质教育[J].实⽤预防医学,20xx,(5):797-798.
[7]李刚,郭静.⼝腔医学⽣⼈⽂素质教育的课程创新与社会实践[J].医学与哲学(⼈⽂社会医学版),20xx,(5):63-64,75.
医学⽣毕业论⽂范⽂2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门诊患者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针的换代产品。近⼏年来,浅静脉留置针在国内得到逐渐推⼴和应⽤,其功能也得以逐步扩展,深受患者和医务⼈员的欢迎,尤其适⽤于婴幼⼉和⽼年⼈。实践证明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有保护⾎管的作⽤,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便,既减少了病⼈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减轻了护⼠的⼯作量,减轻了护⼠的压⼒,减少了护理⼈员被刺伤的意外,提⾼了护理⼯作效率。现将本科室从20xx年1⽉⾄8⽉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法
1、1资料本组患者240⼈。其中婴幼⼉142⼈,60岁以上⽼年⼈73⼈,其他25⼈。
1、2材料选择由威海洁瑞医⽤制品有限公司⽣产的246X19mm型静脉留置针。主要由肝素帽、三通管、连接管、⽌⾎夹、套管座、套管、针管组成。
1、3冲洗液0、9%⽣理盐⽔5—10mL。
1、4⾎管选择应选择粗直、弹性好、卧位不易受压的⾎管;可选择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背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避免在红肿、静脉炎、以及影响⾎液循环的部位进⾏穿刺。由于静脉炎的发⽣率下肢明显⾼于上肢,应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
1、5备⽪备⽪过程中,动作要轻,防⽌刮破患⼉⽪肤,可先⽤温湿⽑⼱擦湿患⼉⽑发,对胎脂较多的患⼉可先⽤50%酒精擦拭,去除胎脂。备⽪过程中要有助⼿在旁边固定患⼉头部及肢体。
1、6穿刺⽅法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严格⽆菌操作,消毒范围直径要⼤于8cm。⽤左⼿固定⽪肤,以右⼿持留置针;进针⾓度20—30°刺⼊静脉,见回⾎后降低⾓度10—15°,将留置针继续沿⾎管前进3—5mm,以保证软管进⼊静脉,拔出针芯;再沿静脉⾛向将软管缓慢送⼈静脉,后⽤输液敷贴盖针眼,再⽤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1、7封管⽅法输液完毕⽤10mL注射器抽取5—10mL⽣理盐⽔;从肝素帽处缓缓正压注⼊,因⽣理盐⽔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与渗透压与体内钠⽔平衡及⾎液循环密切相关。将⽣理盐⽔充于留置针内可防⽌⾎栓形成,且⽆需配液,⽅法简单。 2护理 2、1健康教育
置管前护⼠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的、意义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告知患者或患者家长,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有关知识。 2、2输液完毕
分离输液管与头⽪针,采⽤正压封管。推注封管液应缓慢,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塞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当封管余液还剩0、5—1ml,应边推药边退针,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决不能快退速推药拔针,以免⾎管内压⼒瞬间⼤于留置针内压⼒,使⾎液回流⾄留置针内,形成栓⼦阻塞留置针。 2、3封接后留置针的启⽤
每次输液前要⽤⽣理盐⽔10mL冲管。以确认留置针内⽆凝⾎块堵塞再给药。冲管速度不宜太慢,也不能强⾏⽤液体强⾏冲出⾎管内凝⾎块,以免引起栓塞。 2、4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4、1⽪下⾎肿
由于医护⼈员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在同⼀部位反复穿刺或针管不牢等因素⽽导致留置针穿破⾎管壁形成⽪下⾎肿。如发现⽪下⾎肿,24⼩时内给予冷敷,24⼩时后热敷或25%硫酸镁湿敷。 2、4、2液体渗漏
由于选择⾎管不当,进针⾓度过⼩,固定不牢,患者躁动,外套管未完全送⼈⾎管内或套管与⾎管壁接触⾯积过⼤,药液浓度过⾼或药物本⾝的理化因素等均可液体渗漏。如为刺激性液体渗漏,⽤2%普鲁卡因环形封闭。 2、4、3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且较为严重并发症,静脉炎的发⽣与输液种类、套管针穿刺部位操作技术有关。⽤热敷或2%普鲁卡因环形封闭。 2、5留管后的健康教育
对于门诊病⼈留管后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要告知患者或患⼉家长,留置时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燥、清洁。禁⽌淋浴,避免过度活动以及局部肢体受压和置管肢体下垂。预防感染、堵塞、脱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 3应⽤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3、1置管前护⼠应了解患者病情及输液时间。若输液时间≥3天者,可考虑应⽤留置针。向患者或患⼉家长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的⽬的及优点,取得患者或患⼉家长的同意⽅可应⽤静脉留置针。
3、2放置有留置针的患⼉,要交待家长看护好孩⼦。在头部放置留置针的患者,要⽤⼩⽑⼱将孩⼦的双⼿包好,防⽌患⼉⽤⼿抓拽,尽量减少患⼉穿刺侧侧卧,以免静脉回流障碍,增加静脉炎发⽣率。在肢体放置留置针的患者,要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托板适当固定肢体,防⽌导管扭曲及脱出。 3、3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燥、清洁,预防局部感染。
3、4使⽤留置针期间,有时可引起并发症。如液体渗漏、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为了防⽌并发症的发⽣或出现并发症时能及时处理,建议患者每天都来医院输液。 4结论
本组病例240⼈,未发⽣严重不良反应,2例患者发⽣液体外渗,经局部25%硫酸镁湿敷后缓解,3例患者穿刺点疼痛,针眼发红,及时拔针后,消毒局部,2天内症状消失。静脉留置针限制7天为留置允许最长时间,最短为2天,门诊输液患者留置针的使⽤是可⾏的。院外护理有待进⼀步完善;同时使⽤留置针的操作技巧也⽐较完善,真正做到改善输液、⽅便⼯作、实惠患者的⽬的。 参考⽂献
[1]赵⾦娥,周梅荣。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运⽤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xx,01(8):366、
[2]梁燕,王业创,李德群。⽣理盐⽔⽤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J]。⼭西护理杂志,1998,12(2):80-81、 [3]王春丹。静脉留置针在新⽣⼉科的应⽤及护理[J]。吉林医学,20xx,01(2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