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近距煤层下分层工作面均压防瓦斯技术研究

近距煤层下分层工作面均压防瓦斯技术研究

来源:花图问答
2013年第2期 煤炭工程 近距煤层下分层工作面均压防瓦斯技术研究 宋伟毅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河南平顶山467091) 摘要:通过对近距煤层下分层掘进工作面积聚瓦斯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以均压灭火理论为 基础的防瓦斯措施。这种方法实质是减少机风两巷的压差,使得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滞留,从而避 免漏风现象的发生,最终使上部采空区内的高浓度瓦斯不被带出。同时采取采空区注浆,改变风 流方向等辅助措施,进一步提高治理效果。 关键词:近距煤层;下分层;均压;瓦斯防治 中图分类号:TD712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959(2013)02-()049_I)3 小(里段最小0.4m),加之顶板较为破碎,形成了有利的漏 风通道。 近距煤层下分层工作面掘进期间,受工作面全压及地 面大气压变化的综合影响,采空区内高浓度瓦斯经常异常 涌出造成巷道顶板裂隙处瓦斯积聚,甚至造成工作面瓦斯 超限,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为解决工作面掘进及回采 过程中的瓦斯异常涌出造成瓦斯超限难题,文章提出了利 用均压防灭火理论为基础的防瓦斯技术,并在保证采空区 不发生自燃的前提下,确保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3)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与巷道内压力变化关系密切。 当大气压力由波峰向波谷变化时,瓦斯浓度急剧升高;当 大气压力由波谷向波峰变化时,瓦斯浓度快速下降。它随 每天的气压变化产生波动。通过对丁 一21 132风巷外探监 测数据分析发现,瓦斯异常涌出集中在一天中大气压力最 低的两个时段(每天的15:0o~16:00,3:0o一4:00)。 1工作面概况 丁s6—21132工作面位于丁一采区下部,属于丁 一 21130工作面下分层。东部为四、六矿边界,西部为丁一下 3防治瓦斯措施 3.1 减小漏风压差 1)增加漏风路线所在分支的风阻,在非漏风流经的路 线上减阻。 山保护煤柱,深部与浅部均为未采动煤体。工作面走向长 654m,倾向长162m,可采储量23.3万t。丁 一21130工作 面距丁 一21132工作面层间距平均2.5m,地面标高: +220~+270m,工作面标高一574一一605m。该采面煤层厚 度基本稳定,厚度1.8—2.5m,常见煤厚2.0m,中段煤质较 好,与上覆丁 煤层较近,外段平均4m,里段平均0.6m。 上分层丁 一21130采面回采期间瓦斯较大,该采面于 2)降低漏风源的压能,增加其漏风汇的压能。 3)风巷风机开两级,机巷开一级,以利于平衡风压, 减少采空区的漏风。 根据以上原则分别在机风巷开口处距离丁一专回30m 处加设均压控风装置,如图1所示。 2009年2月份回采结束,上部采空区尚未完全压实,裂隙 区及未完全压实区内积存有大量的瓦斯,采空区密闭内瓦 斯浓度最大超过90%。下分层掘进期间,受工作面全压及 地面大气压变化的综合影响,采空区内高浓度瓦斯经常异 常涌出造成巷道顶板裂隙处瓦斯积聚。 2瓦斯涌出规律分析 根据上分层停采线以外掘进瓦斯及进入采空区以后正 常落煤情况,得出以下瓦斯分布规律: 1)上分层采空区积聚。上分层回采后,采空区压实不 图1均压控风装置 在矿井主要通风机作用下,工作面中各点处于“一” 压端,采空区内的压力大于工作面内压力,从而出现高浓 度瓦斯异常涌出现象。为提高工作面各点压力,采用在回 均匀,造成采空区内存在大量空洞,积聚了大量瓦斯。 2)裂隙通道导入。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巷道层间距较 收稿日期:2012~10—15 作者简介:宋伟毅(1964一),男,河南襄县人,高级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现任平顶山天安煤业股 份有限公司六矿党委书记。 49 煤炭工程 2013年第2期 风侧设置调节设施配合进风侧控风设施,使工作面处于 “+”压端。在风巷工作面各点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经过调 整机巷回风道专回均压设施,同时,掘进风机风巷开两级, 机巷开一级,来降低机、风巷压差、平衡风压,防止在机、 风巷压差的作用下采空区瓦斯大量异常涌出至风巷。调整 (a)剖面图 o O O 宣 。 (b)平面图 前后压力坡度线如图2所示。 图3注浆钻孔布置示意图 风阻,隔断漏风通道,对丁 一21 130停采线充填瑞米充填 /密封Ⅱ号。高分子材料为双组份有机树脂材料,按4:1 长度 注:a—b—c—d—e折线为风巷压力坡度线;I一Ⅱ一Ⅲ一Ⅳ 一V折线为机巷均压设施调整前压力坡度线;Ah为机巷均压 设施调整前机、风巷压差;I一Ⅱ一Ⅲ一Ⅳ 一V折线为机巷 均压设施调整后压力坡度线;Ah 为机巷均压设施调整后机、 风巷压差 图2调整前后压力坡度线 从图2中压力坡度线可以明显看出,调整机巷回风侧 均压设施可以明显降低机、风巷压差,减小漏风量,从而 减少风巷顶板瓦斯积聚次数,均压前后机、风巷外探变化 见表1。 表1均压前后机、风巷外探变化 % 丁56—21132机巷 丁56—21132风巷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3.2封堵漏风通道 1)巷道全断面喷浆。巷道掘进期间对机、风巷停采线 附近巷道全断面进行喷浆,喷浆巷道总长为1200m,沙灰 比1:2,喷浆厚度不低于150ram。 2)上分层采面停采线处注粉煤灰。注浆材料选用粉煤 灰和凝固剂(增稠剂)。灰水比3:1—1:1,加10%凝固剂, 注浆钻孔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3)上分层停采线处注高分子材料。为增大漏风分支的 50 (体积比)配比混合,快速发泡堆积成型。机、风巷注高分 子材料后,减少了停采线以外机风两巷与老空区的漏风量, 总体瓦斯涌出量降低。工作面于2012年9月28日完成高分 子材料封堵工作,封堵前后丁一专回瓦斯变化曲线如图4 所示。 9—25 9-30 10-O5 1O—l0 日期 搽 图4封堵漏风通道前后丁一专回瓦斯变化 4)调整下行通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 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上流动,称上行通风,否 则是下行通风。切眼贯通后,采面调整为下行通风,防止 了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 3.3 瓦斯抽放 由于上分层采空区存在大量瓦斯,因此掘进期间对上 分层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该矿主要有三种采空区抽放方 式:埋(插)管抽放采空区瓦斯方法、顶煤专用巷道抽放采 空区积聚瓦斯方法、专用巷与埋(插)管相结合抽放采空区 积聚瓦斯方法。由于该工作面属于被解放层开采,故采用 较为简单的第一种方法,即沿巷道掘进方向每10m布置一 排钻孔呈扇状穿入上分层采空区,钻孔孔径为38mm,间距 0.8m,深5~7m,每排8个钻孔,钻孔内埋管利用巷道内 布置的本煤层抽放系统进行抽放。 4效果分析 采取均压、注浆等综合措施后,降低了机、风巷压差, 减小漏风量,从而减少风巷顶板瓦斯积聚次数。机风巷压 差由一98Pa升到29.4Pa,丁一专回瓦斯最大值由0.67%降 至0.4%,平均值由0.36%降至0.16%。采取上述防瓦斯 措施后,巷道掘进期间未出现巷道顶板瓦斯积聚现象,形 成采面后下分层采面回采期间风量配备在1200m /min,在 采面风量调整中将采面回采期间风量定为1760m /min。调 整前备采面风量为710m /min,瓦斯浓度为O.1%;调整后 (下转第54页) 煤一炭工程 2013年第2期 1 不超限,安全开采了保护层工作面,同时达到了消除保护 层开采影响区域内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己 g 彻 菇 器 0 3O 60 90 120 150 18O 210 240 5结论 1)利用分源法对保护层开采首采工作面瓦斯来源进行 时间f/d 一顺层平行斜交钻孔抽采瓦斯量 +风排瓦斯量 一埋管抽采瓦斯量 预测,得到邻近层瓦斯涌出较大。针对首采工作面瓦斯来 源的特点,首采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顺层平行斜交钻孔、采 空区埋管抽采并结合通风稀释瓦斯,上邻近层采用高抽巷 抽采环形裂隙圈内高浓度瓦斯,下邻近层采用底板穿层钻 孔抽采底鼓断裂带和底鼓变形带内的卸压解吸瓦斯。 2)罗州煤矿采用保护层开采结合上、下邻近层卸压瓦 图3 1121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4-"2 {2 : 晕 0 30 60 90 12O】50 18O 210 240 斯强化抽采技术,降低了卸压煤层瓦斯含量,消除了被保 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具有显著的经济和安全效益。 3)瓦斯来源分析作为抽采的参数,对瓦斯抽采设计有 指导意义。 时间r/d 一高抽巷抽采瓦斯量 底板穿层钻孔抽采瓦斯量 一参考文献:L二  1J 1{1j 图4上、下邻近层瓦斯抽采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袁亮.低透气煤层群首采关键层卸压开采采空侧瓦斯分布 特征与抽采技术[J].煤炭学报,2008,33(12):1362~ 次来压时与采空区连通的裂隙网的变化,上、下邻近层瓦 1367. 斯抽采量保持在较高的数值波动。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 在前方形成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及应力稳定区,处在 应力降低区的顺层平行斜交钻孔抽采流量突然增大,达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o9. 戴广龙,汪有清,张纯如,等.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 较好的抽采效果。 3)在1121保护层工作面回采工作结束,高抽巷及底 板穿层钻孔继续抽采一段时间后,对被保护区域煤层的残 量预测[J].煤炭学报,2007,32(4):382~385. 瓦斯通风防灭火安全研究所.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的发 展与贡献[J].煤矿安全,2003,34(增刊):1O—l3. 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2. 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进行了逐一考察。经测定被保 护层残余瓦斯压力均低于0.74MPa,残余瓦斯含量低于 袁亮.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理论及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 8m /t,消除了突出危险性,具备了安全高效生产的条件。 因此,利用瓦斯来源分析作为抽采的参数,有效地预防邻 近层瓦斯涌入1121保护层工作面,保证了回风巷风流瓦斯 [J].煤炭学报,2oo9,31(1):1—8. 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 业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张宝优) (上接第50页) 风量达到1760m /min,瓦斯浓度平均为0.17%,调整后对 相关测点进行检查,未发现自然发火征兆及瓦斯异常涌出。 采面生产过程中风量达到1950m /min,充足的风量保证了 采面的正常回采,为自动化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创造了条 件。 参考文献: [1] 煤炭工程杂志社组织编写.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论 文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2] 张铁岗,朱银昌.煤矿安全工程设计[M].北京:煤炭工 业出版社,1995. 5结论 [3] 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 版社,2001. 文章以均压防灭火理论为基础,针对瓦斯异常涌出时 间及规律与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采取减小漏 [4] 综采技术手册编委会.综采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 业出版社,20o1. 风压差、封堵漏风通道、瓦斯抽放等措施进行近距离下分 层工作面瓦斯的防治工作,杜绝了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 [5] 刘具,李增华,杨永良,等.临涣煤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 瓦斯治理方案[J].煤矿安全,2011,(10):28~31. [6] 闫英文,张永福.利用均压技术处理工作面瓦斯超限[J]. 煤矿现代化,2oo5,(3):20. 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对平 顶山矿区下分层及近距离煤层开采瓦斯防治都具有指导意 义,可供具有类似情况的矿井借签和应用。 54 (责任编辑张宝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